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極其著名的空城計直到現在都家聞戶曉,諸葛亮的沉着冷靜聰明才智通過空城計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可是,根據歷史記載,這件事完全是羅貫中羅老先生自行杜撰的,歷史上是沒有這件事的。因爲《三國演義》還是偏向於揚劉備貶曹操孫策的,所以有很多東西是不符合史實的。那麼,歷史上空城計真的存在嗎?

答案是肯定的。空城計在歷史上的的確確是存在的,在三國時期也的的確確的應用過,只是實施者並不是諸葛亮,而是他的對手曹操。這就帶有一絲諷刺的意味了,爲了讚譽一個人,居然將他對手的才智強加在了他身上。那麼,三國時期的真實的空城計是什麼樣子的呢?

空城計,在三十六計中算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可謂是上計。但是實施這個計策也要冒很大的風險,若不是迫不得已,也沒有人會甘願冒這麼大的風險。當時,曹操的軍隊外出收麥子去了,畢竟行軍打仗軍糧是極其重要的,可是這樣一來可叫呂布抓準了實際,趁曹操兵力不足前來進犯。

眼見這浩浩蕩蕩的大軍就要過來了,曹操倒也沒慌,急忙想好了對策,那就是城門大開,人民百姓都裝作閒適安逸的模樣各幹各的事,毫不慌亂一切井井有條。自己呢,就帶着幾個人跑樓上去了,彈琴作畫。

呂布一來,有些懵,這曹老頭幹嘛呢,城門大開,這是要幹啥?四周一看,不遠處有一片鬱鬱蔥蔥的森林,看起來深不可測。呂布眉頭一皺,感覺事情並不簡單,曹操這個人心機極深,就這樣放鬆警惕裝作安逸的模樣,這其中必定有鬼,看那片森林裏,說不定就隱藏着一些士兵,就等着他上當。

於是,呂佈下令撤兵了,這樣一場巨大的劫難就得以化解。

有趣的是,第二次呂布率兵而來,曹操也是城門大開,不過這次呂布並沒有退兵,經歷了上次的教訓後,他毫不猶豫的下令攻了過去,誓要一雪前恥。

只是可惜的是,這次曹操真的在樹林裏埋伏下了士兵,大敗了呂布他們。

這就是三國時期真實的空城計,那時的戰爭還真是真真假假,令人神往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