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蔣豐】石原慎太郎28日舉行記者招待會,再談「購買釣魚島」。不過,石原沒有在會上提到日本民眾「踴躍捐款」的進展。日本媒體稱,這是因為捐款勢頭減弱,而且籌得資金與「島主」的要價相距甚遠。

在當天的記者會上,石原在談到東京都7名議員25日前往釣魚島「視察」一事時說,「我向東京都議會內民主黨籍議員表示感謝」。石原還說,「雖然『支那』說我們實際控制著尖閣諸島(中國釣魚島),但我們的漁民卻不能登島。因此,我們應該在釣魚島修建能夠讓漁船停泊、避難的場所」。

記者會即將結束時,日本《東京新聞》記者就上野公園的大熊貓懷孕一事提問,石原滿臉不高興地說:「我對此沒興趣。大熊貓生了小熊貓以後,不是還要還給中國嗎?我覺得小熊貓出生後,如果給它們起名為『尖尖』和『閣閣』,再還給中國倒是不錯的。」

不過,石原在記者會上沒有再提「踴躍捐款」一事。東京都副知事豬瀨直樹在28日發行的《朝日藝能》周刊上表示,這個捐款計劃是他首先提出來的,石原本來打算用民眾的納稅錢購買。日本媒體向《環球時報》記者透露,近期捐款的勢頭弱了下來,一直停在12億日元左右,「而『島主』開口就要350億」。

28日,日本《讀賣新聞》刊登該報記者隨東京都議員「視察」釣魚島的報道。報道稱,從沖繩縣石垣市出發到尖閣諸島,往返用了23個小時。很多東京都民眾都不理解政府為什麼要「購島」。《讀賣新聞》記者說,他到了之後才發現,台灣漁船就在釣魚島附近,「那是一個距離台灣比沖繩還近的島」。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