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鍾志霖預期,年內樓市將呈較大幅波動,幅度更達雙位數。

【星島日報報道】去年下半年樓市受制於政治事件及中美貿易關係,表現受壓,展望今年走勢,永泰地產發展執行董事兼銷售及市務總監鍾志霖接受訪問表示,預期樓市將呈較大幅波動,幅度更達雙位數,惟在多個利好因素包括房屋及土地供應短缺等,抵銷經濟下滑的負面效應,對樓市具實質支持;並認為放寬按保上限,只會帶動交投,不會推高樓價。

鍾志霖表示,去年樓市呈先升後跌,預期今年表現將會同樣波動,上落幅度甚至達10%或更高,主因在於期間利好及利淡因素互相角力,中美貿易關係固然是關鍵之一,社運走向亦牽引樓市表現。

鍾氏指,現時利好樓市的重要因素,最突出為土地及房屋供應不足,以房屋供應為例,正申請預售樓花單位涉約6200多夥,但不少是入夥前30個月提交申請,是否趕及在今年推出須「打個折扣」。

而現存貨尾約1.5萬夥,但需時2至3年消化,換言之,平均每年約5000至6000夥貨尾,連同預售樓花(及已批售項目)約7000至8000夥,預計今年可供出售單位只約1.3萬至1.4萬夥。

比對去年新盤吸納量近2萬夥,供應差額達7000夥,即使與2018年吸納量約1.6萬夥比較,亦出現供不應求情況,加上區議會漸政治化,或影響未來地區土地供應,令供應再放緩。

另外,人口增長及息口非但未調升、反掉頭向下,多項利好因素將可扺銷經濟下滑等負面效應,失業率趨升對某些工種影響較大,但對具財力買家,相信影響較微,令整體樓市仍具相當大的實質需求。

而今年踏入美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地區大選年,結果或未如市場預期,並增添變數,種種因素將令今年樓市出現較大波動;但最關鍵是本地經基調仍然良好,若社運趨於平靜,樓市將有較強的反彈,但整體仍可望有5%以內的升幅。

對於新盤定價走勢,鍾氏分析指,現時待批及剛獲批樓花單位,約60%位於新界區,包括日出康城及天水圍等,該些地區新盤定價相信會「無咁進取」,令去銷加快。

但環顧去年底情況,個別以低市價開售的項目往往只屬首批單位,其後加推往往提價,「全套價單都平暫唔見有」,若發展商有意加快去銷,反而會透過其他付款方式及細節配合亦會有幫助。

此外,政府去年10月放寬按保上限,一度令二手交投增加,鍾志霖表示,措施可啟動換樓鍵,催化作用將在今年第1季更明顯反映出來,但相信只會帶動交投,料不會推高樓價。

他指,放寬樓按降低買家首期的要求,在買家希望「買大啲、住得舒服啲」的心態下,將令市中心及新界區納米樓表現兩極化,對市中心以外、新界區納米樓的需求減少,對該類單位的樓價或造成壓力,但市區細單位的需求則仍大。

就一手空置稅即將實施,鍾志霖表示,有關措施與政府有意釋放更多現樓細單位供應的原意相違背,一來,中細單位既未見出現囤積情況,「市場上大眾化單位、七至八成已賣出樓花,尚餘嘅好多都喺項目中質素較次、如近垃圾房嘅單位;豪宅就往往要現樓先買得到,比如2億嘅單位,減到2000萬便買到啦,但做生意又唔係咁,就算出租,2億嘅屋月租都幾十萬,租客亦不是話有就有」;新稅無論細價或大碼單位均「一網打盡」,對發展商並不公平,亦將影響洋房等豪宅的供應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