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林毅夫於3月27日下午在2019博鰲亞洲論壇的發言實錄

林毅夫,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

以下是演講實錄節選:

聯合國總共有17個可持續的發展目標,比如沒有貧窮,更好的醫療健康等等一系列的表單。對於我個人的理解,如果想達到這17個目標,最重要的一點是給人民提供更好的工作機會,實現綠色發展。

要達到這一目標的關鍵在於,我們需要有私營企業,他們應該有自己的社會價值以便驅動這一變革。我們知道,如果要消除貧窮以及飢餓,有更好的健康。需要有很好的工作,很好的收入,他就可以自給自足,也有餘力維持健康。

我擔任世行首席經濟學家時,看到非洲這些地區的人們非常窮困,但是我沒有看到他不工作。他們之所以貧窮,是因爲從事非常傳統的農業,生產力非常低下。

在200-300年前,所有國家都非常貧窮,因爲他們都只從事農業。當然有幾個國家比較幸運,把貧窮變成繁榮,這是因爲他們可以把自己的傳統農業生產,升級到一種增加值更高的工業化生產中,他們走過了這樣一個工業鏈的階梯,消除了貧困、飢餓,實現健康。

但我們知道,如果要實現工業化,農業密度和生產率要大幅度提升。在現有的情況下,就會面臨一些挑戰,這就是全球變暖,也是第13個可持續發展目標。

如果想保證好的就業,實現工業化,同時應對氣侯變化,必須要有一種新式工業化,就是綠色工業化。但是綠色工業化要想實現,其前提就是要有新的技術與創新。

技術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蛋糕,必須要自主創新,需要企業來實現。畢竟企業他們能夠推動綠色創新,綠色工業化創造就業,這樣確保我們所有的人到2030年,都可以實現聯合國17個發展目標。

我認爲像這樣的論壇非常重要,我們必須要提升人們的意識,讓企業樹立這種意識,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

因爲如果沒有綠色發展,綠色工業化,就沒有辦法在窮國提供就業機會,沒有辦法確保那裏社會政治穩定,就沒有辦法做生意。如果不能實現綠色增長,也許我們現在還有機會繼續從事商業活動,但下一代人就沒有辦法,因爲可能地球就直接消失了。

所以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論壇,有像SK這樣的企業,大力推動這樣的思維和概念,確保我們能夠實現綠色工業化。

與此同時,只提高意識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提供足夠的激勵機制,確保讓公司有激勵去做這一件事情。同時要有一個商業大環境,能夠促進綠色技術發展,至少不懲罰他們,消費者也要支持他們。如果企業污染環境,消費者應該拒絕購買他們的產品。

政府也應該確保有一個正確激勵機制。比如如果一個公司,他們還是用老的方式做生意,不斷污染環境,就應該極大提升對他們的稅率。如果有一些其他企業,他們用新技術實現技術創新,推動綠色發展,我們就應該獎勵這些企業。

這些如果實現,我們就可以實現上述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爲每一個人創造足夠多的工作機會,消除貧困,飢餓,確保他們的健康,同時還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僅對我們這一代人,而且對我們未來的子孫後代。

只有好點子不夠,我們必須要把這些點子變成行動。要看到切實成果,爲了實現這一個目標,顯然我們必須要了解該怎麼做。我剛纔談到,像這樣的論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可以讓人們瞭解企業必須要創造社會價值。這樣可以帶來社會還有政治穩定,對於我們整個的地球乃至整個宇宙做出貢獻。同時企業要優先站出來,說這不僅僅是是理想,它是切實可行的。而且不僅僅是技術可行性,而且是商業上也是可行的,可以盈利,同時社會也要扮演相關角色。比如家庭,消費者,政府,都要參與其中。他們要願意支持,確保大家同舟共濟,共同努力。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很多人還是像以往一樣,對那些污染,世界的這些企業,不僅是環境還是社會的環境還是無動於衷,我們應該地址和拒絕他們,政府要調整稅務政策,鼓勵企業創造社會價值。對於企業,就是那些給社會找麻煩的企業應該支付更高稅率,讓他們變得無法盈利,讓他們做出自己該做的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