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海內外內部精選陳總

很多人認為,火鍋是現代人創造的美食,其實並不然,在古代遺留下的文書典故和古董器皿中,學者就研究出了在古代已經有了火鍋的蹤影。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放入湯鍋時會發出「咕咚」聲而得名。

戰國時期火鍋前身就已出現,當時的人用陶罐為鍋,烹煮食物。

現代一些帝王與火鍋有一定情結,元世祖忽必烈喜歡喫火鍋。有一年冬天,部隊忽然要開拔,而他飢腸轆轆,定要喫羊肉,聰明的廚師情急之中將羊肉切成薄片,放入開水鍋中燙之,並加調料、蔥花等物,忽必烈食後拍案叫絕。後來,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並賜名爲"涮羊肉".相傳。

明代,弘治皇帝在御花園設的酒宴,宴上有涮羊肉的火鍋,火裏燒著木炭。

清代,乾隆皇帝也愛喫火鍋。相傳,他在嘉慶元年正月在宮中大擺宴席,全席共上火鍋1550多個,應邀品味者達5000餘人,成為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鍋盛宴。

有據相關考古學家研究表示,火鍋的器皿也是隨著朝代而演變。

今日有幸徵集到由清中晚期大內御廚省親途中帶回紫砂加彩四季火鍋,現代火鍋也正以此時器形應運而來。此鍋為銅鐵砂胎,外為紫砂加彩,繪花草紋飾,頂為花草內裏烹食,相映成趣。

皇宮大內之物流傳至民間殊為不易,且此器保存完好,陶瓷色澤生動,紋飾紋理清晰,相傳為御賜千叟宴之物,更是平添喜氣祥和之意,實屬難得珍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