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疑问是对工夫茶冲泡程序不熟悉造成的。

工夫茶起始于广东潮汕地区,自有一套完整的冲泡手法,以使茶叶滋味达到最佳口感。

倒进紫砂壶,是冲泡,将温好的紫砂壶投入待冲泡的茶叶,将沸水冲入壶中,即刻倒掉,是谓洗茶,再次冲入沸水,算正式冲泡。

水满后加盖,将刚才倒掉公道杯里的头道茶水,淋在壶身上,起到加温和养壶作用。

在水温作用下,壶身水干了,这时就可以出汤,将茶汤经茶漏倒入公道杯中。

公道杯的作用是使茶汤均匀。工夫茶的茶具杯子,一般都是很小的,半个乒乓球大小,很浓的茶汤,前后出汤时浓度是不一致的,为了使每个品饮者茶汤浓度一致,就要使用一个公道杯,以便分茶时,使茶汤均匀,以示「公道」。

同时,这也是茶饮仪式的一种文明习惯,花样繁多,丰富多彩,慢慢聊,慢慢品,消磨工夫,悠哉游哉。

工夫茶还有一种分茶习惯,是直接以紫砂壶里的茶汤,以「环绕法」「淋」于几个小杯中,谓「关公巡城」,这是不要公道杯,直接分茶。也是一种方式。

这种分法,讲究最后几滴茶水,要均匀分到几个小杯子里,让人「眼见为实」,才显得公平,是一种礼貌方式。

工夫茶的仪式,因人而异,以一起品茶人约定为主,达到以茶敬客人、以茶解疲劳、以茶增友谊的目的,也是自娱自乐的最佳方式。供参考。谢谢邀请。


不仅仅是功夫茶用到公道杯,正常的泡茶、煮茶,实际上都需要用到公道杯。

之所以不用泡茶的紫砂壶或者盖碗之类直接分茶,把茶倒入茶碗,而是要经过公道杯这一道中转周折,个人以为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借此控制泡茶的时间,把握好茶水的鲜爽度。

泡茶时,茶叶投放在紫砂壶、盖碗等茶具中,注入热水泡茶,为了保持茶水的鲜爽,茶叶在热水中泡的时间过短、过长都不行,短则没有茶味,时间一久则过酽,难以品出本来风味,因而不同的茶叶对冲泡的时间长短要求很高。如果直接用泡茶的盖碗、紫砂壶分入品茗者的杯中,万一不能在最佳时刻将茶水倒出分完,那么茶叶被积存在壶里的水泡的时间一久,就难以入口了,即浪费了水,又糟蹋了茶叶。

用公道杯,可以在泡茶的最佳时刻先将茶水全部从壶中或盖碗中倒出,然而再用公道杯从容分茶。保持茶水的鲜爽,这是这一道程序最大的意义所在。当然,同时公道杯的造型也非常利于分茶。


潮汕功夫茶公道杯的出现,正是体现茶道文化在不同时期,随著社会的发展的更迭变化。传统的潮汕功夫茶里面并没有公道杯,它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但是它的出现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接受,得到推广普及,也有了专门茶具的配合。称得上与时俱进。

中国的茶道文化不仅讲究仪式感,而且,茶被赋予了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寺庙里面,僧人要喝茶,它讲究的是入定、安静、出世等。文化人喝茶,讲究的是心灵的沟通和交流。所以,有许多僧人和文人墨客都留下的关于茶的诗句。中国的茶道里面,最讲究的当属潮汕功夫茶,很讲究方法程序,里面也有文化含义。

比如潮汕人喝茶过去只摆三个杯子,要大家轮著来喝,三个茶杯组成一个品字则寓意人要以人品为重。但是一旦人多的时候,这种喝茶方法就会显得特别麻烦,而且还有卫生安全的问题。于是,现在当人多的时候,会根据人员的不同,每人固定一个杯子。那么,这对于冲泡功夫茶原来的操作方式来说,也麻烦。

于是就出现了公道杯,把茶水先冲在杯里,积攒了一定数量以后再分到小茶杯里,这还便于大家续杯,通过公道杯不仅能够过滤茶叶的渣子,而且解决了小盅冲泡大量茶水的问题。因为冲出来的茶水,不论先后都是一致的,所以叫公道杯,也体现了工夫茶讲究的平等公正的内在含义。特别是冲泡红茶普洱茶之类的颜色比较重的茶,更能体现出它的公道性,因为这些茶叶,如果有个先后的话,颜色各方面是不一样的。

随著时代的发展工夫茶的冲泡方式自然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以前一定要用炭火炉来烧开水,现早改成了电热壶;以前要用小陶盖瓯,现在也有人改成容量比较大的瓷壶。或许这里面也体现了时代要求的"效率优先"的原则吧。


喝功夫茶是一种茶文化和茶艺术,非常讲究的。功夫茶的冲泡非常讲究时间,就是几秒十几秒之差,也会使得茶汤口感大大改变。如果将茶水从壶中倒出,短短十几秒时间,开始出来以及最后出来的茶汤浓淡非常不同。果将茶直接从紫砂壶倒入茶杯,茶水倒入杯内时间不一样,茶的口感不一样。为避免茶水浓淡不均,先把茶汤全部倒至茶海中,这样茶水均匀,然后再分至杯中,能使品茶者享受同样的茶香味。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请关注我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