蘇軾與柳宗元相比,有諸多相似之處:

——皆為牛年生人。柳宗元生於癸丑﹙773﹚年,蘇軾生於丁丑﹙1037﹚年。柳在永州作《牛賦》,蘇則在瓊州作《書柳子厚牛賦後》以遺僧人,使以曉喻鄉人,改變以巫為醫、以牛為葯的風俗。

——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系唐、宋兩代以寫古文著名的八個散文作家之稱。柳宗元作為唐代作家,蘇軾作為宋代作家名列其間並非偶然。「古文」是和「駢文」不同的文體,其特徵是散行單句,不拘形式,與講究排偶、辭藻、音律的駢文迥異。柳宗元是以這種新型「古文」從事散文創作的作家。他在古文運動中的作用雖不及韓愈,但在散文的創作上卻有高出韓愈之處。

韓愈、柳宗元對宋代散文家起了很大的影響。蘇軾沒有專門的文論著述,但在創作實踐中提出了一些可貴的見解。如他反覆強調「辭達」,說「辭至於達,足矣」,即重視文章表達思想內容的固有作用。蘇軾閱歷豐富學識淵博,敢於突破前人限制,力求無拘束地表達他自己的意境,從而把韓愈、柳宗元所提倡的古文的作用推向更高的境地,也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風格。

——貶謫之後文風驟變。柳宗元於貶謫中

「益自刻苦。務記覽,為詞章,泛濫停蓄,為深博無涯矣」。「始收文章之極功」;蘇軾「謫居於黃,杜門深居,馳騁翰墨,其文一變,如川之方至,而轍瞠然不可及矣」﹙蘇轍語﹚。

——初入政壇時皆懷著經世濟時的宏大抱負。初入仕途,柳宗元即為徵天下兵討淮西節度使作《辮侵伐論》,是年26歲。蘇軾亦懷抱「奮厲有當世志」涉足政壇,「丈夫重出處,不退要當前」,「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

——蘇軾對柳宗元的詩文甚為推祟,認為「非餘子所及也」。評論他的詩「在陶淵明下,韋蘇州﹙應物﹚上」。認為柳晚年詩,「極似陶淵明,知詩病也」。

蘇軾又書柳文瓶賦後,稱讚他「以瓶為智,幾於信道知命者」。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宋代佔六家: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蘇氏父子佔三家,合稱三蘇。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蘇洵攜蘇軾、蘇轍抵汴京﹙今河南開封﹚。次年倆兄弟參加進士考試。蘇詢屢試不第,想不到兩個兒子同登進士第。蘇軾事後憶道:

「今年春,天下之士,羣至禮部,執事﹙指梅堯臣﹚與歐陽公﹙修﹚實親試之,誠不自意,獲在第二。既而聞之人,執事愛其文,以為有孟軻之風,而歐陽公亦以其能不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上梅直講書》﹚

歐陽修是著名的文學家,也是北宋古文運動領袖。他一生做過朝廷和地方的許多官職,也是北宋中葉重要的政治家。嘉佑二年歐陽修知貢舉,也就是任主考官,通過科舉考試提倡平實樸素的文風,排斥「險怪奇澀之文」,使「場屋﹙科場﹚之習,從是遂變」。蘇軾、蘇轍與曾鞏都是在這一年考中進士的。再加上王安石、蘇洵,在歐陽修的周圍集結了一大批優秀的古文家。

歐陽修和韓愈一樣,強調「道」對文的決定性作用,認為「道」是內容,如金玉,文是形王「,如金玉發出的光輝,「大抵道勝者文不難而自至也」。他揄揚提拔的人,其政治見解與文學主張雖不盡相同,但都寫出了不少古文名篇,成為後世仿效的楷模,如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讀孟嘗君傳》、《遊褒禪山記》;蘇軾的《留侯論》、《石鐘山記》、《赤壁賦》;蘇洵的《六國論》;曾鞏的《墨池記》等,使宋代散文至此達於極盛。

嘉佑二年科場文風轉變後,古文日益興盛,不幾年便取代駢文佔據了文壇的主導地位以迄近世。

與古文運動交織在一起的政壇爭鬥,又進一步推動文體的改革。11世紀中葉,正當政壇圍繞要不要變法展開激烈爭論時,歐陽修通過古文創作幹預現實政治,所謂「開口攬時事,議論爭煌煌」。蘇軾也以「言必中當世之過」的膽略,鞭策自己以古文寫作為政治鬥爭服務。

政治鬥爭似棋局必分勝負。勝者以古文為武器發號施令,力求使人明白易懂;敗者亦以古文武裝自己,捍衛自己的政治主張,也務求雄辯曉暢。於是,古文創作諸體齊備,各種文體交替登場。宋文長於議論、平易暢達的特色因之而形成。

蘇軾的一生歷經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是在激烈的政治鬥爭中度過的。從考中進士算起,從政生涯長達四十五年。其中可分兩類,一為任職,一為貶居。任職又可分任職朝廷與任職地方兩類。

蘇軾的政治活動與文學創作呈現此起彼伏的狀況。政治活動的高峯期恰是文學創作的歉收期,反之亦然。貶居使他遠離論政於朝堂、理事於衙門的官場生活,也使他的創作風格從豪健清雄,發展為清曠簡遠,進而向平淡自然過渡。

蘇軾一生的成就在文學。他的散文氣勢磅礴,自然流暢。他的詩灑脫豪放,格調請新。特別是他的詞,一掃晚唐五代以來綺麗柔靡之風,狀景寫人,抒情言事,慷慨激昂,清新豪邁,開創了豪放詞派。

「秀語出寒餓,身窮詩乃亨。」蘇軾在十多年的貶居期比三十多年的任職期無疑取得更大的成就。臨終前他曾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就興邦治國的功業而言,這是自嘲的反話;而對文學創作的業績來說,這又是自豪的總結。

蘇軾在漫長的創作生涯裏為後人留下了2700多首詩、300多首詞、4800多篇文章。其數量之多居北宋名家之冠,質量之優亦入宋代文學精品之列。

政治鬥爭彷彿過眼煙雲,稍縱即逝;優秀的文學作品卻長留世間,萌發在後人心間。蘇軾的文學成就似一塊豐碑矗立在國人的心胸。

蘇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好陶淵明之詩。陶在世時遠離文壇並未為人看重。鍾嶸《詩品》將陶詩列為「中品」。唐代詩人對其多有推重,也頗有微詞。如杜甫對其人其作皆予非議。

蘇軾則不然。他對陶詩的品評糾正了杜甫的偏頗,為後世所公認。在蘇軾看來,一則當推杜甫為古今詩人之首,但另一則杜甫對陶詩的「高風絕塵」有所不及。

蘇軾對陶淵明的仰慕側重於人生態度,也影響到創作風格。他的詩如《東坡八首》就洋溢陶詩淳樸渾厚的氣息。其一曰:「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鏘曳杖聲。」

蘇軾對陶詩的「平淡」作了深刻的闡發,並把他所理解的自然平淡推向極致。所謂平淡,實指內含韻味、出入奇麗的本色美。「凡人為文宜務使平和,至足之餘,溢為奇怪,蓋出於不得已耳」。寫此信時,蘇軾對平淡的認識達到了不經意、不斧鑿、「適然寓意而不留於物」的境界。

蘇軾對陶詩的推崇,還表現在他稱陶柳二集看作南遷「二友」。「細和淵明詩」成了他的必修課。他在元佑七年﹙1092年﹚開始和陶詩,一共寫了一百多首。其一曰:「有客叩我門,系馬門前柳。庭空鳥雀散,門閉客立久。主人枕書臥,夢我平生友。忽聞剝啄聲,驚散一杯酒。倒棠起謝客,夢覺兩愧負。坐談雜今古,不答顏愈厚。問我何處來,我來無何有!」

這些詩篇是蘇軾創作風格轉變的顯著標志。洪邁說,蘇軾和詩與陶潛原作,

「二者金石合奏,如出一手。」﹙《容齋隨筆》﹚「東坡和陶,氣象衹是東坡。如雲『三杯洗戰國,一斗消強秦』,淵明決不能辦此。」﹙元好問語﹚

蘇軾曾寫信告訴其弟:「古之詩人有擬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則始於東坡。」

對另一個牛年生詩人李白,蘇軾也推祟備至。如《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雲:

「西望太白橫峨眠,眼高四海空無人。大兒汾陽中令君,小兒天台坐忘身。平生不識高將軍,手污吾足乃敢嗔。」頗具李白超近豪橫之氣。高將軍即高力士,當年連玄宗也這樣稱呼他。李白「嘗侍帝﹙玄宗﹚,醉,使高力士脫靴。力士素貴,擿其詩以激楊貴妃。帝欲官白,妃輒沮止」。﹙《新唐書·李白傳》﹚

又如《送張嘉州》:「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謫仙此語誰解道,請君見月時登樓」,可謂句用李白《峨眉山月歌》,格從李詩「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化出,而此詩首句「少年不願萬戶侯,亦不願識韓荊州」,則反用李白《與韓荊州朝宗書》。

蘇軾不僅學其詩,而且學其人:他的至親憶道:蘇軾「心力苦未老,猶弄故態如狂生。書窗畫壁恣掀倒,股帽褫帶隨縱橫」。宛若李太白再世。其時的詩作也多少留下狂放不羈的影子,如:「吾州之豪任公子,少年盛壯日千里」;「君不見阮嗣宗臧否不掛口,莫誇舌在齒牙牢,是中惟可飲醇酒。讀書不用多,作詩不須工,海邊無事日日醉,夢魂不到蓬萊宮。」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一生足跡幾乎遍及當時大半個中國,遠至海南儋耳﹙今屬海南省﹚。59歲之後還先後貶官至嶺南與海南。徽宗即位,以「登極恩」北歸。次年六月至常州,病重,給皇帝寫信請求退休:「臣素有薄田在常州宜興縣,粗了饘粥,所以崎嶇萬裏,奔歸常州,以盡餘年。」七月卒於常州,終年六十五歲。

唐宋八大家宋代六家中,有三家皆年邁六十五,除蘇軾之外,還有歐陽修﹙1007-1072年﹚、王安石﹙1021-1086年﹚。這三位在文學上的成就要遠遠超過另三位:蘇洵、蘇轍、曾鞏。

唐、宋有三位文學家屬牛,已如上述。無獨有偶,唐、宋亦有三位文學家屬鼠:杜甫、白居易、李清照。杜生於壬子﹙712﹚年;白生於壬子﹙772﹚年;李生於甲子﹙1084年﹚。

子鼠、丑牛列十二生肖前兩位。縱看一部中國文學史,屬鼠、屬牛的文學家,無論知名度,還是影響力,都要超過其他十個生肖。

在中國,屬鼠的文學家還有:劉禹鍚,唐代文學家、哲學家,生於壬子﹙772﹚年,與白居易同年。

孔尚任,清代戲曲作家、《桃花扇》作者,生於戊子﹙1648﹚年。

龔自珍,清代文學家、學者,生於壬子﹙1792﹚年。

林紓 ,字琴南,清末民初文學家、翻譯家。

現代作家,則有夏衍﹙1900-1995﹚、冰心﹙1900-1999﹚、俞平伯﹙1900-1990﹚、阿英﹙1900-1977﹚、何其芳﹙1912-1977﹚、鄧拓﹙1912-1966﹚。

中國共產黨出過兩個理論家,一個是張聞天,生於庚子﹙1900﹚年;一個是胡喬木,生於壬子﹙1912﹚年。張、胡都是鼠年生人。

屬牛的文學家,除上述數位外,還有:王維,唐代詩人,生於辛丑﹙701﹚年,與李白同年。

范仲淹,宋代文學家、政治家,生於己丑﹙989﹚年。

顧炎武,明末清初文學家、思想家,生於癸丑﹙1613﹚年。

譚嗣同,清代文學家、思想家,生於乙丑﹙1865﹚年。

王國維,清末民初學者、文學家,生於丁丑﹙1877﹚年。

現代作家有張光年﹙即《黃河大合唱》詞作者光未然,1913-2000﹚、茹志鵑﹙1925-1998﹚、古龍﹙1937-1985﹚、路遙﹙1949-1992﹚。

中國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也是散文家、大學文鈄教授,生於己丑﹙1889﹚年,也屬牛。

中國共產黨還出過一個陳毅,既是軍事家、外交家,又是一詩人。遺著編為《陳毅詩稿》、《陳毅詩詞選集》。陳生於辛丑﹙1901﹚年,亦屬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