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43處提到了創新一詞。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提出,教育要爲創新賦能。2018年底,南京提出要建立“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

“創新”,一定離不開教育的創新,教育的創新,是一所所學校,一個個老師和同學,全員創造的。

2019年,南京晨報與你一起,全媒體融合“尋找藏在南京校園裏的教育創新力”!

我們走進南京一所所豐富的學校,對話校長,參與活動,感受課堂,看見並聽見“創新力”真實發生,在每一個老師、每個學生的心靈滋長、開花。

學校,不只承擔知識的傳授,更加關注學生綜合素養的成長,培養學生面向未來的知識和技能 —— 批判性思維、溝通能力、團隊協作、創造與創新,讓他們無懼未來社會的挑戰;

老師,不僅僅按照教材去教,而是爲每堂課細節的更新迭代鑽研刻苦,設計出充滿樂趣和挑戰的課程;

成績單,不僅僅是每次試捲上的A或B,90或80,而是建立在多維度的評價體繫上,看見每一個學生成長與進步;

師生關係,不僅僅是爲人師表,而是心心相惜的夥伴,一起去探索和觸及自己從未到達過的知識邊界。

我們迫不及待想把這些藏在校園裏的創新力與所有的人分享,這是教育的價值,這是教育的智慧,指向我們民族的未來!

今天,讓我們一起分享南師附中新城教育集團七所學校的“創新力”!

【南師附中新城初中:尊重人、發展人、成就人】

“我們上學的時候最喜歡什麼樣的老師,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什麼樣的老師,那我們就努力做這樣的老師。”——韓暉

韓暉出生於教師世家,爸爸媽媽都是老師,在她的家鄉南通,老師被稱作“先生”。

從小,就有對這份職業天然的尊重與喜歡,20歲大學畢業後,韓暉成爲了南師附中的一員。

教過初高中語文,做了十幾年班主任,到南京樹人國際學校當教導處副主任、主任,百年附中的深厚文化潛移默化地在她的身上紮下了根。2005年,南師附中新城初中創辦,韓暉成爲首任校長,從此開啓了一段充滿艱辛但也是充滿希望的開拓之旅,並由此拉開了新城教育集團蓬勃發展的序幕。

2014年,南京市建鄴區教育局評選首屆最美教師,韓暉作爲校長代表當選。她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我們這所年輕的學校,其實只是用心做了這九個字——尊重人、發展人、成就人。

【南師附中新城初中黃山路分校:關注成績,更關注孩子未來的樣子】

“學校是教育人的地方,一草一木體現教育的元素。希望每天早晨,我們的孩子走進校園,聞見花香,看到微笑,仰望院士牆,開啓一天的美好。”——劉建華

三月的南師附中新城初中黃山路分校,桃紅柳綠,清新怡人。長長的院士牆,追溯着這所年輕學校的不凡淵源,孩子們駐足凝神,仰望那些同樣秉承南師附中精神走向金字塔頂端的大師校友。

在南師附中執教多年的劉建華,深知學校是教育人的地方,一草一木體現教育的元素。他到新城初中黃山路分校當校長的第一天,就在思索,如何用百年積澱的附中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影響老師,讓這所成立剛剛六年的學校,慢慢擁有附中的氣質。

【南師附中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學生有“特權”刷校長的卡喫飯】

“做教育,沉到底,特別是作爲校長,如果不去聽課,感覺自己的工作屬於漂浮狀態,無法瞭解課堂教學的真實狀態,無法瞭解學生們的真實需求。” ——葉旭山

在葉旭山的辦公桌上,有一摞聽課筆記。上午9點,他剛剛聽完一節初三數學複習課,執課老師坐在他的對面,兩人熱烈探討。

作爲南師附中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的校長,葉旭山要求自己每天能聽兩節課,包括語文、英語、歷史、地理、政治等所有學科,甚至班會課。他是江蘇省數學特級教師,但是他說,即使是在最擅長的數學學科,聽課的主要目的是爲了能更多的和老師們之間的平等交流,如何讓一節課更加有效,更加接近教育的真諦。

【南師附中新城小學:培養學生帶的走的能力】

“我們要拉長研學旅行教育的過程,將短途旅行變成縱向層層深入的研學體驗,實現對校內課堂學習的深拓展、深體驗。”——佴中琪

每天,只要不下雨,南師附中新城小學的操場總是充滿蓬勃的生機。體育課、大課間、足球社團......佴中琪既是校長又是“粉絲”,他喜歡看到這樣的孩子們。

新城小學的校園足球是全市翹楚,當球隊在南京很難遇到實力相當的對手,佴中琪主動向外市、外省強隊邀約。他說:孩子們需要“敗”的經歷。

新城小學一到六年級骨幹班主任組成研學中心組,開發貫穿孩子們小學六年的“行走課程”,佴中琪說:我們要教給學生帶的走的能力。

【南師附中新城小學南校區:以愛育愛,家的味道處處流淌】

“以愛育愛,在新城南校成了一種切切實實的習慣,我們的老師和學生把學校當做自己第二個家去呵護、去經營,家的味道無時無處不在流淌。”——侯俊東

清晨,南師附中新城小學南校區迎來一張張朝氣蓬勃的臉龐,這是侯俊東最熟悉的場景。每天,他都是這樣站在校門口,微笑着守望與迎接。

“校長早!”這是孩子們對侯俊東的問候,充滿愛與尊重。

“東哥早!”這是家長們對侯俊東的問候,充滿愛與親切。

新城南校,開辦短短五年多時間,已然成爲南京市口碑最好的小學之一。侯俊東的初心很樸實:辦一所“與孩子距離最近的學校”。於是,在這所年輕的學校裏,每一位老師,用自己對學生誠摯的愛,點點滴滴做到極致。

【南師附中新城小學北校區:改革課堂教學讓孩子自信成長】

“我最大的理想是,即使我們的孩子成績不是最優秀,但是,當他從小學畢業後可以擁有一個好的習慣,閒暇時,拿出一本書去閱讀。”——張勇成

張勇成做老師的時候,就是一位偶像級導師,在南京教育圈,很多同行慕名聽他的課,請他去做指導。他的課靈動而充滿探索,孩子們一個個被深深吸引,成爲課堂的主人。

從江蘇省數學特級教師到校長,張勇成始終關注課堂,關注孩子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他的管理思維和他的數學思維一樣清晰。

作爲校長,張勇成最關心三件事。

【南師附中新城小學怡康街分校:蒙以養正,讓學生詩意棲居】

“老師首先要厚愛自我生命,厚實自我學識。然後,厚待學生,把學生看作是一個獨立完整的人,在教育過程中融入情感,付出關愛,見證成長。”——校長張敏

每天課間,南師附中新城小學怡康街分校一樓大廳就會變成溫暖的“臨時圖書館”。孩子們專注地在書架上選書,找一個舒適的長椅坐下,進入美妙的閱讀世界。

這是學校精心打造的開放式閱讀空間,這也是張敏希望看到的蒙養教育。

環境是一位無聲的老師,作爲校長,張敏理想中的校園可以蒙以養正,潛移默化、不言之教,給學生以美的啓迪與享受,詩意棲居。

通訊員 邵靜 陳泰龍 程琨菁 朱樂 盧瀟宇 施嫣涵 張雅文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劉穎

編輯 麥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