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①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②,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③不得其死④!

吾將以為教父: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注釋】

①沖氣:因中空而注入氣體(使陰陽之間形成對立運動的空間)。

②不穀:不善。不善則違背了世界善的本性。榖:善。

③強梁者:崇尚有為的強盜們。有為教育崇尚自我有為,做社會的強者、國家的棟樑。一國之中最有為的人莫過於稱孤道寡的獨裁統治者。

④不得其死:崇尚有為的人得不到死亡。一方面是指崇尚有為的人擺脫不了塵世間的生死輪迴,只有返樸歸真者才能擺脫肉體的束縛,獲得永恆的真我;另一方面是指崇尚有為的獨裁者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被人們所唾罵。

⑤馳騁:無身圓融無礙,自由賓士。

【校正】

王弼本、河上公本都把本章分為兩章:「吾將以為教父」為上一章的末句,以下為一章。今合併之。

【今譯】

系統法則化生出陰陽和諧的本體系統即一,本體系統化生出相對獨立的天和地即二,天地相合又化生出人,天、地、人相加為三,三者相互作用又化生出世界萬物。萬物無不包含著陰陽,陰陽之間以氣相隔形成對立運動,萬物正是以陰陽對立統一的形式實現自身系統的和諧發展的。

人們深惡痛絕的,唯有孤、寡、不穀,然而統治者卻以此作為自己的稱謂。因此說,有些現象看起來是有害的卻因此而受益,有些現象看起來是受益的卻因此而受害。別人所教導的,我也要教導他們:崇尚有為的「強梁」們將永遠得不到死亡!

我將以系統論而成為無為教育的創始人。天下最柔弱的無身可以馳騁於天下最堅硬的東西裡面,天下卻沒有有形的東西可以自由地進入到沒有縫隙的物體裡面去,我因此才深刻體會到為無身服務所帶來的好處。修道實踐所取得的真理性認識,為無身服務所帶來的益處,天下很少有人能夠體會到。

【原理心得】

有無系統論不僅包含著聯繫和發展的基本法則,而且還包括著一系列系統範疇,它們是系統聯繫和發展的基本環節。這些系統範疇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系統發展過程中最為普遍的有無聯繫,更具體地揭示出系統發展的客觀法則。這些系統範疇都是有無相生法則在不同方面的具體化形態,因此,我們只有從有無相生法則出發,才能把握這些系統範疇的實質,才能正確地理解和運用它們。

系統範疇即基本的比較普遍的系統概念,是思維對事物、現象有無聯繫的概括和反應。各門科學都有自己特有的一系列系統範疇,如物理學中的陰電和陽電,化學中的陰離子和陽離子,數學中的正數和負數,生物學中的同化和異化等等。各門具體科學的系統範疇,只有在自己所研究的特定領域內才具有普遍的意義。系統論的系統範疇則是反映整個世界本質的最一般、最基本的系統概念。如原因和結果、本質和現象、可能和現實、內容和形式、必然和偶然,等等。

有無系統論的系統範疇和系統法則是相互聯繫、相互貫通的。一方面,系統法則包含系統範疇。從邏輯形式上看,系統法則以系統判斷來表達,系統範疇以系統概念來表達;系統法則離不開系統範疇,系統判斷離不開系統概念,如由量變到質變法則、有和無相互生成法則、由肯定到否定法則。另一方面,系統範疇也體現了系統法則。系統範疇的展開構成系統法則,如原因導致結果、形式決定內容、現象不等於本質、可能變為現實、偶然制約必然等,都是客觀的系統法則。離開系統範疇,系統法則就無法揭示,也無法表達;離開系統法則,也就認識不到系統範疇。

一切事物的運動發展都是由系統法則決定的,順道則生,違道則亡,所以,系統法則是決定一切結果的最根本原因。認識事物就是要認識事物的因果關係,從而追本溯源,找出影響事物發生髮展的根本原因,故而原因和結果這一範疇應該排在聯繫和發展基本環節的最前面。

一、原因和結果及其有無關係

原因和結果是揭示客觀世界中有無聯繫著的事物具有先後相繼、彼此制約、相互轉化的一對範疇。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於原因的作用而產生的現象。有原因必會造成某種結果,有結果必定有產生這一結果的某種原因。

客觀世界中的一切現象都是由有無相生法則決定的,自然界的一切現象是由自然法則決定的,社會上的一切現象則是由社會法則決定的,原因和結果的關係是有無相生法則的外在表現,因此,因果聯繫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二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轉化。

第一,原因和結果的關係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節經文是道學的宇宙生成論,揭示出世界萬物發生髮展的因果聯繫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經文說明,因果聯繫具有客觀性。因果聯繫的客觀性是指因果聯繫為客觀事物所固有,為系統法則所決定,人們的因果觀念只不過是系統法則的外在表現。

道既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體系統,又是決定萬物存在和發展的普遍法則。道和「一」的關係是法則和本體即無和有的關係,二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法則是本體系統聯繫和發展的法則,法則由本體生成,沒有本體的陰陽運動,就無法生成法則,反過來,本體系統的聯繫和發展是由法則支配的,或者說,本體是法則的「物化」,亦即宇宙萬物的「法身」。所以說,「道生一」是指本體系統的法則產生和諧統一的本體系統,沒有系統法則就沒有陰陽和諧統一的系統。「道生一」的過程是無生有的過程。「一生二」,是指本體系統化生出天地系統,天和地是相對獨立的故稱為「二」。天地相合又化生出人,天、地、人相加為「三」,三又化生出「萬物」。這裡的「萬物」是指天地系統內的萬物,包括自然界的萬物和人類世界的萬物。天地遵循系統法則化生出自然界的萬物包括人,但是人類世界的萬物(一切社會存在包括一切醜惡的現象),只能是人類意識的產物而不是天地創造的,所以說,「三生萬物」的「三」是指天地人。道是潛藏於天地之內的,化生自然萬物的只能是天地系統。低級動物沒有主觀的能動作用,只能自己生產自己而不能改造世界。人具有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觀能動性,於是才產生了人類世界。離開了人類世界的萬物,就不足以說明因果聯繫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句經文說明,因果聯繫不僅具有客觀性,而且具有普遍性。因果聯繫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具有因果聯繫性,因果聯繫源於事物的陰陽聯繫即有和無的聯繫——有和無的聯繫不僅指物質和精神、思維和存在的聯繫,也包括有身和無身即主體和客體的聯繫,也就是說,系統內部的陰陽關係是在精神支配下的主體和客體的關係。陰陽聯繫是普遍存在的,因而體現陰陽聯繫的因果聯繫也是普遍的。本體系統的陰陽聯繫決定了宇宙萬物的陰陽本性,任何事物都離不開陰陽,都是由陰陽組成的系統。系統的陰陽之間以氣相隔,從而形成系統內部的陰陽對立運動。有了系統的陰陽對立,才產生了促使陰陽和諧統一的系統法則,也就是說系統和諧發展的原因就在於系統的陰陽對立。這說明,系統的陰陽聯繫的普遍性決定了因果聯繫的普遍性。

第二,原因和結果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的。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這句經文說明原因和結果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的。

史書記載,商周時期的統治者自稱「孤、寡、不榖」。人們都喜歡成雙成對,最厭惡鰥寡孤獨;喜歡善良,憎恨惡毒,這是符合系統法則和系統性質的。那麼,統治者自謂「孤、寡、不榖」的現象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呢?我們說,獨裁者稱孤道寡,自謂不善,表面看來是自謙之詞,實質上則是象徵著地位的至高無上、無與倫比,象徵著手握生殺大權,慘無人性。惟其如此,才能體現統治者獨一無二的強梁者的姿態,才能實行獨裁統治。根據系統論可知,統治者搞獨裁統治是違背系統法則的,自稱「不榖」是違背道性即萬物的本質屬性的,也正因如此,獨裁者才能成為一國之中最大利益的獲得者,受損害的自然是百姓的利益。而違背系統法則的獨裁統治又必然導致政治黑暗,加劇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矛盾,獨裁者的統治地位必將被推翻,那時受損害的不僅僅是統治者的政權、財富,還有統治者及其家族成員的生命。聯想大明王朝的崇禎皇帝,在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時,至高無上的獨裁者卻走投無路,上吊自殺。自殺前還不忘親手殺死自己的女兒,並哀嘆:「你為何托生在帝王家!」其結果是何等的悲慘!

上述分析說明,首先,原因和結果是相互聯繫的。原因和結果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相互生成、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的,沒有原因就不會產生結果,沒有結果也就沒有原因,有因無果,或有果無因的現象是不存在的。例如,統治者的獨裁專治和統治者的榮華富貴關係,獨裁專治是原因,榮華富貴是結果,沒有獨裁專治就沒有獨裁者的榮華富貴和荒淫奢侈的生活。其次,原因和結果是相互制約的。原因和結果的制約,是指在每一特定的場合內,原因和結果之間有著確定的界限,原因就是原因,結果就是結果,兩者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顛倒。如果倒因為果或倒果為因,都不能正確地認識事物。例如,獨裁專治和獨裁者荒淫奢侈的生活,前者是原因,後者是結果,這種因果關係不能顛倒,是獨裁者的壓迫和剝削導致了獨裁者荒淫奢侈的生活,而不是相反,否則,就混淆了是非。再次,原因和結果是相互轉化的。原因和結果的轉化,是指原因和結果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在一切現象相互聯繫的鏈條中,原因和結果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任何一個現象,既是原因同時又是結果。例如:「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在損--益--損這一因果鏈條中,統治者的利益既是損害百姓的結果,又是損害自己的原因。

第三,原因和結果的關係具有根源性和多樣性。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這句經文告訴我們,造成獨裁專治、社會昏亂以及獨裁者「不得其死」的根本原因是社會教育。

原因和結果的關係具有根源性和多樣性。首先表現為,一個原因往往引起多種結果,即一因多果或同因異果,比如,社會教育是造成一切社會現象的根本原因。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取決於社會教育。思維決定存在,觀念支配行動,有什麼樣的社會教育就會形成什麼樣的思想觀念,產生什麼樣的社會現象。通過經文可知,「人之所教」的主要內容是「有為」教育。有為強調的是自我的作為,即如何做時代的「強者」,做國家的「棟樑」,「成王敗寇」是衡量有為與否的標準。縱觀人類的所謂文明史

,崇尚有為,崇拜個人英雄主義,的確是社會教育的最強音。有為教育的結果必然導致獨裁專制、弱肉強食、兩極分化、社會動亂等現象,這說明有為教育是背道而馳的。「強梁者不得其死!」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凡是崇尚強梁的人都不能死亡。比如歷史上的專制統治者,都將被訂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接受人民的審判。原因是獨裁者只顧及自己或本階級的利益而不顧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違背了社會系統發展的法則。另一層意思是說,凡是崇尚有為的人都不能擺脫塵世間的生死輪迴,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就在於有為者違背了生命系統發展的法則。人的生命系統的法則是由自我向無身的進化,崇尚有為的人只顧滿足自我的慾望而不懂得向無身進化,向元神回歸,元神不能回歸精神世界,就只能在塵世間輪迴。只有那些返樸歸真的聖人才能擺脫生死輪迴,獲得永恆的精神生命。其次表現為,同一種結果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比如:社會的混亂現象,既有教育的原因,又有政治、經濟的原因;既有內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既有主觀原因,又有客觀原因等等。

總之,在分析複雜的因果聯繫時,一定要進行具體的、全面的分析。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事物的因果鏈條,找到導致一切結果的根本原因。

二、原因和結果範疇的邏輯學意義。

因果聯繫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是客觀事物的普遍本質和普遍法則的外在表現,那麼,以此來考察和分析世界、社會和人的實踐活動,就成為一種極其重要的方法。沒有因果觀念,我們連最簡單的兩件事也聯繫不起來,更不用說正確運用因果聯繫原理去分析世界的本質和法則。

那麼,原因和結果範疇的邏輯學意義表現在哪裡呢?這就是一切按系統法則辦事。一切自然存在的事物、現象是由系統法則決定的,一切社會存在的事物、現象是由社會意識決定的,所以,要改變社會存在的一切不良現象,需要徹底轉變人們的社會意識,要轉變社會意識又要首先轉變社會教育,因為社會教育是形成社會意識的主要因素。

「我將以為教父: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這句經文說明了因果聯繫的邏輯學意義。

「我將以為教父。」老子通過因果分析,得出社會產生獨裁統治、階級壓迫、階級剝削、社會混亂等現象,都是不明道的社會教育造成的。要想改變這些現象,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革新教育。教育決定存在,有什麼樣的社會教育就會有什麼樣的社會存在。「教父」即教育的創始人。那麼,老子要開創什麼樣的社會教育呢?我們已經知道,「人之所教」的內容是有為教育,也就是憑藉自我的智慧和力量,做時代的強者,做社會的棟樑之才。然而正是有為教育這一原因,導致了獨裁者的產生和社會的混亂現象這一結果,所以,要對有為教育進行徹底的否定和批判。否定有為教育,就要肯定與之相反的無為教育,有為和無為是陰陽對立的,否定一方必然肯定另一方。我將成為無為教育的創始人!——這就是聖人的慈悲胸懷!大道學說的本質特徵是無為,老子建構大道學說,目的就是開創無為教育。唯有無為教育才能挽救世人,挽救世界。無為教育必將走向世界,為整個人類帶來福音。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這句經文說明了無為所帶來的好處。研究《道德經》的道學家們都知道老子「貴柔」,但大都把這裡的「柔」理解為個性的「軟弱」,其實,這裡的「至柔」所指的是具有高能量生命體的「無身」。「柔」是指無身的柔和。物質粒子越小越柔,物質粒子變成了光量子,自然是天下最柔和的。至柔的無身才是「馳騁天下之至堅」的生命體,可以自由無礙地穿越天下最堅硬的物體,修到這種境界才可以說獲得了真正的自由。而人世間卻沒有有形的東西可以自由地出入沒有空隙的物體裡面去。一個人再強大,再有為,即便是最高統治者,也絕對沒有無身的這種自由,而自由象徵著愉悅、幸福,象徵著回歸天國。自由無限,幸福無限,由此可知,無為教育的結果是何等的美好。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這是說,由於社會上倡導的是違背系統法則的有為教育,所以,普天之下能夠通過修道實踐達到這一境界,真正體會到無身的功能給自我帶來愉悅的人卻少之又少,其原因就在於人們還不懂得有無系統論,缺乏無為教育。我們說,教育的永恆主題是促進人類的自身發展,而不是僅僅滿足自我慾望和生存需要。違背生命法則的有為教育不僅給人類自身帶來痛苦,而且給社會帶來混亂。這一切結果都是有為教育及其名利價值觀所導致的,改革社會教育在於轉變人們的價值觀,價值觀轉變了,社會也會隨之改變。貴柔思想、無為思想由生命系統延伸到社會系統,就是貴民思想、民主法治思想。

一是有為教育,一是無為教育,雖一字之差,卻可以造就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社會,充分體現了原因和結果範疇的邏輯學意義。

附:現代科學印證了貴柔教育的科學性

現代科學研究證實,宇宙是由可見物質和不可見物質即「暗物質」組成的系統,暗物質遍布宇宙各處,既有以「粒子」方式相互組合成形的,也有以「能量」形態分布的。而且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暗物質很可能比想像的還要多得多,有計算結果顯示,以「粒子」形態存在的暗物質要佔到整個宇宙的22%,而以「能量」形態存在的暗能量要高達74%,也就是說,我們平時肉眼可見到的物質很可能僅占宇宙的4%。暗物質的奇特之處就在於,當它們穿過某物體時,就像對方不存在一樣。也就是說,暗物質與常規物質在空間上不會發生衝突,它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任何地方存在,不管那裡有沒有常規物質。根據它們的這種特性,科學家們將它們命名為「Wimps」粒子,即弱相互作用重粒子。【百度搜索:暗物質】

現代科學發現的客觀事實,竟然和2500年前老子印證的一樣:「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不同的是科學家只是預測到了暗物質世界,而老子則通過修身實踐使有形的自我進化為能量形態的真我,成為了暗物質世界即本體世界中的一員。這個暗物質世界應該就是宗教所說的天堂、天國,也就是無限自由的「極樂世界」。在這裡,超智慧生命可以遨遊於宇宙,馳騁於天下,任何物體都無法阻礙祂的前進,從而獲得大自在、大自由。這些超智慧生命也就是道教所說的「神仙」。「仙」的古體字為「蹮」,本義是「遷」的意思,所以,「神仙」就是「神遷」,那些通過修道實踐創造出無身的人才能遷入本體世界。所謂「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是合乎宇宙法則的。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