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簡財經

微信ID:ejfinance

資本市場永遠不缺故事,正如小說中的股市,資本市場永不眠!

而今天的故事男主角是一位其貌不揚的年輕人,如果他走在大街上,你壓根都不會看他一眼,可是告訴你85後的他不僅是一個百億P2P的創始人,而且已經成爲一位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那麼估計你翻遍劇本都很難找到這樣的創作素材!

-1-

團貸網被立案調查

3月28日,東莞市公安局發佈情況通報,3月27日,東莞團貸網互聯網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簡稱“團貸網”)實際控制人唐某、張某主動向東莞市公安局投案。東莞市公安局已對“團貸網”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案立案偵查,並依法對“團貸網”實際控制人唐某、張某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依法偵辦中。

據天眼查顯示,東莞團貸網互聯網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2月4日,控股股東爲唐軍,其同樣爲A股上市公司派生科技實控人。

今日,派生科技發佈公告稱,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唐軍(未在公司擔任職務)、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林先生、董事餘軍先生、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祕書晉海曼女士,因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現案件正在調查過程中。同時,派生科技還發布一則停牌公告稱,因重大事項未披露,爲避免股價異常波動,切實維護投資者利益,經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公司股票自2019年3月28日起停牌。

團貸網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月28日,團貸網借貸總餘額145億元,當前出借人數22萬人。

-2-

鴻特科技改名派生科技

今年2月,創業板上市公司鴻特科技發佈公告稱,公司名稱由“廣東鴻特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爲“廣州派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25日開始,證券簡稱也由“鴻特科技”變更爲“派生科技”。

至此,派生科技正式登陸舞臺,而作爲派生科技的世紀控制人唐軍,也逐漸付出了水面。

隨後,自3月1日起,派生科技接連3天大漲,3月4日更是漲停,這也讓公司的市值從149億增加到178億的全新高度。

那麼這家公司究竟有何奧祕,能在改名之後迅速大漲,而它的實際控制人唐軍又是何許人也呢?

-3-

一切從P2P開始

派生科技的前身是鴻特精密,這家曾隸屬於萬和集團的公司,原本由盧楚其三兄弟創辦。

資料顯示,鴻特精密是一家專門生產鋁合金壓鑄件的現代化企業。公司主營業務是開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汽車發動機、變速箱及底盤製造的鋁合金精密壓鑄件及其總成。可以說,這是一家非常典型的實業公司。

2011年1月,萬和電氣在中小板上市。同年,鴻特精密也在創業板上市。旗下公司相繼上市,這對於王賀集團的盧氏兄弟來說,可謂是高光時刻。

但誰也沒有想到,上市並沒能帶給他們榮耀,雖然公司一直穩步提升,但是股價卻十分糟糕。萬和電氣的股價最低跌到過7.71元/股,鴻特精密也曾跌到8.11元/股。

也許是因爲P2P正處於風口,也許是認爲公司確實應該有所轉型。在2017年,鴻特精密以自由資金6000萬元設立了三家子公司,毅然決然的進入到了P2P的大軍之中。

而這,也爲派生集團和鴻特精密的合併埋下了伏筆。

-4-

85後創業者唐軍

這時,另一位主人公派生集團的創始人唐軍也正式登場。

資料顯示,唐軍,出生於1987年,曾就讀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未畢業就到東莞做起金融中介生意,2009年就開始在普惠金融及金融科技領域創業。

2011年,唐軍創立了派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12年,創建並上線了P2P網站團貸網。

隨着公司的穩步發展,團貸網也從一個小型借貸公司,幾經騰挪發展成一個超155億交易量、238萬多名註冊投資用戶、100多家分支機構的股份制互聯網金融集團。

唐軍也在數年間,從一名大四創業者變身清華導師;從一名普通大學生,躋身到商業大佬的朋友圈中。可以說,唐軍是一個頗有名氣的85後創業者。而唐軍最成功的創業作品,也正是團貸網。

團貸網的成功,讓鴻特精密開始注意到唐軍以及他旗下的派生集團。

2017年10月,鴻特精密發佈公告稱,其控股股東萬和集團,與團貸網時空房派生集團達成合作。派生集團將北京派生100%股權轉讓給萬和集團,同時還將團貸網商標、平臺授權給萬和集團使用,作爲交換,派生集團將持有萬和集團14.8%的股權,成爲萬和集團重要的股東。

換股合作達成後,派生科技的高管入駐上市公司的步伐日趨加快。2017年12月,同爲派生集團創始人的張林被選舉爲鴻特精密董事長,一併被選舉的還有副總經理葉衍偉、晉海曼,這三人都是派生集團的核心管理團隊成員。

據野馬財經報道,派生集團和萬和集團的此番挪騰模式已不是資本市場新鮮事,其目的可能是爲了規避創業板不可借殼的限制條令,通過這種方式曲線借殼。

這也標誌着,派生科技逐漸開始吞併鴻特科技。

-5-

從P2P到智能環保領域

原本,隨着互聯網金融的逐漸發展,派生科技與萬和集團合作將十分順利。

但事與願違,隨着國家對P2P行業的監管加強,以及P2P企業的頻繁爆雷。整個P2P行業走向了沒落,雙方的合作前景也開始變得渺茫起來。

2019年1月,鴻特科技連發7條公告,宣佈終止與派生集團之間關於P2P的合作。如果你以爲鴻特科技會以此擺脫派生科技,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公告中,鴻特科技特別提到,將出資1000萬元成了全資子公司,該子公司將主要從事環保智能家用電器及產品的設計、研發及銷售等。

而出資建立這家子公司,是爲了幫助萬和集團與派生集團在智能環保領域達成新的戰略合作。這次合作的主要內容,是規定派生集團及子公司,在同等條件下必須優先選擇萬和集團作爲環保智能家用電器及產品的生產商。雙方還規定,雙方及旗下子公司在環保智能產品方面,未來三年的合作金額不低於30億元。

同時,雙方還簽署了《增資協議》,由派生實業向鴻特科技的直接控股股東碩博投資增資25億元,從而獲得碩博投資62.5%的股權,成爲控股股東。而在成爲碩博投資的控股股東後,派生集團也順勢成爲了鴻特科技的實際控制人,至此派生集團成功吞下了上市公司鴻特科技。

-6-

唐軍的“小黃狗”

爲何這兩家公司會在放棄P2P後,突然選擇智能環保領域,這就和派生集團旗下的另一家公司小黃狗,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百度百科顯示,小黃狗成立於2017年,是派生科技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主要業務是通過進駐城市社區、寫字樓、酒店等公共場所,以有償的方式回收市民的生活垃圾,提高再生資源利用。

但是小編髮現,這家看似打着環保旗號的公司,其實並不簡單。

據瞭解,招攬全國加盟招商,是小黃狗的推廣過程中的一條重要渠道。這也成爲小黃狗項目快速推廣的法寶。

根據小黃狗官網顯示,每臺小黃狗一年淨利潤最高39968元,最低18323元。據此計算,投資一臺小黃狗5萬元,年化收益率約爲17%至39%之間。加盟方式是10臺起預定,每臺租金500元/年(每季度從利潤中扣除125元),押金5萬元/臺。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小黃狗的押金高達5萬,但一般這種回收機的製造成本大概只有2~2.5萬元之間。這也就說明,如果壓一臺小黃狗,公司將有2.5~3萬元的盈餘。

小編簡單的計算了一下,按照小黃狗3年鋪100萬臺設備的計劃,若全部實現,將形成至少200億的設備製造訂單。若其中的一半設備,也就是50萬臺設備是加盟,以5萬一臺押金計算,至少是250億的押金沉澱。在設備投資的最早18個月鋪設期內,這些資金還沒有收益,這意味着小黃狗和派生集團至少可以有18個月的免息資金佔有期。

龐大的資金池、高額的年化收益,雖然不存在借貸關係,但小編怎麼覺得,這和P2P怎麼這麼像。

“我認爲這是一種變相的融資渠道。”浙江一位投資人表示,他曾受到小黃狗加盟邀請,並且仔細研究過小黃狗加盟運營模式。

-7-

穿插反哺,唐軍的資本迷局

通過梳理,其實不難發現,圍繞派生科技和小黃狗設備生產的資本運作可謂是精巧密集又互相穿插。

首先,派生科技收購的新三板公司遠見精密,有着小黃狗承諾的5億訂單加持,遠見精密也承諾3億股票增持派生科技,形成利益閉環。

其次,設備製造業務訂單上,創業板上市公司易事特(300376.SZ)擬對小黃狗環保進行增資1.5億元,並持有其0.99%的股權。附加條款是從2018至2021年,小黃狗環保要保證以合理價格向易事特累計採購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不少於30億元。

此外,派生科技又與萬和集團有着30億元的產品訂單合作,這表示小黃狗的訂單還可以反哺萬和集團。

如此緊密的操作,實在讓小編有些頭暈目眩,而這也導致了,在鴻特科技改名派生科技後,派生科技股價的3天暴漲。

但是小黃狗比起環保公司,還是更像一家類金融企業,再加上如今團貸網被立案調查,實控人唐軍更是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恐怕小黃狗未來將遭到監管方更加嚴厲的監管了。

參考文章:

1. 野馬財經《深度| 派生科技:小黃狗情懷背後的資本迷局》作者:高遠山

關 於 本 文

請WX搜索“易簡財經(ID:ejfinance)”關注我們

作者:在家碼字的威斯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