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靠譜的平臺,有真實的資產端,

一線平臺正常收益6~9%


看平臺,建議考量兩個平臺陸金所(平安銀行系),宜信(美股上市)。


在選擇P2P理財平臺時,多瞭解P2P理財平臺的背景,最好選擇大公司,瞭解P2P行業中做的好的平臺,待選擇好平臺後可以先投入一小部分先買短期的產品試試。


p2p是一種很好的理財方式 只不過中國沒有嚴格的監管機構


靠譜的相對低一些,但穩定靠譜的平臺難找,保不齊哪天就暴雷,謹慎!


P2P軟體理財不是很靠譜


謝邀

相比於常見的餘額寶、銀行理財,P2P門檻低收益還不錯,

相比於晦澀難懂的股市,P2P操作簡單,適合普通投資人。

P2P和其他常見投資品對比

銀行存款:無風險低收益

銀行存管風險基本為0,雖然銀監會批准銀行也可以申請破產,但是銀行破產的可能性很小,特別是大型國有制商業銀行。

銀行定期理財:收益率5%左右,風險小

前提是一定要認清發行方是否是銀行,不要傻傻的以為在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就一定安全,銀行也會銷售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的理財產品,甚至有銀行人員「飛單」銷售一些風險極高的產品。今年上半年各種假的銀行理財產品詳細大家已經聽過不少案例了。

貨基產品:餘額寶、理財通,收益率4%左右(不過最近餘額寶降息已經跌破3了)

貨基產品,實際上購買的是一些低風險的國債、銀行定期產品等風險較低的產品,因此風險較低,靈活性較高,尤其像餘額寶這類貨基寶寶,隨存隨取,將日常開支存在裡面再好不過了。

保險公司理財:收益3%,風險低

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收益率普遍較低,加上今年金融會議,明確了保險姓保的方針,未來理財的性能可能會越來越低。

股票:風險高、收益高

股票是一個風險較高的理財產品,不建議初入理財的小白玩,如果要買,也建議先從指數基金開始,慢慢積累經驗,培養心態。

希望以上的信息對您有用,祝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P2P:風險較高,收益高(收益在6%—14%)

P2P是近幾年大熱的投資理財方式,風險和收益總是並存的,享受高收益的同時必然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但是P2P行業現在正常經營的就有兩千多家,雖然總體風險大於銀行理財、餘額寶等理財方式,但在P2P圈裡,還是可以找到一些風險較低的平臺,這就需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的眼睛,掌握挑選平臺的一些技能。

不過前段時間的雷潮之後,P2P行業出現了兩個新的特點。

第一,9月份的綜合收益率挺高的,達10.3%,創近兩年新高。

第二,行業平均借款期限是14.87個月,比去年這時候拉長了5.97個月,也刷新了歷史最高水平。

所謂危機,有危就有機,雷潮之後,不少平臺為了獲取更多新用戶,增加老用戶粘性,推出了加息活動,所以綜合收益率就高了。當然,為了避免像今年中這樣的流動性危機(相當多是因為擠兌引發的)再次發生,所以很多平臺拉長了標的的投資期限。行業逐漸企穩,那這種行情下怎麼投資P2P更穩妥一點。

下面是一些個人拙見

選賺錢的平臺

「嫌貧愛富」這個準則適用於挑選P2P平臺,一個不能賺錢的P2P平臺,不是好平臺。P2P平臺賺錢,一方面說明資金端受歡迎,人氣好,有資金流入,另一方面說平颱風控也是到位的,哪怕有逾期有壞賬,也能通過高息覆蓋違約成本。而且平臺有錢了,兜底能力也相對大,起碼在雷潮中不至於輕易倒下。

那怎麼看P2P平臺賺不賺錢呢?當然是看平臺公佈出來的財報了。

有些平臺加入了互聯網金融協會,可以到互聯網金融協會官網(http://www.nifa.org.cn)上看披露出來的機構信息。

有些平臺已經上市,會定期發布季報年報等等,百度一下平臺的股票代碼就能查到相關的信息。

如果你費盡心思也找不到有公開財報的平臺,那這個平臺就得減分了,遮遮掩掩,不知道是不是個坑呢。

另外,有一點要注意,記住看P2P平臺賺不賺錢是看凈利潤,而不是看待收規模、成交量,別以為規模大就賺錢了。

選擇正確的資產端

相比較於供應鏈金融、企業貸、車貸等等資產端,消費金融類的資產端更符合監管「小額分散」的要求,投資風險相對分散。

跟著備案走

和之前各地有各地的備案細則不一樣,監管層最近重啟備案之後,現在全國的備案細則都統一了,這就定死了一個標準,以後的P2P都得按照這個標準來。

也就是不按這個標準來的P2P,都是要被淘汰的,那咱們就可以依照備案細則去篩選P2P平臺了。

策略一:對於沒有積極備案的平臺,果斷不考慮。

策略二:積極備案的平臺,就看平臺合規性達到什麼程度。

比如有沒有定期以公告形式披露年度報告、相關法律法規及網路借貸有關監管規定、對接的存管行有沒有進白名單等等。

按照這三步來選平臺,我認為90%的雷都可以避開,起碼一些明顯不能入坑的平臺是完全可以躲開的。

還有就是查股權,因為現在按政府要求在整改的平臺股權都已經被凍結,具體看下圖

查詢的地址如下:

https://app02.szmqs.gov.cn/outer/mobile/gs.html(移動端)

https://app02.szmqs.gov.cn/outer/entSelect/gs.html(PC端)

當然僅僅靠三個標準來挑平臺是不夠的,每一個標準都有不足之處。

比如備案要求的銀行存管,進了白名單的存管銀行踩雷歷史一大堆,所以不能盡信,不能將備案當作金科玉律,但這玩意該有還是得有。

所以按照這三個標準篩選出平臺之後,還需要精挑細選,再看看平臺輿情狀況、團隊經歷、股東背景等等,雷潮時期保守一點總沒錯。

如果能夠這樣做,99%的雷都可以避開,唯一剩下的是道德風險,這個很難把控,也不可能根除掉。

我自己本人是在P2P上喫過虧的,所以比較謹慎。

年少輕狂的時候我自己也投了十幾家平臺,之前為了分散風險,各種的都有投:

頭部平臺:陸X所、團X網、PPmoney

廣告大戶:唐X僧、小牛X線、人X貸

無名小卒:網X貸、無X財富、小X理財

唉你們知道的唐X僧雷了,好在我只投了1萬塊試水,不至於被割肉。 其他的大平臺逾期多,負面也多,我自己都有點慌慌。所以最近都把資金重倉到P2B的無界了,用了3年了,覺得還是企業還款能力強一些。給身邊朋友也推薦了不少,反饋都不錯,現在註冊投資送500京東卡,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僅此界面有這個福利)

http://www.zhihu.com.toup2p.com/30162169.html (二維碼自動識別)

註冊之後可以去他們官網看看,有很多理財乾貨。以後投資其他平臺也有對比。

為什麼這裡要多說兩句P2B?

在互聯網金融行業裡面,很多人只知道P2P,但少有人知道P2B。關注理財安全性的朋友,以建議大家選P2B理財。P2B是個人對企業,P2P是個人對個人,直白的說,企業的還款能力,總比個人強吧。

要強調的是:在投資P2B前,大家務必看準投資平臺,瞭解其項目風控情況,篩選優質的平臺來投資,不僅風險降低,收益也更穩健,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

就這些了,有啥可以留言問我,私信也行。


遠離,在監管新政未全面放開叫好時,宜遠離。


經歷了2018年6月份以來的滾滾雷潮後,我心有餘悸,非常慶幸自己幸運地躲過了雷。可以確切地說p2p理財APP是可靠的,但是現在要投資的話,必須選投排名靠前的大平臺。


這麼說,如果掐少的話反正我寧願把錢放餘額寶、零錢通已經各大銀行的貨基裡面也不會去買p2p。當然錢多可以信託、私募基金,但也不要盲目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