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漢開國之後,外戚就已經威脅到了中央政權,比如說呂后霍光,而在光武帝劉秀開國之後,他沒有防備外戚,反而削弱了三公,擴大的尚書權利。這也間接導致了日後的宦官和外戚爭權,那麼爲什麼光武帝不防備外戚呢?

  要說光武帝沒有防備外戚,這肯定是說瞎話呢。畢竟要知道光武帝並不是靠繼承權得到天下,而是靠武力,在新莽王朝的時候崛起的,王莽就是個外戚,最終改朝換代,這是前腳剛發生的事情,所以在東漢建立之後,光武帝就已經開始壓制外戚勢力了。

  他家本來就是大族,她的母親更是當地非常有名望的一個家族,他的妻子郭氏也是非常有名望的家族。除此之外他能夠打下天下,和當地的那些豪門望族都帶着人過來倒向他離不開關係,而漢光武帝爲了拉攏這些人,和他們大量聯姻,鞏固統治,加強和這些豪族之間的關係。後來還特定製定了選妃制度,必須要從這些家族裏的人選。

  漢光武帝也不是沒有想過這些人的危害,於是他在和親的同時。也在着手控制他們的權力,於是他發了道命令說,后妃的家人他們不得封侯,也不得從政。

  外戚專權標配大司馬大將軍控制軍權,領尚書事控制中樞機構尚書檯。從而實現了對全國軍政大權的控制,但是在漢光武帝統一全國之後,開始了改革制度控制軍隊。先是降低了大司馬大將軍和驃騎大將軍的地位,使得他們位列三公之下。又開始清理那些文臣。同時他們爲了限制外戚控制尚書檯,漢光武帝廢除了外界中朝的制度。之後,內朝官員基本上慢慢改用宦官。

  漢光武帝爲了防備外戚,還在晚年做了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她把呂后搬出了宗廟。他這個意思就是告訴底下的人,警告那些后妃外戚不得幹預朝政,漢光武帝之後的明帝對外戚的限制更加嚴格,違法的人也不能開恩。有能力的人也不能擔任重要的職位。

  後來的外戚專權,基本上原因還是因爲皇帝大多數早早就死了,少主繼位,而年少的皇帝,往往和太后又沒有血緣關係。還有其他的一些皇帝,他們根本就不是嫡長子。所以沒辦法,權利只能交給太后。

  但是一旦外戚掌權,他們又不想把權力交出來,又立了其他的小皇帝,這就是一種循環了,皇帝本身一點實力都沒有,只能依靠太后,受到太后控制了。而且他們本身又沒有自己的力量,只能依靠外戚,至於他們長大之後。哪怕能夠僥倖奪權,也基本上只活到30多歲就一命嗚呼了,而這個循環又繼續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