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福布斯》“全球未來10年發展最快城市”排行榜第一,連續3年在15個“新一線”城市中高居榜首,如今,這個盛名在外的國家中心城市或又將再一次譜寫傳奇。

  2月12日,東部新城發展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舉行,提出將東部新城打造成爲成都走向世界的“未來之城”,這是成都整體規劃發展的第三次“東進”,風雲匯聚,傳承城市驕傲與雄心,開啓東軸心輝煌版圖。

  數往知來,時代優選

  第一次“東進”首改城東新貌

  事實上,成都 “ 東進 ” 若要溯源,並非始於 “ 十字方針 ”。1982年版的《成都市總體規劃》中提出“ 東城生產 ”,城東衆多工業產業集羣開始奠定“東進”的基礎。

  1999年,爲適應高速的城市發展,「東進」的“前身”——「東調」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城東由一個老舊的、污染嚴重的衰敗工業區,變成了一個集生活居住、物流配送、金融商貿、科技產業、旅遊休閒爲一體的現代化新城。

  步步爲營,銳意進取

  第二次“東進”誕生“8公里CBD”

  如果說第一次東進,讓東二環有了金融CBD,有了豪宅,有了商業聚集地,那麼,第二次東進,讓東四環也 “ 應有盡有 ”,2號線延線的開通讓一個集聚產業和商務高地的「8公里CBD」加速成型。工業的機器轟鳴與寫字樓的燈光,商業的繁華與公園的靜謐,孩子的笑聲與商人的交談聲,都是佐證。

  兼蓄萬象,勝籌在握

  第三次“東進”城熟漸成

  衆望“未來之城”

  2017年7月5日,成都最新城市規劃出爐: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東進,作爲成都“十字方針”戰略的重中之重,突破了龍泉山脈的地理界限,由“兩山夾一城”轉變爲“一山連兩翼”。

  成都將突出公園城市特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國際視野和世界眼光高標準建設東部新城,學習借鑑雄安新區等先進理念,高築城、廣聚人、強功能、興產業,將東部新城打造成爲成都走向世界新名片。

  東進戰略之下,城東向產業新城發展,九大新興產業入駐,開闢經濟社會發展“第二主戰場”。依託汽車產業形成的高端製造業,2018年龍泉驛區GDP高達1302.8億,同比增長6.8%。佔據成都東進紅利第一站。

  龍泉山國家森林公園也正在建設,面積相當於5個青城山景區,龍泉驛區優化形成“一山一芯聯三片”的空間結構。皇冠湖板塊佔據“東進”發展核心,尊享自然之達,可謂隱於繁華,棲於自然,必將樹立城市高端宜居新標杆。

  電建地產,脈擇東進主軸

  以臻綠品質,助力城市智慧

  以科技建築,定標生活未來

  每一塊土地的逆襲,都需要一個區域標籤推動城市居住形態迭代;作爲中國領先的城市運營商,電建地產背靠中國電建集團,始終持續不斷探索未來城市發展的邏輯與路徑,堅定綠色健康、智慧科技的發展方向,匠心打造品質高、環境佳、配套優、活力強的產品,爲城市發展賦能。

  東進主軸,皇冠湖畔,電建地產打造“科技住宅”的先鋒樣本,西南地區首座超低能耗住宅——洺悅御府,帶頭“東進動員”,對話世界,爲整個西南區域人居帶來劃時代的格局,以“未來之家”革新“未來之城”健康居住時代。

  在電建地產·洺悅御府中,室內24小時每個角落保持20-25℃的恆溫標準、溼度維持在40%-60%的恆溼標準、二氧化碳濃度

  不同於市面上的大IP科技住宅,洺悅御府所達到的五恆舒享標準,其完全擺脫了藉助外在科技設備從而保持舒適環境的弊端,僅通過整棟建築的完整系統:外牆保溫系統、節能門窗系統、熱回收新風系統、絕佳氣密結構和規避冷熱橋設計實現。真正的做到了建築的“超低能耗”。

  凡是改變,皆爲創造。所有對超低能耗建築細節的嚴苛,都傳達了電建地產在超低能耗建築領域的探尋和態度。電建地產·洺悅御府以超低能耗建築之名,賦時代新意,打破千年成都的生活桎梏,傳承三次東進的智慧力量,喚醒建築新生命,用科技,現未來。

  廣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