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20世紀二三十年代,馬連良就己是京劇界大師級的人物,雖為一代名伶,但在飲食上仍保持嚴格的清真習慣。他與北京清真烹飪大師褚祥成為朋友始於二十年代。當時褚祥還在又一村餐館掌竈,一次,馬連良在又一村用餐,飯興正濃,忽聽外面響起了槍聲,馬連良放下碗筷立刻出來觀春,原來是北平警備司令的親戚與一位有權勢的處長,為爭奪一個雅間而大動肝火,互不相讓。一個用槍威脅,另一個要砸飯館。在此緊急時分,馬連良立即上前勸阻,他們看到當時大紅大紫的名伶馬連良出面調解,不好不給這個面子,又一村因而免遭一刧。

在西來順飯莊開業後,褚祥為感謝馬連良先生的義舉,特意創新製作了一種香酥鴨,以表達對馬連良先生的謝竟。他考慮到馬連良原籍山東,夫人是淮揚一帶的人,因此使用了魯菜的香酥習法,又配上淮菜用湯料的風格,將鴨身內處精心醃漬後,上鍋蒸制3至4個小時,直至鴨子酥爛,然後再用溫油炸至外皮金黃酥脆。上桌時或蘸些作料,或夾荷葉餅。褚祥請馬連良先生品嘗,馬先生連連稱讚,褚祥就將這道菜命名為馬連良鴨子。此菜隨即名聲鵲起,成為西來順的招牌菜,由於工序繁雜,價格不菲,賣到66元,但是刧成了許多富人到西來順必點的一道菜。

朋友,別忘了老舍先生的小說(駱駝祥子),說的是30年代初北京人力車夫祥子為了買一輛人力車受盡了折磨,當時祥子想買的人力車,每輛90元錢大洋左右。老舍先生的小說(我這一輩子)裏的臭腿巡(巡警)每月只有幾元錢大洋錢的工資。老舍先生的話劇劇本(龍鬚溝),裏的龍鬚溝貧民窟居民更別想喫的的起馬連良鴨子。66元錢大洋的馬連良鴨子只是極少數富人才喫的起的,對極少數富人來說也不是隨便消費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