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逢年過節以外並沒有特別的體驗,不過祠堂祭祀的時候是真的熱鬧。全村凌晨四點開幾百輛車到縣城裡的廟裡請神見過沒?祠堂翻修時演高甲戲,下面人山人海全是親戚見過沒。每年清明祭祖都是幾百人一起的。

但除此之外也就沒太多別的特別的地方了。非要說的話,就是一般人遇到年長的人隨口叫一聲叔叔好、阿姨好、爺爺好、奶奶好就o幾把k了,但我們這種有族譜的,在稱呼這些陌生的長輩的時候會很痛苦,因為對方可能是你隔了四五代的姑姑、表姑、堂叔、伯伯、表叔、堂哥、堂姐、表哥、表姐、舅舅、姨婆、姑婆、伯公、舅公甚至可能是你的侄子、外甥、侄孫之類的。

經常會有你喊了阿姨好然後對方說你應該叫我姐/姑的情況。

我用了十年的時間搞清楚了輩分之間的稱呼:

奶奶的姐妹叫姨婆,奶奶的兄弟叫舅公。

爺爺的兄長叫伯公,爺爺的弟弟叫叔公,爺爺的姐妹叫姑婆。

舅公和姨婆的兒子叫表舅,女兒叫表姑。

姑婆的兒子也叫表舅,女兒也叫表姑。

伯公和叔公的兒子叫堂叔或堂伯,女兒直接叫姑姑。

阿姨和舅舅的兒女叫表兄弟姐妹。姑姑的兒女也叫表兄弟姐妹。前者是姨表,後者是姑表。

叔伯的兒女叫堂兄弟姐妹。

然後我又用了五年時間搞明白了為什麼我要管一個已經四十歲的大叔叫哥,為什麼她女兒只比我小三歲卻要叫我叔,為什麼阿姨的子女是表親而姑姑的兒女也是表親。

當我總算都搞清楚了之後我又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臉對不上。

我只要知道對方是誰,就能準確喊出輩分稱呼,但問題就是我不知道他是誰啊。

一整個村千來人至少五百個是六代以內的親戚,剩下五百人是八九代以內的親戚。

你讓我個從初中開始就在市區讀書的怎麼可能認得清。

另外族譜還有一個作用就是你可以很輕易地知道自己是同輩人里排第幾的。以前只記男丁,我們這一輩女孩子也進族譜了,但排序的時候還是只排男的。所以我在五代以內的同輩里是老七,三代以內的是老大,但實際上我光是五代以內的堂姐就不止七個……

我家這個宗族是可以從縣誌里查到的,可以追溯到宋朝的一個知縣。但現在祭祖時最古的祖墳也只能找到一個明朝舉人和一個清朝秀才,可能我們這一支當年分家的時候不是大宗吧。但令人驚奇的是祠堂里除了祖先和神靈之外還供著唐朝抵抗安史之亂的張巡(我家姓張),叫「白巡王」、「文英公」。我從小就聽大人說我們拜的是文英公,直到長大了才知道文英公就是歷史課本里的張巡。和張巡一起祭拜的還有同為安史之亂里戰死的許遠。實際上不僅我們這一宗,泉州惠安東部和北部的張姓村落和許姓村落基本上都同時祭拜張許二人。傳說我們這一支是張巡的旁系,是張巡的弟弟(或者堂弟)躲避安史之亂遷入福建繁衍而成的。不過這個說法也就是刻在祠堂里給人看的,連族譜里都沒提,還是宋朝知縣比較靠譜,至少縣誌里有記載。

我經常網上看見潮汕的宗族內怎麼怎麼封閉之類的,沒去親眼見過我也不知道具體怎麼樣。但閩南這邊的宗族我是從沒見過這種情況,對閩南人而言宗族主要是一種後盾和依靠,而不是很多人以為的是一種束縛。

我大學在外地讀書的時候,有個大我一歲的表兄(我都不知道隔了多少代的)從親戚那邊聽說了之後特地來接我,帶我熟悉當地。在此之前我跟他可是真沒多少交情的,這完全是宗族血緣紐帶帶來的便利之處。


我們家,往上數,我爸能數的著的,全是貧下中農……說多了全是血淚史……

族譜?我從小沒見過。我們家根本沒有,畢竟整個家族那時候就沒幾個能識文斷字的。

我們那地方最大的是劉姓,劉姓有很完善的家族輩分排行,並且很多人都按照輩分起名字,小時候我挺羨慕人家姓劉的一聽名字就知道誰輩分長,我有的同學輩分比老師還長,每次課堂上被老師訓斥了,下課就忿忿:居然還敢罵你大爺……

老劉家輩分有一長串口訣的,聽起來像詩句又不是,反正,我覺得逼格挺高,一聽就是歷史悠久的大家族…

我回家去問我爸,我是啥輩?我爸也說不上來,也不怪他,我爺爺死的早,我爸還沒成年。我爸兄弟幾個的名字都是爺爺請老私塾先生起好的,其實也就是不知道哪本書上摘來的一句話,兄弟幾個再按輩分加上一個字就好了。所以我爸只知道自己是文字輩。直到後來我們全家搬到縣城裡,我爸認識了我叔叔,之所以說是認識,是因為叔叔跟我們家毫無血緣關係,以前大家是不認識的。不過按祖輩算起來還真是兄弟,叔叔的父親,我叫大爺爺的,他才告訴我們我是個什麼輩分…原來我們家也有一句口訣的,那時候我特驕傲,似乎第一次察覺到自己家族悠久的歷史……

我高中的時候,我們當地開始流行起來修家譜,我們家也不例外,有一個另外一個莊子的老人找上門來,牽頭修家譜。找到我叔叔家,坐下來就敘起輩分,那老人家總有七十多歲了,我們這個姓在他們那個莊子里是最大的姓氏,老人家也是當地本家最高輩分的老人。結果,老人家比我還低了一輩……我第一次吃驚於原來我輩分這麼高,突然覺得家裡說不準還有皇位給我繼承呢……

我女兒兒子出生後,我爸還特意回家去找到修家譜的把他們加進族譜里。

總之,我覺得家族的傳承代表了我們民族文化的傳承,族譜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家族,自己國家的歷史和文化。讓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們是從哪裡來的,不論你現在在大洋彼岸還是天涯海角……


我家就有家譜,在山東老家,出自大名鼎鼎的【太原王氏】崇本堂。

家譜上寫著:吾棗杭王氏發祥於平陽,系太原世家,於前明永樂年間,自山西洪洞縣舊有棗行村遷民實汶邑西棗行村。展閱族譜思緒萬千。族譜記載,吾太原王氏,上世出周靈王太子名晉。

有個二十字家訓:

廣作全維正,立身宜慕卿。傳家須式敬,倫起向春榮。

每一代都要用這裡面的一個字,我父親是慕字輩兒,我是卿字輩兒,我兒子就得是傳字輩兒,規矩很嚴,必須一代一代按這個來。

在老家有比我高四五輩兒的人,也有比我小四五輩兒的,想想一個七十多歲老人叫你太爺爺,你再叫一個六歲小屁孩兒舅爺。

我就見過兩次家譜,一次是8歲回老家的時候,一次是考上大學,回老家,這個屬於大事兒,要記載家譜上,祖上忘了哪一代有位禮部尚書,清末有個知縣,這兩個記得比較清楚,因為字兒多,老家現在還有一塊百姓送的牌匾,在「「縣?阜」大院里」。家裡也沒啥值錢的東西,很早就被沒收了,記得好像有些古書?應該是當廢紙賣了,很窮,基本都很窮,老家那邊也沒啥混的太好的人,多數就是當老師,或者當廚師,也有不少出來打工的。

我家還和另一家據說是孔子後人的孔家關係特別好,兩家孩子從小一起長大的,不過我那位姓孔的弟弟很早就輟學了,混了幾年,去了海參崴,又去了烏克蘭,開了家花店,找了個烏克蘭女朋友。

我老家那邊的人,都不知道太原王氏也顯赫過,覺得就是個普普通通爛大街的家族,沒啥體驗,就這樣。

逝者如斯,人走茶涼,普普通通。


謝邀~

我們老家有一本巨厚巨厚的族譜,但我莫得資格見,只見過我們那一系的小家譜。

小家譜也很厚,我小時候不知道那是家譜,偷偷撕了好多張用來演算數學題QAQ,幸好我爺爺沒發現,要不然我現在就不在這裡了qwq

我出於好奇翻了幾頁,我翻到的有一個前輩英年早逝,妻子都沒有。還有一個代,四個兒子,希堯,希舜,希禹,希孔,最後只有希孔有兩個妻子QAQ

其實對我也真的沒有什麼特殊體驗,我們家女子是不入家譜或者族譜的,我這輩子都在上面看不到我的名字。


父輩沒錢的時候總能有個心理安慰→_→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