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特勒支,這個看一遍記不住,讀起來甚至有些拗口的荷蘭第四大城市,實際上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蘊獨特魅力的城市,這裏還是米菲兔的故鄉。如果你的目的地在荷蘭,那麼除了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之外,不要忘記來這座小城走走逛逛。

  這座城市位於荷蘭中部,是荷蘭交通系統上相當重要的樞紐,距今有近二千年的建城歷史,因此雖名列荷蘭第四大城,但舊城區仍保留了數百年不變的風光 ,處處瀰漫着一股幽靜沉穩的氣息。

  烏特勒支的建城歷史遠溯自公元四十七年。你知道嗎?當時羅馬人爲了保護萊茵河口而建立了軍事要塞,因此這裏也被稱爲“萊茵渡口”﹙Trajectum ad Rhenum﹚。

  雖然荷蘭許多古城都擁有獨立的運河系統,但是烏特勒支的運河卻更充滿詩意。築於十一世紀,貫穿舊城區的古運河,是烏特勒支年代最久遠的運河,原爲防止萊茵河氾濫所挖的壕溝,現在則是遊覽烏特勒支的最佳景點。烏特勒支運河最大的特色在於她的碼頭,這些碼頭的水平低於一般的道路、臨水之畔,形成獨特的景觀。

  由運河堤防的階梯而下,站在碼頭上,遠望河流蜿蜒穿梭一座座的拱橋、古老的建築、悠揚的教堂鐘聲與綠意盎然的所構成的美景,讓人有“沿溪行、尋桃花林”的衝動。碼頭緊鄰的運河堤防以前是一間間相隔的倉庫,大部分是堤防上的人家所有,而現在這些倉庫大部分都已經改成酒吧、餐館或咖啡廳等休閒去處。

  走在烏特勒支的主街上,這裏擁有荷蘭最高的鐘塔——主教塔,這座鐘塔不只是烏特勒支最顯眼的地標,還密切聯繫着整座城市的歷史發展與宗教。

  公元七世紀時,盎格魯薩克遜的傳教士受命於的德國皇帝擔任烏特勒支的主教。由於主教一職不但具有宗教上相當大的權威外,也擁有地區性的行政管轄權。除了主教居住城市之外,附近的區域也在管轄範圍之內,而烏特勒支也就成爲了整個主教管轄區的權力中心。

  除了主教塔,烏特勒支的圓頂教堂也非常有看頭。這座教堂最初由菲安登於1254年着手建造,1517年才完工,屬於哥特式教堂,也是荷蘭最古老的哥特式教堂之一。教堂南邊的建築就是烏特勒支,這裏原來曾是牧師在圓頂教堂集中聽講的地方,後來發展爲大學。

  另外,烏特勒支音樂盒及街頭風琴博物館也是你前往這座小城的必到之處。看看這些音樂盒、音樂鍾,風琴、大風琴等,還有自動鋼琴,可以說館內的每項樂器都是古董級的物品。

  整個博物館實際上是由舊教堂改建而成,每整點時開始,各種樂器會自動演奏,讓你隨時在街頭風、爵士樂和管絃樂現場隨時穿行。

  幻想曾經的街頭藝人士如何利用手搖式的風琴,藉由音樂來抒發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對音樂的理解,或者想像貴族富豪利用華麗、宏偉的風琴當作私人的樂隊,舉辦奢侈的社交宴會等等,可以說整個音樂博物館也是你領悟和體會荷蘭音樂的不二選擇。

  在烏特勒支還有一處非常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德哈爾古堡。就位於城市附近的一個叫Haaruilens的小鎮中。Haaruilens又有“紅村”之稱,據說是因爲村內每家每戶的窗門都漆成紅白色的斜橫條,這樣特殊的標誌是來自於德哈爾古堡VanZuylen家族的傳統。

  整座城堡是很典型的中世紀城堡,尖聳的高塔,宮廷式花園外有護城河圍繞以及懸吊橋,彷彿童話世界中的夢幻城堡。而德哈爾古堡最早的歷史可以回溯到約13世紀。約16、17世紀時曾重建過一次,但一直到19世紀以前,這座壯觀的建築仍然是破舊不堪的面貌。1892年繼承人爲恢復家族往日的光榮而決定重建,除了城堡的整修外,男爵與他妻子更收藏了大量珍貴的藝術品,以裝飾城堡內每個寬闊的房間。

  這樣浩大的工程當然不可能隨便交給一個修繕師傅完成,主持這件重建工程的工程師曾經是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國立博物館與荷蘭境內100多座教堂的P.J.H.Cuypers博士,整個重修耗費了近20年和無數工匠與藝術家的心力才最終完成。

  其實第一次聽說烏特勒支這座城市是因一位在清華大學修讀藝術專業的朋友,她向我講述了自己去烏特勒支大學進行交換的經歷,相比阿姆斯特丹的迷醉、鹿特丹的妖嬈,她說這座城市安逸、纏綿,反而有種脫離塵世又充滿獨特韻的感覺。

  - END -

  文章資料來源:荷蘭旅遊局

  藝術人文 | 興趣旅行 | 品質生活

  * 新的藝術星球分享會微信羣開通啦!

  (請備註來自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