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前,整個世界步入了一個急劇重組的時期:歐洲白人社會裹挾著政治革命與工業變革帶來的諸多優勢,在亞非拉各地開疆闢土,建立了讓人眼花繚亂的跨洋帝國——體量龐大者如大英帝國,控制領土遍及全球,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甚至如比利時這樣在19世紀剛剛取得國家獨立的小國,也試圖在非洲剛果建起自己的「殖民帝國」。在此背景下,曾擁有歐洲唯一皇冠長達5個多世紀之久的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卻把自己束縛在歐洲大陸,躊躇滿志地與匈牙利營建一個「二元帝國」(即奧匈帝國)。這種發展既同此時已在國際上風起雲湧的帝國主義擴張浪潮並不完全合拍,又與日漸興盛的民族主義建國勢頭背道而馳。那麼,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

19世紀歐洲帝國在世界範圍內的瓜分行動

故事首先得從哈布斯堡家族的發跡史說起。

哈布斯堡(Habsburg)位於瑞士北部,11世紀初建立,擁有者是一位伯爵——在當時的貴族體制中,伯爵低於皇帝(國王)、公爵和侯爵,還不能進入高級貴族之列。

1642年的哈布斯堡

今天的哈布斯堡

公元10世紀,德意志王國國王奧托一世(Otto I.)在教皇處得到了西羅馬帝國的皇冠,自稱「皇帝」,建立了「神聖羅馬帝國」(Heiliges R?misches Reich)。

1250年左右神聖羅馬帝國版圖

13世紀下半葉,統治神聖羅馬帝國長達兩百年的斯陶芬家族絕嗣。原本人們以為,當時最為強大的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Ottokar II.)會順理成章地登基為帝。然而各存私心的選侯們——按照神聖羅馬帝國的傳統,皇帝人選必須通過選舉的方式產生,具有選舉權的貴族被稱為「選侯」——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挑中了當時不過是哈布斯堡伯爵的魯道夫(Rudolf von Habsburg,或稱「魯道夫一世」[Rudolf I.]),因為此人雖然已經是德意志西南地區最強大的貴族,但又不至於威脅到其他貴族的統治。如此一來,哈布斯堡家族驟然之間擁有了全國乃至歐洲影響力。

1356年《金璽詔書》後的七大選侯(木刻畫)

儘管哈布斯堡家族的這位首任皇帝(並未加冕)僅僅統治了德意志十年,而且還未能把自己的兒子繼續送上皇位,但他卻好好利用了突如其來的權力,徹底改變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命運。他在戰勝競爭對手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後,吞併了後者的領地奧地利公國及附近的施蒂利亞、克恩滕等,並將之交給自己的兒子打理。如此一來,哈布斯堡家族不僅從伯爵升為公爵(即奧地利公爵),而且還把整個家族的統治重心從德意志西南部(瑞士北部)轉移到東部——「奧地利」一詞的原意就是「東部地帶」。

?sterreich 東部之國

從15世紀30年代起,除了幾年例外(1740-1745),哈布斯堡家族作為當時歐洲的唯一皇室,擁有這頂至高無上的皇冠,長達五個世紀之久!

這樣的榮光當然無法繼續依仗「幸運」。事實上,哈布斯堡家族巧妙地利用聯姻這一手段,不斷鞏固與擴大自己的統治。它的姻親網路遍布歐洲大小王室貴族,從而讓它總是能夠利用繼承權來吞併各類領地。在16世紀上半葉查理五世(Karl V.)在位期間,哈布斯堡家族合併了西班牙與德意志在歐洲的所有領地,甚至覆蓋了大航海時代開啟以來的所有海外殖民地。他的大量頭銜便清晰地反映了這一前所未有的強大帝國:

「羅馬皇帝,永恆的奧古斯都,西班牙、西西里、耶路撒冷、巴利阿里群島、迦納利群島、印第安群島和大西洋彼岸大陸的國王,奧地利大公,勃艮第、布拉班特、施蒂利亞、克恩滕、克賴恩、盧森堡和林堡公爵,哈布斯堡、佛蘭德和蒂羅爾伯爵,勃艮第、黑諾高和羅西隆行宮伯爵,阿爾薩斯和士瓦本侯爵,亞洲和非洲的君主」。

查理五世

「世界萬物皆臣屬於奧地利」

(Austriae est imperare omni universo)

這句諺語,自15世紀起便在奧地利廣為流傳。它正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真實心靈寫照。

然而,這種帝國夢想能夠持久存在嗎?

事實上,哈布斯堡家族從登上皇位起就面臨著一連串挑戰。

11世紀時,地方勢力日漸崛起,教皇也不時介入其中,致使皇帝已不能如往常那樣得到普遍尊重,有時甚至無法在生前就確立自己的繼承人——這正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得以上位的根本原因。15世紀後,選侯們之所以願意多次選擇哈布斯堡家族來擁有皇冠,也非出於敬重,而是希望這個地處帝國邊陲的公國保持不斷向東發展的勢頭,以確保其他貴族領土及利益不受干擾。換言之,哈布斯堡家族對德意志事務的干涉權在很大程度上不過是象徵性的,很少產生實質影響。

當普魯士的霍亨索倫家族崛起後,哈布斯堡家族的地位受到了進一步威脅。同樣處於邊陲地帶的普魯士,以短短四代君主的時間上升為德意志境內的第二大國。在18世紀的兩場普奧對峙中,奧地利都以失敗告終。哈布斯堡家族不僅丟掉了經濟重鎮西里西亞,而且還在帝國內部的政治格局中失去了唯我獨尊的權力地位。即便是象徵性的皇權,也在此時受到了打擊,一部分邦國(特別是北方)開始以普魯士馬首是瞻。

普魯士的崛起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來自國外:鄰國法蘭西。哈布斯堡家族與波旁家族之間的糾葛曠日持久,但也曾存在著各種聯姻結盟。當法國大革命爆發時,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正是時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Josef II.)的親妹妹。正因如此,奧地利成為反法同盟的積極組織者。與之相應,在拿破崙迅速崛起後,奧地利自然也是法軍著力打擊的對象。1797年和1801年,拿破崙用武力迫使奧地利接連簽訂《坎波·福米奧和約》與《呂內維爾和約》,哈布斯堡家族應允讓出萊茵左岸地區、比利時和列日。1804年,拿破崙稱帝,至此改變了西歐「皇帝」稱號唯一性的局面。

拿破崙加冕

拿破崙戰爭

不久後,奧地利再次戰敗,維也納淪陷。1805年的《普萊斯堡和約》把奧地利勢力徹底排擠出義大利和德意志。次年7月12日,萊茵右岸的16個中小邦國(巴伐利亞、符騰堡、巴登等)宣布脫離神聖羅馬帝國,組建「萊茵邦聯」(Rheinbund),並承認拿破崙為保護人。在此情況下,早已做好準備的弗蘭茨二世順勢於8月6日宣布解散「神聖羅馬帝國」,轉而專註於治理自己的「奧地利帝國」。

就這樣,在19世紀的大門徐徐打開時,曾經作為德意志最高主宰、西歐唯一皇室的哈布斯堡家族放下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冠。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從此丟開了帝國夢想。通過把屬於自己直接管轄的「奧地利王國」升格為「奧地利帝國」,哈布斯堡家族實際上試圖完成從中世紀帝國向近代帝國的轉型:即把象徵意義上的帝國控制權,轉變為實際權力得以順利運行的統治工具。

這一次它能成功嗎?

孟鍾捷

作者

孟鍾捷,歷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副系主任,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德國史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上海世界史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上海市晨光學者(2007)、曙光學者(2014)和「社科新人」(2016),獲「2015年度中國人文社科最具影響力青年學者」稱號。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