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全軍大比武可能對現在的讀者來說沒什麼印象。在當時可是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今天講的就是其中一個故事。那年6月15日,由訓練尖子們進行過一次彙報表演。

在這次表演中,各種射擊表演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來自各地的解放軍英豪齊展身手,或速射或打酒瓶或打燈泡或單手或雙槍,槍響靶落、流雲流水、彈無虛發,展示瞭解放軍精湛的軍事技能。

而且這次表演,56式半自動步槍上還一律上刺刀。順便說一句,當時56式半自動步槍的刺刀還是劍形、雙刃刺刀,兩面均開有血槽,爲防止反光,其表面鍍有乳白色,還不是後來的三棱刺刀。大家都知道槍上有刺刀會影響射擊精度。從表演來看,這句話看來對解放軍戰士不適用。

爲啥突然說刺刀了呢?因爲接下來的故事和刺刀有關。

這次表演不光有解放軍戰士參加,還有民兵。參加表演的民兵一共有9人,其中有3人是祖孫三代,他們一起出場。爺爺呂其禧、父親呂志玉、還有14歲孫子的呂永順,他們來自山東省膠東半島煙臺的崆峒島,都是漁民。爺爺呂其喜拿的是三八式步槍,父親呂志玉拿的是俗稱“水連珠”的莫辛-納甘步槍,孫子呂永順拿的也是三八式步槍。

這裏順便插一句。所有介紹祖孫三人的資料都說他們三個拿的都是三八式步槍。只有本號作者老徐一眼看出來不對,那把槍是水連珠。

老徐是對的。

水連珠有個非常顯著的標誌,那就是槍刺右置。下面兩張圖就是現在拍的上槍刺的莫辛-納甘步槍,非常明顯,一眼就可以看到槍刺在右。

這張是示意圖,水連珠,莫辛-納甘步槍。看下圖。

而三八大蓋不一樣,它是刺刀,在下方。看下圖。

而呂志玉很明顯用的是莫辛-納甘步槍,看下圖。

這是順便說一句,還是說正題。

當時前方分別設置100米、150米、200米半身靶各5個。爺孫三個一起上陣,每人7發子彈,各打5個靶子。爺爺呂其禧年紀最大,打200米。父親呂志玉打150米,孫子呂永順打100米。三人要一起把15個靶子都打掉。

孫子呂永順率先射擊,首發命中,隨着槍聲此起彼伏,15個靶子全部被打倒,這下全場一片沸騰起來,彩聲震天,掌聲雷動。

這個表演跟之前比起來可是說是平淡無奇,可爲啥全場沸騰了呢?原因是爺爺呂其禧有一槍沒打中,脫靶了。看到這裏,讀者要說我了,都脫靶了,那不是出醜了麼?那看臺上還沸騰啥?還鼓掌?難不成是善意的鼓勵?

不是,且聽我道來。當時爺爺呂其禧畢竟60多歲了,加上在衆多將帥面前表演,有點緊張,打着打着就有一槍脫靶了。可在他另一邊的14歲孫子呂永順眼疾手快,馬上給予火力支援,側轉一槍幫爺爺打掉了靶子。

本來這場表演並不稀奇,可這一槍下來立馬出彩。呂永順本來在打自己靶子呢,這得多快的反應速度啊?這是在電光火石之間補的一槍,真神槍手!這充分展示出一名優秀戰士的潛質。打擊敵人的同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能夠掌握戰場情況,還反應神速、槍法如神。14歲哦,重複一遍,14歲哦。在場的要是眼神不好,根本看不出來呂永順給爺爺補了一槍。

不過看臺上坐的是我軍將帥,都是從槍林彈雨中走出來的,哪個不是行家裏手,看到這一幕,個個都豎大拇指,那還不掌聲雷動。這一槍真是技驚四座、震撼全場啊。

祖孫三代同時上場,打的就是這個配合,打的就是就是這個默契,這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14歲的少年呂永順一槍打出人生的精彩。

假如戰爭來臨,在這樣的士兵和老百姓面前,進來找事可以,想全身而退,不可能。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兵民是勝利之本。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纔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衆號名亦爲“這纔是戰爭”,歡迎關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