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圖鑑No.58

名稱:果蝠

拉丁學名:Rousettusleschenaulti

科屬:狐蝠科

分佈區域:熱帶和亞熱帶

特點:眼大,尾較短,不被皮膜所包被

蝙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大家對蝙蝠的印象都是停留在靠吸食哺乳動物的血液爲食的吸血動物,喫水果的蝙蝠你有聽說嗎?

果蝠的形態與分佈

果蝠是最大的蝙蝠,有些種類翼幅長達2米,又名飛狐,利用果園中的果實生存。果蝠耳殼簡單,卵圓形,無耳屏和對耳屏;眼發達,視覺良好;舌很發達,食花粉、花蜜的種類尤其突出,可伸出口外很遠。

果蝠分佈廣泛,主要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西起印度洋西部諸島如毛里求斯、馬達加斯加、科摩羅羣島,沿巴基斯坦的喜馬拉雅地區,印度,經東南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以及太平洋西南部諸島,東至澳大利亞都有果蝠的分佈。

我國綜果蝠種羣數量較大,主要分佈於廣西、廣東、海南、福建等省區。

果蝠對物種的傳播

果蝠對於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因爲他們爲花授粉和分散種子,使樹木和植物生長和擴散。大型食果蝠主要在樹上直接將果實取而食之,殘果與種子絕大部分掉落於樹下或接近處;而中小型的食果蝠則會在果樹間表現出一種“往往返返”的行爲,通常會暫棲於樹上,取得果實後移至他處食用。大型食果蝠所食用的果實多爲綠色或暗色,而中小型食果蝠則以顏色鮮豔、含較高蛋白質、脂肪、糖分的果實爲主。

有些果蝠會將種子一起喫下,種子隨後隨糞便排出,果蝠甚至在飛行中排糞,這樣可以將種子散播到森林各處,果蝠的這一行爲對種子的傳播有很大的幫助。

果蝠與人類疾病

果蝠與人類病毒性疾病的傳播也有很大的關聯,蝙蝠種羣中有很多病毒是人獸共患病病毒,大大小小的病毒高達80多種,其中就有我們所熟悉的埃博拉病毒,研究結果表明果蝠對埃博拉病毒能保持帶毒而不發病,果蝠是這些疾病的自然宿主,這說明果蝠攜帶的病毒對人類存在潛在的危害。

在非洲的一些地方,蝙蝠是美味,果蝠湯據說有淡奶味,有科學家猜測埃博拉病毒的爆發之初就是因爲人類食用果蝠所引起的。還有人認爲病毒是由果蝠傳染給水果,人類喫食了被病毒感染的果子,然後再人傳人才導致了埃博拉病毒的大範圍擴散。

果蝠的危機

不過最近毛里求斯的果蝠可有大麻煩了,毛里求斯政府大規模捕殺果蝠,毛里求斯大學的生態學家文森特弗羅倫斯表示,果蝠的數量在最近四年內下降了50%以上,有些科學家認爲現在還不到30000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呼籲毛里求斯請求停止對果蝠的淘汰,科學家們甚至起訴毛里求斯政府,生物學家和蝙蝠學家Tigga Kingston說剩下的果蝠越少,它們就更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疾病和棲息地的損失,最終會導致滅絕。

在非洲的毛里求斯,原始森林不斷被砍伐,現在的果蝠只能生活在毛里求斯的一個叫做羅德里格斯島的小島上,果蝠的日子也是真的不好過,生存空間不斷的減小,又要被當地人捕食。

圖自:網絡

在果蝠身上一直都有許多的是是非非,它們可以將植物和水果的種子帶到其他地方,使物種得以傳播,同時它們又是病毒的自然宿主,身上攜帶着可以傳染給人類的病毒。這種愛喫果子的蝙蝠有利又有弊,但是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物種,不管怎樣人類都應該和他們和諧相處,大規模的破壞果蝠的生存棲息地,最後也會損害人類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