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道教聖地,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武當山以其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羣、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以及博大精深的武當武術著稱於世,被譽爲“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明朝時被尊爲“皇室家廟”。位於武當山最高峯“天柱峯”的絕頂之上,有一座直插雲霄的宏偉道宮“太和宮”,又被稱爲“紫金城”,在當時其地位僅次於北京故宮。太和宮爲武當山最高勝境,無論是道人還是遊客,只有登頂太和宮,纔算是真正到了武當山。

  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明成祖朱棣命隆平候張信、駙馬都尉沐昕建造太和宮。整個建築羣依居天險、隨山就勢,充分利用其山形的自然起伏,以皇家建築規制巧妙進行佈局,達到肅穆莊嚴、大氣磅礴的效果,讓人感覺垂懸中的穩重與獨步雲間的威嚴。(拍攝於湖北武當山。)

  歷時4年,在險峻陡峭的峯頂,建成這座雄傳瑰麗的建築羣。建成後明成祖朱棣加封武當山爲“大嶽太和山”,這座建在絕頂上的皇家建築爲“大嶽太和宮”。明成祖的加封使得武當山一躍而成爲五嶽之首。

  在天柱峯頂端的石築平臺上建有一座銅鑄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金殿”。這不僅是我國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也堪稱中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留下了許多不解之謎。

  金殿建於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全殿寬5.8米,深4.2米,高5.5米,整個建築系銅鑄鎏金仿木結構,重檐迭脊、翼角飛舉,脊飾龍、鳳、魚、馬等珍禽異獸。

  當我們看到這金碧輝煌的金殿時不禁會問,這金殿真的是用黃金打造的嗎?據史料記載,金殿整體爲銅鑄,外飾爲鎏金,總共由20噸精銅和300公斤黃金鑄造而成。整個建築在北京鑄造,然後再運送到武當山天柱峯。

  金殿海拔1612米,四周是千仞危巖,殿內神像、供器等均爲銅鑄鎏金,其中“真武”銅像,就重達10噸。如何將龐大的金屬宮殿鑄造出來搬運至峯頂,令今天的專家無解。

  不過金殿內最爲神奇的要數600多年從未熄滅過的長明燈。自從公元1416年金殿建成,神燈從未熄滅過,即使殿門大開,殿外狂風大作,殿內神燈火苗仍是紋絲不動。

  有人說是因爲殿內有“避風珠”在爲其避風。有專家說是由於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藝,鑄造的整個大殿嚴絲合縫,使得殿內空氣不能對流,從而使殿內神燈長明不滅。雖然說法衆多,但至今無人能解。來過大嶽太和宮的專家無不驚歎,贊其爲“曠世傑作,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作者簡介:寒殘一葉(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