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医投大向」

前言

2018年12月17日,特瑞普利单抗成功获批,成为生物抗体药领域石破天惊的一个大事件,标志著第一款国产PD-1抑制剂终于落地,对于奋战了两千多个日日夜夜的研发人员和翘首以待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广谱抗癌药的患者来说,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特瑞普利单抗的研发企业就是君实生物,这家创立于2012年底的生物创新药公司,有什么过人之处?它有哪些硬实力?背后支撑的是怎样一支团队?成功挂牌香港主板后,君实生物又在做哪些工作?笔者将逐一揭开谜底。

一个毫无生物技术背景的熊俊为何能够带领一家生物创新制药企业奔向上市?

带头大哥——熊俊

右边为君实生物董事长熊俊

熊俊1996年毕业于中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后改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得投资经济管理的学士学位。2004年他去了刚成立的国联基金,担任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助理,这家公募基金由国联证券、浙江横店集团和云南烟草兴云投资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在职期间他读了香港中文大学的MBA,并于2007年底获得硕士学位。

从他的专业背景上看,依然同生物技术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别急——

熊俊离职国联基金后创业,与深鹏兴科技共同出资设立了上海宝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并担任执行董事一职。这家新生投资公司投资了新材料、新农业、智能技术、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多个创业项目,君实有限(君实生物的前身)也是在这一时期进入了他的视野。

上海宝盈投资项目一览 数据来源:天眼查

众人拾材火焰高——核心团队

除了熊俊敏锐的投资眼光之外,让他的君实生物成功登上光明顶的还是离不开专业的高管团队和核心技术人员。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武海博士早在2013年6月就加盟公司,他在生物制药行业拥有十多年的经验,在国际专业期刊杂志《自然》、《科学》、《欧洲分子生物学》上曾经发表过20篇左右有关生物制药的学术论文;毕业于美国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美籍华人姚盛博士,2014年6月加入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前,曾是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子公司Amplimmune Inc.的高级科学家,具体负责肿瘤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研究;执行董事兼运营总监冯辉博士早在2014年1月加入到公司,在生物技术和药物发现领域拥有10年经验,而且涉及抗体发现、蛋白质工程和肿瘤免疫疗法多个领域的药物研发。早先其先后供职于美国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分子药理系助理研究员,Humanzyme Inc.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英国阿斯利康子公司MedImmune Inc.资深抗体工程师。

这三名创业高管无疑是公司的宝贝,核心技术人员的能力同样不容小视。高玉才2014年6月加入公司,之前他负责过重组人源抗体受体融合蛋白的产品研发,在药明康德也担任过要职,进入公司后参与了PD-1抑制剂JS001的发明专利;更早一年加盟公司的刘洪川,他是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学硕士,是抗PCSK9抗体及应用和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稳定剂的发明人之一,同样参与到了公司PD-1抑制剂JS001和JS002的发明专利。

除去以上五位重量级人物,公司草创时期最关键的灵魂人物要数美籍华人陈博,他在2013年1月受让了来自公司创始人单继宽36.5%的股权,此后两年多一直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13年4月,陈博获得美国国籍后,当时将所持公司股权悉数转让给了妻子杜雅励。2016年1月之后他不再担任总经理,出任公司的首席科学家,直到2016年12月才辞任。

陈博担任公司总经理/首席科学家的四年,对于君实生物来讲是十分关键的时期,正是在他的领导下,PD-1抑制剂的研发才取得了重大进展,主导了公司这一时期的重大经营和战略决策。可以说没有陈博的入主,就不会有君实生物的今天。

灵魂人物——美籍华人陈博

生物分子学专家 陈博 特聘专家,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

陈博毕业于美国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获得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这家位于美国纽约的医学院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医学教育、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机构,在2019年度美国最佳医学院中排名第39位,同时进入到世界百强医学院之列。他是中国第十二批千人计划。

曾经供职于美国生物抗体药企Trellis Bioscience和Stemcentrx(大型药企艾伯维的子公司),分别担任高级研究员和资深研究员兼抗体发现部主管,从事大分子和抗体药物的研究开发工作,在抗体基因工程,人源化改造,各种抗体筛选平台和抗体偶联药物的应用方面有著丰富经验。他开发的全新人源化抗PD-1抗体药物(抗BLyS和抗PCSK9)获得过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支持并申报临床。公司能有这样的「高人」作为领路人,拿出骄人战果是迟早的事,结果是君实生物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PD-1抑制剂药品注册批文的内地公司。

双剑合璧——熊俊+陈博

一家公司光有技术是不行的,还需要有持续的资金支持。像君实生物这类生物创新药研发企业,不但要有雄厚的资金,还需要有科研场地、实验设备、生产车间等硬体支持,这些硬体购置或建设需要烧钱,此刻熊俊扮演了金主的角色。

2011年11月熊俊入主处于业务转型中的上海众合医药,原先的实际控制人单继宽和马静计划开展新药研发,并于2010年提出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重大新药创制的申请,次年9月就签署了相关课题合同。此刻熊俊以投资人的身份被引进众合医药,并成功获取了实际控制权,此刻众合医药已经由原先的试剂销售公司转变成了单抗药的研发生产平台。众合医药后来扩展到拥有1000平米的抗体药中试车间,1.2万平米的抗体药生产基地。其研发的创新抗体药有两项获得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其中又有多个研发项目获得上海市和江苏省的科技经费支持。

后来君实生物将这家千丝万缕的生物制药公司给吞并了。

讲到这,相信读者知道熊俊在公司发挥的作用,他相当擅长于资本运作,为公司解决了不少发展资金,陈博能够顺利开展科研,多半少不了熊俊的作用。

三板斧——核心技术

在陈博主事期间,君实生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三板斧」,即几大核心技术平台,下面让我们来领略一下它的「高招」:

三板斧之一——抗体人源化构建技术平台

君实生物提取的抗体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食蟹猴或是仓鼠等,这些异种抗体必须进行人源化改造来避免人抗猴抗体或是人抗鼠抗体反应。

鼠抗人源化 数据来源:生物探索

例如公司对鼠源单抗进行人源化改造的方法为:第一,把各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的基因序列与人胚胎系抗体基因序列进行比对,找出同源性高的序列;第二,分析考察HLA-DR亲和性,选出亲和力低的人胚胎系框架序列;第三,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应用分子对接分析可变区及其周边的框架氨基酸序列,考察其空间立体结合方式。通过计算静电力,范德华力,亲疏水性和熵值,分析各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基因序列中可与PD-1作用以及维护空间构架的关键氨基酸个体,将其嫁接回已经选择的人胚胎系基因框架。

三板斧之二——高效的自动化抗体筛选技术平台

通过高通量抗体筛选,能够快速获得特异性好和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君实生物采用了杂交瘤细胞筛选技术,并且加入了体内抗肿瘤疗效的重要筛选指标,获取了比美国百时美施贵宝的纳武单抗(Nivolumab)具有更高亲和力的单抗候选物。

高通量抗体筛选仪mirrorball 数据来源:腾泉

三板斧之三——胞膜受体蛋白组库及筛选技术平台

筛选出具备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单抗,通过与胞膜受体蛋白进行结合的方式,以此来检验单抗候选物与胞膜受体蛋白的亲和力。君实生物已经构建了一套胞膜受体蛋白组库,通过该文库的筛选,可以高通量获取与单抗候选物具备高特异性的靶点。

三板斧之四——高表达细胞株构建技术平台

君实生物优选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作为高表达载体,利用CHO细胞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生物制剂,经过与人相似的翻译后修饰水平能够达到克级。目前随著生物过程和培养基的优化,CHO细胞的生长特性得以提高,从而其细胞增殖和最大活细胞密度都能够提高。

CHO细胞 数据来源:百恩维

三板斧之五——抗体纯化、制剂工艺开发和配方优化技术平台

以PD-1/PD-L1作为靶点的免疫单抗是一种会高剂量使用的生物制剂,对产品纯度和杂质残留量的要求非常之严,如何快速获取纯化产品和优化生产工艺,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单抗产品的快速上市和竞争力,目前已经成为抗体研发药企所关注的焦点。目前君实生物的抗体纯化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生产制剂的工艺水平上,公司通过过程分析技术(PAT技术),对细胞培养、制剂分离与纯化、冷冻干燥、药品包装等全流程上关键过程参数的监控来最终确保抗体制剂符合GMP标准。升级后的苏州吴江生产基地其单抗产能达到3000L的发酵能力,而建设中的位于上海临港奉贤园区的两条生产线的总发酵能力将有1.2WL之多,有望于今年年底前投产。

抗体生产 数据来源:百奥泰

三板斧之六——抗体质量研究与控制技术平台

君实生物目前已经建立起产品质量标准,涵盖了起始原料、辅料、试剂、中间体、研究小样和产品的质量标准方法和方法学验证体系,产品制备工艺的生产验证方法等。对于解决业界抗体质量不稳定的弊端将是十分重要的。

质量控制 数据来源:浦东时报

由此可见,君实生物成为国内PD-1单抗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生物制药公司不是偶然,与陈博为代表的高管团队的专业性和以熊俊为代表的专业投资人精心的资本运作有很大的关系。

引进学霸走向世界——学霸总裁」李宁

公司的领航人陈博离职二次创业后,又新引进了「学霸总裁」——美国爱荷华大学预防医学博士李宁,接手熊俊担任总经理,负责药物临床研究、药政事务、运营管理方面。熊俊由于非生物制药专业背景,辞去总经理职务后依然担任公司董事长。

经历重大人事变动后的君实生物目前正积极探索「联用增效」,用来提高PD-1单抗的疗效。今年公司与苏州泽璟开展了联合临床研究,计划将刚面市的特瑞普利单抗和甲苯磺酸多纳非尼(CM4307)联合使用用于治疗肝癌。CM4307是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具备双重抗癌机制,通过抑制丝氨酸-苏氨酸

苏州泽璟 数据来源: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

激酶的信号传导通路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抑制VEGFR、PDGFR来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以上联合用药相当于给特瑞普利单抗额外增加了两个靶点,无疑比单独用药的疗效更强。例如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就联合使用PD-1单抗(0药)和CTLA4单抗治疗一线黑色素瘤,结果客观有效率高达57%,比单独使用0药的44%和单独使用CTLA4单抗的19%都要好得多。

去年公司与香港知名上市公司石药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当时计划将研发中的JS001(即去年底获批的特瑞普利单抗),主要是将特瑞普利单抗和注射用紫杉醇联合用于乳腺癌的治疗。根据双方协议,将包含五个里程碑事件,涉及的里程碑款项高达1.5亿元。

除却与苏州泽璟和石药集团的联合用药研究,公司还与和记黄埔开展关于免疫调控激酶抑制剂索凡替尼组合用药研究,同贝达药业的CM082(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组合疗法研究。

从君实生物对外合作中,体现出公司认为特瑞普利单抗在联合治疗肿瘤上具备巨大的潜力,已经作为公司未来重点研究方向。随著特瑞普利单抗的成功获批,将大大推进与战略合作方的联合治疗临床研究。特瑞普利单抗通过与其他靶点的生物制剂联合应用,不但能提高组合用药的联合疗效,而且更重要的是将使特瑞普利单抗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广谱抗癌药。

精彩推荐:

【大向剖析】剖析「老鼠王国」——模式生物领头羊

【大向剖析】「靠脸吃饭」也得有真本事—全方位解析艺星医美【医投深研】中国互联网医院产业研究报告【医投深研】智能医学影像诊断产业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医投大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