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貞元三年,十六歲的白居易離開家鄉,到京都長安參加科舉考試。

  我們知道,唐朝科舉考試是不封上考生名字的,換句話說,就是閱卷老師能看到考生個人信息的。所以當時就通行一種推廣方式——行卷。即是在考試前兩三個月,考生把自己從前的滿意作品做成軸卷,拿給當時社會有名望的一些人看,請求他們爲自己宣傳,向主考官推薦。就像岐王李範推薦王維;水部張籍力推朱慶餘一樣。年輕的白居易也是如此。他找的人是顧況——著名的詩人和著作郎。

  顧況看了封面的"白居易"三個字,開玩笑道:"長安米貴,'白居'恐怕不'易'"。但當他看到白居易的這首《賦得古原草送別》後,大加讚賞。遂改口說:"有這樣的好文采,住哪兒都不難呀"!於是顧況不遺餘力地宣傳推薦白居易,不久,白居易的大名就享譽京城。

  果然,這年白居易科考及第。書寫了"慈恩塔下提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豪言。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賞析這首爲白居易爭得無上榮譽的一首詩: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直譯爲:

  古原上長滿了茂密的野草,年年歲歲枯萎又春華。

  任憑野火焚燒也無法燒盡,春風吹起又蓬勃生長。

  遠處芳草的馨香瀰漫着古道,陽光下草色青翠連接着荒涼的老城。

  又送遊子遠行踏上這茫茫古道,萋萋青草恰似滿腹離情。

  通過對古原野草的描寫,謳歌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以及送別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賦得:就是應考習作,限定題目,即是命題詩。唐朝科舉作詩是一大項,所以這是一首高考模擬詩作。

  開篇點題。離離即萋萋,形容草茂盛,化用了《楚辭》中《招隱士》的":"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隱含着送別和離情。詩題中的三個意象:古原,草,送別全部點到。"枯榮"而不是"榮枯",說明是春草而不是秋草,即由衰到盛非由盛到衰。"榮"彰顯春草的勃勃氣象。

  頷聯:寫草,寫草的頑強生命力。

  一副流水對,自然至極。一句寫"枯",一句寫"榮","燒不盡"與"吹又生"相對,工緻天然,卓絕千古。

  古原的草,就是野草,它不同於奇花異草。任腳踩刀割都不會滅絕。但是詩人並沒有說腳踩刀割,而是選取了"野火",野火燎原,它有吞噬天地的摧毀力量,野火經過,野草瞬間"燒盡"。但是,春天到來,一場春風化雨,野草又恢復了無限生機,重新綠遍古原,所以纔是"燒不盡"。

  這一聯意象極好:火是剛猛的,但是火終究會熄滅,會化爲焦土;野草是柔弱,但它能讓焦土重新煥發生機。野草以柔克剛,以柔弱勝剛強,正和中國古老的道家思想相合,而道法自然也正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理念。所以讀到這句,很能讓人汲取力量,道理就在於它根植於我們中國傳統的哲學之中。

  烈火中再生,生生不息,這就是野草的性格,這就是野草的精神。

  頸聯:寫古原,由上聯古原的草轉爲重點寫古原,以引出"送別"。一副工對,精工至極。芳是味道,翠是顏色。

  草用清香的味道,把古道佔領,用青翠的顏色,把荒城連接。古原上清香瀰漫可嗅,陽光下綠草秀色可見。儘管古原很古老,荒城很荒涼,青草卻使它們恢復了青春,恢復了活力,使它們生機勃勃,一片盎然。"侵"與"接":盡顯野草蔓勢擴展之勢。

  尾聯:送別。就在古原,就在萋萋青草的古原,演繹着一個送別的場面。"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些意象都是滿含離愁別恨的。眼前的一切讓一句"萋萋滿別情"脫口而出。

  朋友越走越遠,他的身影漸漸消失在荒城之外,消失在古道盡頭。目之所及,唯有碧草連天。無限的傷懷籠罩着詩人,情如李煜那句"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意味深長。點明"送別",結清題意。

  全詩"古原","草","送別"融會自然,意境渾成。

  借草取喻,以野草的茂盛隱喻詩人與朋友間依依惜別的綿綿情意。起承轉合自然,對仗工整,雖是命題詩,卻能融入真實的生活感受,情景交融,別具一格,因而被譽爲"賦得體"中的絕唱,不愧是白居易的成名之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