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李彥宏以內部信形式宣佈了人才梯隊建設計劃,百度將加速幹部年輕化的進程,選拔更多的80和90後年輕人進入管理層。同時,百度推出高管退休計劃,對於爲公司傾注心血、陪伴公司成長的高級管理者,如因個人意願或家庭需要選擇新的生活,都將納入高管退休計劃給予關懷和照顧。

  百度總裁張亞勤成爲第一個申請該計劃的高管,他將於6個月後退休,李彥宏對張亞勤進行了充分肯定,張亞勤隨後則在朋友圈表示,他將進入“Life3.0”時代,會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學、科研、中美澳學術交流,聯合國慈善項目,而最重要的是與家人更多的陪伴。

  人才梯隊建設範式

  百度發佈人才梯隊建設計劃和高管退休計劃,顯得有些突然,不過,倘若結合互聯網行業發展階段和百度一直以來的用人理念來看,就會發現這兩個計劃都有其必然性,當然,我認爲高管退休計劃本身就是爲人才梯隊建設計劃服務,百度一方面給年輕人騰位置,另一方面沒有寒了老人的心。

  World Wide Wed(WWW)在前幾天迎來三十歲生日,中國互聯網行業也有了超過20年的歷史,BAT爲代表的互聯網巨頭都已走過20年的歲月。在大多數巨頭級互聯網公司的人才金字塔中,60後、70後事實上構成了核心高管層,馬雲和李彥宏是60後,馬化騰是75前,這一次主動申請退休的張亞勤生於1966,今年53歲,即便是最年輕的70後,今年也將迎來40歲的生日,換言之,互聯網公司高管不知不覺正在整體“老化”。

  世界終將是年輕人的,年輕高管不只是更有幹勁衝勁活力,也更加理解年輕化的互聯網用戶,而永遠都能抓住最年輕的用戶,是互聯網公司長盛不衰的關鍵。因此,給年輕人機會,在高管中引入“活水”,是互聯網公司的當務之急。即便跳脫出互聯網行業,我們也會發現,只有給年輕人發展空間的企業才能真正做到長盛不衰,良將如潮的人才梯隊,是企業基業長青的基石。

  各家做法各有不同,前幾天阿里巴巴宣佈80後淘寶總裁蔣凡兼任天貓總裁,就是一個支持年輕人進入核心決策層的決定,更早前馬雲急流勇退,將阿里掌門人之位交棒給70後張勇,體現出阿里傳承製度的成熟;京東啓用年輕人更加激進,今年初宣佈2019年將末位淘汰10%的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高管,劉強東在公開信中表示:

  “年輕人已然成爲公司發展的生力軍,公司近4成員工是90後,近9成的管理者是80後甚至90後,未來公司會繼續給予年輕人機會,大膽破格任用價值觀正、能力卓越的雙高人才,並提供充分的土壤、空氣和養分,培養足夠多的年輕人成爲未來的領導者。”

  百度的做法更優雅:一方面建立系統化的人才梯隊建設制度,培養年輕人,給年輕人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建立高管退休制度,不讓騰出位置的高管寒心抑或老無所依。事實上,百度在用人上一直都不拘一格,不論是高管年輕化抑或引入世界頂尖人才,都可圈可點,這一次百度或許將給中國互聯網行業探索出“新老更迭”的範式,互聯網公司都將啓動老人給年輕人讓路的換血模式,50歲將會是互聯網公司高管考慮退休的普遍年齡。

  百度總裁張亞勤成爲第一個申請退休的高管,也不讓人意外。

  最成功的科學家高管

  “人的最大差別不在於聰明不聰明,而在於怎樣使用自己的聰明”,這是張亞勤在加入百度前就廣爲人知的名言。因爲這一理念,張亞勤的人生一直都是硬核模式,在科學家中有着別樣人生。

  1978年,年僅12歲的張亞勤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成爲當屆中國年紀最小的大學生。1997年,年僅31歲的張亞勤被授予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院士(IEEE Fellow)稱號,成爲該協會100年歷史上獲得這一榮譽最年輕的科學家。

  Life1.0階段的兩個“最年輕”讓張亞勤擁有很高的人生起點,更是表明他擁有超出常人的智商。

  “會使用自己的聰明”的張亞勤跟大多數科學家在象牙塔潛心研究不同,很早就意識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性。在最初工作幾年,張亞勤先後加入美國GTE研究中心和美國桑納福研究院,在這幾年張亞勤明白了超前的技術要實用纔有市場,“由研究轉化爲技術,再由技術轉化爲產品的過程中,市場是這個鏈條的最終檢驗者。”他心中好的技術要有如下特徵:一流、主流、前瞻、有用。

  基於這一理念,張亞勤進入Life2.0模式:1999年1月,張亞勤回國加盟微軟中國研究院,出任該院首席科學家,後來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並於2007年出任微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成爲繼李開復後第二個進入微軟核心層的華人。2014年張亞勤加入百度,擔任百度總裁直到今年10月如約定退休。也不難發現,張亞勤人生中加入的兩個企業都有許多共同點:都是技術立身,都是前沿科技產業化的佼佼者。

  世界學術殿堂裏面,頂尖的科學家不勝枚舉,不過,能夠到企業做高管且不斷證明自己的科學家,卻爲數不多,要做管理不只是需要IQ,同時還需要EQ,特別是管理的對象也是頂尖人才時。張亞勤此前對管理資深學者有過經驗總結:“一些很聰明的人性格會比較特別一點,管理者必須要有一種包容的心態去幫助他們,要賦予他們不同的環境。”許多IQ高的人往往與環境格格不入,難以被傳統企業管理制度駕馭,張亞勤深知這一點。

  正是因爲有敏銳洞察力,張亞勤纔可以在微軟、百度這樣的巨頭公司如魚得水,他不只是可以管理頂尖技術人才,也能幫助企業吸引頂尖人才,在微軟 16 年,其任期內微軟研究院從 10 人的小團隊發展成爲擁有 3000 個頂級科學家的研發集團 ;任職百度總裁的4年間,其負責新興業務 、技術體系和美國研究中心,幫助百度凝聚了大量的世界級頂尖人才,強化了百度的AI技術地位。

  互聯網大公司一般會將人才晉升區分爲P(專業)和M(管理)兩條線,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一條成長之路,因爲魚和熊掌很難兼得。張亞勤卻做到了,不論是在研究方向還是管理方向都做到了大多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Life 2.0依然硬核。隨着互聯網向人工智能升級,更多科學家會投入到企業,將研究與產業落地結合,對他們而言,張亞勤是標杆。

  職業生涯最後一站

  從百度退休後張亞勤將進入Life3.0模式,教學科研、學術交流、慈善活動成爲他的退休生活,阿里董事局主席馬雲、騰訊五虎之一張志東等老一輩互聯網企業家退休後,都有類似的選擇,雖然退休卻不可能真正閒下來,但更不大會去做功利的事情。

  張亞勤作爲年少成名的科學家,一直不忘初心,即便是加入微軟和百度後,也在同步從事研究,申請了 60 多項專利,發表過 500 多篇學術論文和專著,同時擔任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副主任、世界經濟論壇Davos自動駕駛委員會委員,從媒體報道來看,張亞勤這些年做事一直強調幾點原則:

  一是對中國有幫助的事。作爲中國第五代海龜代表,張亞勤不只是帶回了技術和理念,也一直爲中國AI產業搖旗吶喊,吸引海外頂尖人才,比如他認爲中國有機會成爲全球人工智能的引領者。二是面向未來的事,張亞勤一直走在技術前沿,關注最新的實用性技術,從當年的視頻技術到今天的自動駕駛、人工智能、量子計算;三是能影響世界的事,張亞勤同時擔任聯合國發展總署(UNDP)企業董事會董事、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院士,爲全球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

  因爲同時擁有技術和產業背景,張亞勤在科技產業總能看到最新趨勢,推動企業擁抱這樣的趨勢。

  早在十二年前張亞勤就呼籲雲計算的重要性,提出中國要建立自己的雲計算和大數據發展戰略,在領導微軟亞洲研發院的時候,就提出了“中國智造慧及世界”的說法,現在中國智造已成現實,在許多技術領域中國都不再是跟隨者,中國產品的世界競爭力不再只是物美價廉,而是技術、創新和品牌。

  在加入百度後,張亞勤又提出雲計算“ABC 三位一體”的概念,即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數據)和 Cloud Computing(雲計算)三位一體,現在已經得到業界的認同與追隨,許多公司都提出了ABC的技術戰略;2016年,在冬季達沃斯上張亞勤演講認爲“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基石。”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又提出“智能+”概念,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將應用到每一個場景、每一個設備、每一種服務裏面,如今“智能+”已經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人工智能也已滲透到生活方方面面,成爲“互聯網+”後的行業趨勢。

  張亞勤不只是看到技術潮水的方向,而是深入其中成爲弄潮兒,推動趨勢更早變爲現實。“會使用自己的聰明”,追求技術實用性是張亞勤一直以來的技術觀,在百度期間,他對百度技術產業化作出了重要貢獻,推動成立量子計算研究所;推動發佈百度首款雲端全功能AI芯片“崑崙”;其帶領的百度智能雲和自動駕駛業務成爲百度AI技術落地的重點業務。

  李彥宏在內部信中對其在百度的貢獻如此總結:

  “亞勤相繼推動了國際化市場開拓、金融和教育等業務的孵化和探索,最近兩年來,他帶領團隊,在智能雲和AI to B業務的整合及商業化加速、Apollo生態的建設及產業合作、基礎技術體系的夯實與建設、芯片和量子計算等前瞻技術的佈局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百度是張亞勤職業生涯最後一站,在百度,張亞勤給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完美句號,可謂是功成身退。不過,張亞勤的Life3.0卻纔剛開始,相信他會創造更多可能,繼續硬核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