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不进则退的时代。

  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尤其如此。

  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四川本土房企蓝光,它是目前四川籍房企中规模最大的企业,没有之一。

  它一直备受市场煎熬,又一次又一次突破,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逆向发展,布局全国,成为行业标杆。

  回朔过去的一年,蓝光在极具压力的市场环境中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距离千亿目标仍有差距,但终归勾勒出了美好蓝图。

  蓝光千亿目标抱憾

  3月17日,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公司业绩释放显著提速,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房地产业务销售额855.39亿元,同比增长47%;归母扣非净利润24.69亿元,同比增长84.8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19.32%,较2017年增加6.83个百分点。

  截自蓝光BRC官微

  这份成绩单,得益于蓝光的战略眼光和产品创新力以及良好的财务计划方案。

  2017年蓝光提出冲刺千亿计划,以规模换取更大的市场及财务空间。

  这是大多数二三阵营房企努力的目标。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以2018年业绩数据来看,无论是流量金额还是权益金额与实际报告公布数据都有不小差距,蓝光千亿目标抱憾。

  房企的快速扩张离不开土地的收储。

  按照蓝光的 “东进南下”、“1+3+N”战略,蓝光在2018年先后进入福州、南宁、宁波、湖州、扬州、洛阳等城市,新增土储约1496万平方米,新增货值约1800亿元。

  截至2018年末,公司总土储约2122万平米。

  在进入的60个城市中,二线城市成都新增一块地,广西南宁新增两块地,西安新增两块地,重庆新增两块地,苏州新增一块地,杭州新增一块地,郑州新增两块地,武汉新增一块地,天津新增两块地,福州新增两块地。其余全部为三四线城市。

  当下中国楼市正处于调整期,三四线城市政策收紧及人口流失,给大量布局该区域的蓝光后市带来一定风险。

  高层人事波动、负债率高企

  伴随着快速扩张,蓝光亦经历着高层人事波动、负债率高企,纠纷不断等问题。

  据公开资料统计2016年以来,先后有超过10名蓝光高管离职。

  2016年,蓝光发展副董事长张志成、董事会秘书蒋黎、常务副总裁张亦农、副总裁罗庚先后离职。

  2018年,董事和高级副总裁吕正刚、董事任东川和董事李澄宇陆续离职;8月,李高飞辞去公司董事、副总裁及董事会秘书;12月,四川蓝光和骏实业有限公司营销副总裁、常务副总裁魏开忠离职。

  高管离职,一方面反映出蓝光所面临的发展压力,另一方蓝光内部管理混乱得以体现。

  不稳定的团队给资本市场不确定的信息,资本亦持续看低,2018年以来,蓝光发展的股价持续低迷。

  2018年1月13日,股价曾高达13.1元/股,在6月份之后,股价持续下挫,均低于8元/股,2019年3月25日收盘价为7.4元/股。(截至发稿日)

  在发布2018年业绩报告时,蓝光就表示,负债率的降低是公司头等大事。

  从2018年三季报看,截至9月30日,蓝光发展的负债总额达1087.89亿元,在A股123家上市房企中排第18位;资产负债率为81.53%,有息资产负债率42.63%。而2017年末蓝光发展的负债总额为761.9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0%。

  蓝光发展近年资产负债率逐年增长,2015年至2018年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9.82%、80.90%、80.00%、81.53%。

  据中泰证券研究报告显示,蓝光的净负债比率约为115%。并较2017年末扩大了23.55个百分点,同期,行业平均水平在80%左右。

  蓝光目前的有息负债占净资产比已升至历史高位。

  截至2018年11月30日,公司合并口径下的借款余额为551.00亿元,较公司2017年末经审计借款余额347.81亿元增加203.19亿元,2018年1-11月累计新增借款占2017年末经审计净资产190.46亿元的106.68%,超过100%。

  具体来看,银行贷款增加53.01亿元、发行债券、发行资产支持票据分别增加60.88亿元和15.15亿元,其他借款则增加了74.15亿元。

  为了目标流通性困境,蓝光先后与十三家银行总行建立合作,提供金融保障。与此同时,密集的境外债券也成为重要支撑。

  2016年蓝光发展永续债借了7.8亿,2017年激增到46亿,2018年上半年是50亿。

  2018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蓝光发展2018年中期平均融资成本为7.33%。可供对比的是,主流上市房企平均融资成本均值6.07%。

  市场竞争激烈,蓝光还需继续努力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蓝光的产品。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行业人士眼中,蓝光是一个典型的“刚需制造”,这是蓝光的结症所在,也是蓝光一直想要摆脱的形象。

  从2017年开始,蓝光在产品上进行了持续先后推出了芙蓉系、雍锦系、黑钻系、林肯系和长岛系等五大产品系。

  蓝光称将启动“三年优筑计划”,以“品质优、效率优、成本优”为目标,搭建完成“优筑”建造体系,推动“品质标杆行动”,带动蓝光产品品质全面提升。

  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产品。持续提升的产品力,凸显企业持续高质量增长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盘点了蓝光在四川区域部分典型项目,从市场表现可以看出,在竞争激烈的四川市场,蓝光的产品力提升迅速,但部分项目依然无法与一线房企竞争。

  01

  蓝光长岛国际社区

  作为成都2017-2018年流量盘,网红盘,成都购房者与业内人士很长一段时间热议。

  项目最早开盘在2017年8月,成都调控政策逐步收紧,市场供应短缺,项目推出即清盘。

  进入2018年5月份,成都限购最严,市场供应释放,限价政策执行,而本项目价格上调,走量下滑。

  02

  雍锦丽府

  雍锦丽府位于成都稀缺的高端板块——神仙树。

  相比周边两个楼盘的去化,雍锦丽府的去化并不占优势。

  板块内,盛和林语项目清水,成交均价在1.2万/㎡,性价比高于本项目。区域外碧桂园锦公馆精装售价也低于本项目,这两个项目开盘即清盘。

  03

  雍锦阁

  蓝光首个雍锦系产品。

  项目首批次预售证在2015的12月取得,第二次预售证在2016年5月取得,前二批次房源在2016年6月开盘,项目整体372套房源,10个月售罄。

  04

  蓝光公园锦汇

  蓝光进驻青白江首个项目,目前推出为6层洋房产品,主力面积段 在121-131平套三双卫产品,针对区域改善人群。

  项目预售均价11946元/㎡,含3448元/㎡的精装修,为目前青白江区域洋房物业价格最高的楼盘。

  青白江在去年下半年后市场快速遇冷,价格虚高,投资客撤场,自住性需求消费力与房价不匹配。

  本项目去年11月份开盘,刚好处于市场低位,项目整体去化缓慢。

  05

  蓝光公园悦府

  蓝光公园悦府地处城西国宾板块,项目由4栋10层洋房,6栋18-20层电梯组成。

  洋房主力产品140-144㎡,高层电梯主力产品117-128㎡,主力产品全为套四户型。

  项目首次开盘时间在2016年6月,市场整体处于上升期,市场供不应求,项目一面市,去化速度快,开盘2月内基本实现清盘。

  项目整体推出730套住宅,不到一年时间售罄。

  06

  蓝光公园悦庭

  蓝光地产成都“公园系”二号作品。

  项目由4栋24-32层的高层电梯组成,主力产品中为120㎡的套四双卫产品。

  项目首批次房源于2017年3月推出,市场供不应求,开盘即售馨。

  备注:以上产品销售数据为认购数据,来源及分析由中成房业提供。

  蓝光,四川本土发展最为强劲的房企,一度被被誉为“黑马企业”,负债攀升和其战略扩张有关,一方面不断并购项目,进行招拍挂规模扩张,另一方面需要大量资金,销售回款乏力,融资困难。

  作为一家区域房企,蓝光发展正在逐步开始自己的全国化布局之路,在逆周期进行扩张面临不小考验,需要更加谨慎。

  29岁的蓝光和58岁的杨铿正经历最为发展最为攻坚期。

  在2019年的新年会上,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以一首《向前方》给蓝光团队打气,他动情地说,希望大家始终向着前方,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蓝光。

  杨铿说,“变是唯一的不变”,在2019年,蓝光将以新经济思维和逻辑“以变迎变”,打造五大战略级核心能力,充分激发团队的企业家精神,打造资本市场绩优蓝筹,为建设基业长青的蓝光,不懈奋斗、砥砺前行。

  互 动

  看这些还不过瘾?

  你还想了解哪个公司或产品?

  欢迎留言,房观察去帮你刨根问底儿!

  我们专注于区域房企及产品轻量化数据解读

  欢迎您参与其中,交流互动

  记得关注并标星房观察,多多转发支持我们的文章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