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亿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唐卡真有这么高价值?

2014年11月26日,在香港佳士得秋拍收官之日,一件巨幅明代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以3.48亿港元成交,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所有国际拍卖行历年以来的最高世界纪录。

拍卖出天价的唐卡:大明永乐年御制刺绣红夜摩

震惊之余,你一定也好奇,

「唐卡」到底是什么?

它真的有如此高的价值吗?

这就要从藏族文化的发展历程说起。

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雪莲……

这里神奇瑰丽、雄伟壮观的自然环境,

形成了古老神秘的藏族文化。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而唐卡,就是藏文化的历史见证。

千年唐卡,远古文化,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

是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

它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

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

以及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

被誉为「藏文化百科全书」。

为了表示对佛的尊敬崇拜,

唐卡用料之珍贵,

在世界绘史中极为少见。

你见过用金银珠宝来画画的吗?

唐卡就是这样「任性」。

绘画颜料一般采用松石、玛瑙、珊瑚,

金、银、珍珠、朱砂……等宝石矿物,

以及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颜料来过渡。

用矿物颜料绘画的好处是,

色彩艳丽,璀璨夺目,

图案层次分明、壮观,

不易褪色,不易变质。

经过几百年的岁月侵蚀,

依然光彩依旧,明艳动人。

不仅用料如此讲究,

唐卡的绘制工艺也相当繁琐。

需要经过研制画料、绷展画布、

打磨布面、起草构图、造像度量、

染色勾线与唐卡开眼等多道工序。

而完成一幅唐卡画作,

所需的时间也很是惊人。

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对于唐卡的价值,

当了解唐卡的原料和制作过程后,

想必你的心中已经有了衡量。

而除了制作成本,

唐卡真正附加的艺术价值,

更多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历史价值。

很多唐卡都表现了重大历史事件,

如表现松赞干布生平业绩。

也有讴歌藏汉民族友谊的作品,

如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绘在寺庙醒目的位置。

二是宗教价值。

唐卡的起源和发展兴衰,

与藏传佛教息息相关,

暗合了印度佛教传入西藏。

唐卡的主要作用是悬挂后,

供信徒顶礼膜拜,

满足宗教生活需要。

三是经济价值。

20世纪90年代起,

藏传佛教艺术品进入收藏市场后,

唐卡收藏市场开始升温。

2006年唐卡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又出现了进一步的升温。

唐卡,既是一种绘画技艺,

也是一场心灵的修行。

能够使人保有心中的那份虔诚,

足以称为无价之宝。

无论你是喜欢收藏的还是喜欢工匠作品的,都推荐你添加公众号:匠粉(jf2878)或者匠粉个人号「89470162」,我们每天都会不停的输出对匠粉们的精神食粮,如果文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希望你给我们评论提出,匠粉期待你宝贵的意见!

为了让身边更多人了解非遗,欢迎转发匠粉此文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