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封面

  《市政廳前的吻》(1950),羅伯特·杜瓦諾攝(資料圖/圖)

  事件

  1894年:託馬斯·愛迪生髮明的活動電影放映機(舊譯“西洋鏡”)在紐約公開展示,很快在美國和歐洲引起轟動。愛迪生最終放棄申請這項發明的國際專利,客觀上加速了活動電影放映機在全球的推廣。1895年,法國盧米埃兄弟改造愛迪生的活動電影放映機,在巴黎進行電影放映活動,這一年因此被業內認爲是電影誕生之年。

  1912年:泰坦尼克號於船上時間23點40分撞到冰山,2小時40分鐘後,即4月15日凌晨2點20分沉沒,超過1500人喪生,是和平時期死傷最慘重的海難。

  出生者

  1866年:安·沙利文,美國教育家(逝於1936年)美國作家海倫·凱勒的老師。

  1889年:阿·約·湯因比,英國歷史學家(逝於1975年)。他的十二冊鉅著《歷史研究》歷時34年完成,講述了世界上26個主要民族的興起與衰落。他反對歷史學界盛行的根據國別研究歷史的做法,認爲歷史研究的基本單位應該是比國家更大的文明。文明是具有一定時間和空間聯繫的某一羣人,可以同時包括幾個同樣類型的國家。人類各文明的存在和發展具有基本的一般規律。猶如一個有機體,每個文明都會經歷起源、成長、衰落和解體四個階段。文明興衰的基本原因是挑戰和應戰。一個文明,如果能夠成功地應對挑戰,那麼它就會誕生和成長起來;反之,如果不能成功地應對挑戰,那麼它就會走向衰落和解體。

  湯因比判斷,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21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他認爲以中華文化爲主的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將是人類未來最美好的新文化。

  1898年:翦伯贊,歷史學家(逝於1968年)馬克思主義史學家、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1912年:羅伯特·杜瓦諾,法國攝影家(逝於1994年)與佈列鬆齊名的法國攝影大師。

  1950年,羅伯特·杜瓦諾受美國《生活》(Life)雜誌邀請,拍攝以巴黎戀人爲主題的系列作品。其中《市政廳前的吻》在1986年被製成海報發行,一時間成爲風靡世界的影像作品。1992年,有一對夫婦宣稱他們是照片中的主角,被杜瓦諾偷拍。羅伯特·杜瓦諾很快出面闢謠,說明這張照片其實是擺拍,杜瓦諾風趣地說:“我從來不敢抓拍街上的情侶,當衆接吻的往往不是合法的伴侶。”照片中真正的主人、當時還是西蒙戲劇學校學生的弗朗索瓦茲·波爾內保留了帶有杜瓦諾簽名的原版照片。

  1918年:周汝昌,紅學家(逝於2012年),紅學“考證派”的代表學者之一。

  1953年:曾志偉,演員

  代表作《無間道》《甜蜜蜜》《金枝玉葉》《金雞》《一念無明》

  1954年:大友克洋,日本漫畫家、動畫導演

  代表作《阿基拉》《大都會》

  1973年:阿德里安·布勞迪,美國演員

  代表作 《鋼琴家》《細細的紅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