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氏呢?


謝邀,

有關姓與氏,目前歷史記載最早的討論都在於春秋時期了。

《左傳·隱公八年》記載,魯國大臣無駭去世,作為魯國公族無駭卻沒有謚號,其後人也還沒有族號,因此公子羽父特地向魯隱公請示。魯隱公因為這件事,特地向大夫眾仲請教。

眾仲回答:「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

所謂「族」,就同於姓氏之「氏」。清人毛奇齡在《經問》中說:「氏與族原無分別。襄仲以『仲』為氏,以『東門』為族,而襄仲之子為東門氏,則『族』亦稱『氏』。晉叔向曰:『肸之宗十一族,惟羊舌氏在而已。』夫叔向以『叔』為族,以『羊舌』為氏,今併(同並)『羊舌』而族之,則氏亦稱族。無駭已是公孫之子,生前未嘗賜氏,故於其死,羽父為之請氏。」

眾仲這番話,實際上就涉及了周代賜「謚」、「姓」、「氏」的禮制,也成了後世人探索姓氏源泉的一個理論依據。

所謂「姓」,就是指始祖的出生,後世繁衍百代,姓不能變;所謂「族」,就是附屬,始祖之旁枝別屬需各自立「氏」,以別貴賤。

《禮記·大傳》:「系之以姓而弗別」,「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這是說「姓」之所以不能變,其作用主要是避免後世近親通婚。從優生優育角度而言,周人建立姓氏制度以防近親結婚,有一定科學道理。

因此,姓的作用在古代,最主要是為了防止近親結婚,產下發育不良的後代。在那個年代,人口數量並不是很多,很可能看起來陌生的男女,上三代以內就是同族人。如果沒有「姓」,也許在懵懂之間就近親結婚,生下畸形兒的概率自然大大增加。所以,周人特地制定了「同姓不婚」的禮制,防止這種悲劇的發生,無疑這是人類文明的進步。當然,如果一定要相信《權力的遊戲》中蘭尼斯特家族的兄妹通婚傳統——只要你不害怕生下「小惡魔」提里昂就行。

天子賜諸侯「姓」的原則,是「因生以賜姓」。所謂「因生」,傳統上有多種解釋。其一,是王充所主張的,因其祖先得孕方式而得姓:典型如商朝先祖契,其母曰簡狄,吞燕子(卵)而生契,所以商人姓子。其二,是《春秋左傳正義》中所說,因其祖所生之地而得姓:如舜帝出生在媯汭,所以陳國國君姓媯。其三,是于鬯所主張,將「生」通假為「性」,「性」就是「天子建德」之「德」。實際上,古人「姓」之由來多種多樣,未必局限於這幾類。

諸侯的「姓」確定後,接下來就是封諸侯以土,以諸侯的領地名作為諸侯之氏。

這就是眾仲所說的「胙之土而命之氏」:周王室封舜帝之後於陳,賜姓媯,命氏為陳;鄭桓公封於鄭,姓為姬,氏就是鄭等等。

到了諸侯這一等級,賜姓與氏的禮制又發生了變化。

杜預注云:「諸侯位卑,不得賜姓。」諸侯地位比天子低了一等,所以不可賜「姓」,只能命「氏」。

眾仲說:「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杜預的解釋是「其臣因氏其王父字」。所謂「王父」,就是祖父。杜預意思,就是諸侯的臣子必須依其祖父的字為氏。以字為族者,多是公族,但是考之於歷史,族名卻未必一定是祖父之字。鄭穆公之子公子去疾,字子良;子良之子為公孫輒,他的孫子良宵就是以良為氏;良宵之子,又稱良止。這與杜預所主張相同。然而,也有以父字為氏的例子,如衛國的子叔、公孟,宋國的石氏。

魯隱公此次命氏,就更為特殊。

《左傳》云:「公命以字為展氏。」杜預為之註解:「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以王父字為氏。無駭,公子展之孫,故為展氏。」以《左傳》原文而言,「以字為展氏」,並沒有明確「展」是無駭之字還是其祖父之字。但從文義而言,「展」更可能為無駭本人之字。無駭滅極國,是魯隱公執政前期少有的對外戰功,魯隱公當然不能不加以褒獎,以無駭之字作為其族人的氏號,顯然更符合魯隱公心跡。

所以,今人更傾向於「展」為無駭本人之字。

除了以先人之字為「氏」的禮儀外,還有以官名和邑名為「氏」的禮儀:「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像司馬氏、司空氏、司徒氏、司城氏、士氏、中行氏等等都是以官名為氏,如晉國的韓氏、趙氏、魏氏等等都是以邑名為氏的例子。

以上,就是「姓」與「氏」的大致區別:「姓」只能由天子賜,其作用是為了防止近親結婚;「氏」則可以由諸侯賜,其作用是在宗法制傳統下,區分嫡庶、別出貴賤。

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周人原始宗法制的弊端愈發嚴重,慢慢為歷史所拋棄,「氏」的重要性隨之降低。因此,到了現代,「姓」與「氏」逐漸合二為一,成為「姓氏」了。從人口發展的角度來說,後人即便是同姓,祖上都不知與其他族群混血過多少代人了,只要雙方確認祖上數代內無親屬關係,同姓結婚也無妨了。這也許是「姓」、「氏」合二為一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姓代表了血緣關係,氏則是在同姓的基礎上區分出家族分支。男子稱氏不稱姓,女子稱姓,同姓不通婚。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先秦時期。韓國的王族是韓氏,魏國的王族是趙氏,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們都是姬姓,跟周天子是有血緣關係的。楚國有屈氏、景氏、昭氏三大望族,楚王一脈則是熊氏。但實際上熊屈景昭都姓羋,往上追溯個幾十代都是王子皇孫。

之所以同一個姓下會有不同的氏,就不得不提到分封制了。

有周一代,氏的最主要來源就是封地和官職,小部分來自祖輩的名或謚號。

先說來自封地的氏,這也是最常見的來源,一般來說,你的封地叫什麼,你就可以叫什麼氏。比如你的封地在夏,你就可以自稱夏氏;封地在陳,那就叫陳氏。並且,隨著封地的改變的,你的氏是可以改的,這點很重要。姓是隨著血緣流傳下來的,除非重大的變故,輕易不會改變,而氏就相對隨便得多,你封地換地方了,就可以改。秦始皇嬴政,理論上他是趙氏,原因是秦國以前弱小而趙國強大,恰好秦國國君跟趙國國君祖上是堂兄弟(都是嬴姓),於是蹭了人家的氏,看起來nb一點。但隨著秦國的崛起,再加上嬴政年輕時在趙國過得不好,秦始皇顯然並不喜歡趙這個氏,這時候你說他是嬴姓秦氏也是沒問題的。

氏的另一個來源則是官職。例如上官,太史,現代許多複姓就是這麼來的。

來自祖輩的名或謚號的會相對少一點,比較有名的是庄氏,來自楚莊王的謚號「庄」。現代的庄姓如果不是改姓的話,很可能就是楚王后裔。

另外還有來自身份的氏:公孫。

這個氏是一個多來源的氏。一般來說只要你爹是公子,但你們這一脈又沒資格繼承爵位,那你就可以叫公孫xx。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yíng)姒(sì)等都加女旁,這暗示先民曾經經歷過母權社會。後來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個特殊的稱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 (按:以上所說有待未來考古學澄清其錯誤。我們這裡僅指出,對原文不做改動。) 例如舊說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後來分為殷、時、來、宋、空同等氏。這樣,姓就成了舊有的族號,氏就成了後起的族號了。《通鑒·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可見姓和氏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聯繫。貴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沒有姓氏。貴族中女子稱姓,男子稱氏,這是因為氏是用來「明貴賤」的,姓是用來「別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國如魯晉鄭衛虞虢(guó)吳燕等國都是姬姓;異姓封國如齊是姜姓,秦是嬴姓,楚是羋(mǐ)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上古同姓不婚,貴族婦女的姓比名更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則在姓上冠以孟 (伯) 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出嫁以後如果要加以區別,就採用下列幾種方法:


1.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例如:


媯(guī) (國,氏。)


2.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例如:



3.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例如:

(趙衰妻) 姬(孔圉〈yǔ〉妻)


姬(秦遄〈chuán〉妻) (棠公妻;棠,邑名。)


4.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謚(shì)號 (謚號,下文就要講到) 。例如:


(鄭武公妻) (齊昭公妻)


(宋共公妻) (魯文公妃)


(魯桓公妻) (魯昭公母)


氏的情況比較複雜。諸侯以受封的國名為氏。 (此從舊說。顧炎武《亭林文集》卷一《原姓》篇認為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 例如:


(鄭文公) 甲午 (蔡庄公)


(齊靈公) 王臣 (宋成公)


卿大夫及其後裔則以受封的邑名為氏。例如:

罃(yīng) 羊舌 (xiè)狐


或以所居的地名為氏。例如:


東門 襄仲 北郭南宮 敬叔 百里 孟明視


或以官名為氏。例如:


鮀(tuó) 司馬 (yuè)


古人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謚號為氏的。例如:


(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仲孫(魯公子慶父之後,慶父字仲)


叔孫 得臣 (魯公子牙之後,牙字叔)


季孫(魯公子友之後,友字季)

庄辛(楚莊王之後)


此外還有以技為氏的,如巫、陶、甄等。


關於姓氏,有幾點需要提出來說一說。


第一,上古稱呼婦女可以在姓下加「氏」字。例如武姜被稱為姜 ,敬嬴被稱為嬴 ,驪(lí)姬被稱為姬 ,等等。


第二,在某些情況下,族和氏是同義詞。《春秋·成公十四年》:「叔孫僑如如齊逆女」,《左傳》說:「稱族,尊君命也。」《春秋》在下文說:「僑如以夫人婦姜氏至自齊」,《左傳》說:「舍族,尊夫人也。」這裡所謂稱族、舍族,指的是稱叔孫,不稱叔孫,可見族就是氏。《戰國策·秦策》:「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這裡的族也就是氏的意思。


第三,戰國以後,人們以氏為姓,姓氏逐漸合而為一,漢代則通謂之姓 (參看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三。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十二「姓氏」條則認為「蓋三代以前,姓與氏分;漢魏以後,姓與氏合」。) ,並且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就都能有姓了。


第四,後世有非漢族的複姓。例如長孫、万俟、宇文、慕容、賀蘭、獨孤、拓跋、尉遲、呼延、禿髮、乞伏、仆固、哥舒,等等。


古人有名有字。舊說上古嬰兒出生三月後由父親命名。男子二十歲成人舉行冠禮 (結髮加冠) 時取字,女子十五歲許嫁舉行笄(jī)禮 (結髮加笄) 時取字。名和字有意義上的聯繫。例如屈原,名平,字原。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王力

後浪出版社

¥36.00 會員免費

發佈於 2019-06-19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審判長燒鴨審判長燒鴨調查研究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

姓氏,先有姓後有氏,氏為姓的分支,氏有按封地來的,例如項羽。

名字,出生帶名,成年後長輩賜字。

楚國

項羽,羋姓,項氏,名籍,字羽

屈原,羋姓,屈氏,名平,字原

秦國

嬴政,贏姓,趙氏,名政

廉頗,嬴姓,廉氏,名頗

齊國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

田忌,媯姓,田氏,名忌,字期


姓氏,先有姓後有氏,氏為姓的分支,氏有按封地來的,例如項羽。

名字,出生帶名,成年後長輩賜字。

楚國

項羽,羋姓,項氏,名籍,字羽

屈原,羋姓,屈氏,名平,字原

秦國

嬴政,贏姓,趙氏,名政

廉頗,嬴姓,廉氏,名頗

齊國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

田忌,媯姓,田氏,名忌,字期


有興趣的請關注姓氏百科微信公眾號。參考資料:姓氏者,標識家族血緣之符號也。

[xìng shì]

姓氏

---------------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注「貴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

定義

---------------

姓氏:標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

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誌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父子兩代不同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自古以來,華夏子孫以姓氏為家族延續的標誌。

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秦漢以來,姓氏合為一體。

分類

---------------

中華姓氏,分為兩大類:

單姓

單姓(dān xìng):只用一個字的姓。與複姓相對。

如:「李、王、張、劉、陳、楊、黃、趙、周、吳、徐、孫、馬、胡、朱、郭、何、羅、高、林。

據統計,中國有單姓6931個。

複姓

複姓(fū xìng),指由兩個及以上的漢字組成的姓氏。如:歐陽、司馬、上官、西門。複姓的來源較多,如官名、封邑、職業等,有些則源於少數民族改姓。

《中華姓氏大辭典》顯示,中國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雙字姓4329個、三字姓1615個、四字姓569個、五字姓96個、六字姓22個、七字姓7個、八字姓3個、九字姓7個(如:爨邯汕寺武穆雲籍韝)、十字姓1個(即:伙爾川扎木蘇他爾只多)。

起源

----------------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

中國上古時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媯、姒、姜、嬴、姞、妘。

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說:「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語》中胥臣解釋說:「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陽與夷鼓同己姓。」後來的五帝少昊、顓頊、嚳、堯、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農神后稷等,都是黃帝的後代。后稷承繼姬姓,他的後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發大封諸侯時,其中姬姓國53個。姬姓位於《百家姓》第297位,由姬姓演支出411個姓,占《百家姓》總姓504姓的82%,再演化出來的姓氏更是數不勝數了,所以說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

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姜姓還是今天中國的許多姓氏如呂姓、謝姓、齊姓、高姓、盧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當今以人口排名的中國百家姓氏中居於第60位。

妘起源於帝嚳高辛氏;嬴起源於少昊金天氏; 姚 、媯同源,都是起源於帝舜;姒起源於大禹。

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祝融之後,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

氏的出現,記錄著人類歷史腳步邁進階級社會。

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


上古有姓有氏。

姓是表示具有共同血緣關係的同一家族的標誌,是一種族號。

氏是姓的分支。

中國人是先有姓而後有氏的。

姓起源於母系社會,是一個氏族和部落的標誌。從史料記載來看,遠古的華夏民族在母系社會時期,姓是以母係為中心,人們「但知有母,不知有父」,即便是在三皇五帝,古文獻也只述其母而不載其父。

所以遠古的姓多以女字為偏旁,比如說,姚,姜,姬。

夏商周三代遠古部落級帝王之族有姓,後來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個特殊的稱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

姓是用來別婚姻,氏是用來明貴賤的,先秦時期只有貴族才有氏。

戰國時期姓氏制度開始發生變化,秦末大亂以後性與氏逐漸融合,漢代則通謂之姓,並且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均有姓,表明個人所出家族。

直到今天,姓與氏完全融為一體。


姓和氏其實都與婚配製度的建立有關。

人類最早的部落都是群婚制的,也可以稱之為「群落」,群婚制部落有一個最大的弊端,那就是無法發展壯大,當部落成員過多時,部落就會因成員之間爭奪性權力而分裂,所以就需要建立一種性分配製度來避免這個問題。

內婚制應運而生,內婚制就是在部落里劃分出多個氏族,部落與氏族的關係相當於現在的國家與家庭的關係,來自不同氏族的部落成員之間可以通婚,但氏族內部成員之間不允許通婚,這樣,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部落成員之間的性競爭,為了保持血統純正,同時會限制本部落成員與外部落成員通婚。

隨著部落越來越大,人員越來越多,為了便於區分,每個氏族都會建立一個有別於其它氏族標誌來作為旗幟,這就是最早的「氏」,而部落與部落之間為了避免婚配,也有一個符號,這就是「姓」,也就是說,最早的「姓」和「氏」都與婚配有關。

內婚制時期的「姓」不僅能分化出「氏」,同時也能分化出「姓」,當一些氏族脫離部落遠遷之後就無法在與原部落的氏族進行婚配,這時候就需要有新的「姓」出現,以便在這個「姓」之下重新劃分氏族,而這個「姓」往往就是他們以前使用的「氏」,所以存在「氏」轉化為「姓」的情況,上古時期的祝融八姓就是這麼分出來的。

因為是先有氏族而後有對偶婚,所以最早的氏族通常是圍繞老祖母來建立的,因為只有具備生殖能力的女性才能開門立戶,也就是說,最早的「氏」是屬於女性的,而男子要隨母親一起生活。

母系氏族社會也會遇到一個發展瓶頸,因為它同樣不能保障部落里的大多數男性對性權力的訴求,為了公平公正,對偶婚就出現了,接下來就是父系社會的建立。

在父系社會裡,開門立戶成了男性的權力,自此,「氏」為男性專有,逐漸成了身份和能力的象徵,而女性不再需要開門立戶,只需要保有「姓」來辨識婚配就夠了。

隨著部落之間交往的頻繁,一些部落為了鞏固與其它部落的關係開始轉向外婚制,即所謂「同姓不婚」,而外婚制就沒必要「姓」再分化出新的「姓」了,但族群越來越大,「氏」就會分化出新的「氏」,如在周代,周氏分化出晉、鄭、魯、吳等。

以上所講的是那些在慘烈的競爭者倖存下來的族群,而被征服的族群往往會成為奴隸,沒了旗幟,斷絕了祭祀,也就喪失了姓、氏,所以在春秋以前,姓、氏通常是貴族才有。

到了戰國時期,庶族崛起,原本沒有姓、氏的庶人紛紛以國為姓,但並沒有氏。於是出現分化:貴族有姓和氏,庶族只用姓,而這個姓其實也是來自於氏,因為國名與氏本來就是一體的,自此姓氏開始合體。

秦漢之後,貴族階層徹底解體,隨之而來的就是姓、氏之分徹底退出歷史舞台,形成的就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姓氏。


父有姓而母則無姓稱氏

這原本不是個問題的事兒

楚秦以降公然成了「問題鳥」

可見漢學誤人子弟有多深

中國學問中最無聊的就是「姓氏學」

無聊到什麼程度呢

帝高陽的苗裔熊正則被改為「屈原」

宋郡太子熊玉上個「三閭大學」被改為「宋玉」

黃國太子熊揭上個大學也被改為「黃揭」

唐國太子熊勒、景國太子熊嗟、屈國太子熊署等等

都被漢學無聊的「始氏學」更名

第一, 因為避禍、避仇改姓。

第二,比較榮耀,不是避禍,而是帝王賜姓,這種很多。

第三,兄弟民族改漢姓。

第四,漢族人改兄弟民族姓,這個也很多。

第五,還有部分兄弟民族的姓氏,不像我們漢族那麼嚴格,它有時候會變化。

第六,因為避諱而改姓。

第七,由於入贅、過繼、收養而改姓,這個就更普通了。

錢先生所言無誤

但這七種變化是楚秦以降的歷史

漢代以前沒這七種變化

而姓氏與國俱來

有國就有姓

有姓就有氏

上下五千年「父姓母氏」主流未變

女性始有姓是滿清當家時的事兒

女性都有姓是共和國的事兒

最無聊的是改楚莊王嬖人所生之子熊伍參

他的子孫竟然被改姓「伍」

什麼伍舉、伍奢、伍員等等

無聊透頂時還安排伍員回楚國

掘他祖先的墓又鞭他祖先的屍

從漢初起始的「戲說歷史」

使中國歷史如同兒戲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讀者所有

轉載無須聯繫作者

(一己之見 · 僅供笑閱)11,101


要把姓氏講清楚,得去上古時期源頭看看姓氏產生的根本原因。姓氏:姓為母,氏為族。姓是隨母親的,產生的目的是區分每個人由誰所生,所以姓的誕生是為了記住母親是誰,這一點從「姓」字的結構也可以看出,女生二字組成姓字,意思就是由哪個女人所生,足以說明姓是來源於母親。二者的關係為「氏」是「姓」的一個分支,氏可以改變,但姓不可改變。姓在最開始被古代人作為具有共同血緣關係、共同血統的標誌符號。

同姓之人即同一女人所生,就是擁有同一母親的人或其後代,有了這個標記在古代可以迅速識別哪些人是一母所生的後代,可以防止近親結婚,後面才有了「同姓不婚」的說法。

後父系社會代替母系,姓又成了區分父親是誰的作用,但同姓不婚的意義大大降低。因為在那個沒有DNA檢測的年代,你可以明確知道親生母親是誰,卻不一定能確定親生父親是誰。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之後,姓氏合併,人們逐漸摒棄了同姓不婚的規定。不過我們的鄰國韓國卻還一直將這一古老規定延續到了21世紀,直到今天韓國民間還存在抱有同姓不婚的思想反對某些婚姻的做法。

關於古代姓氏,舉個栗子,秦始皇嬴政生活在姓氏將要合併的戰國時期,他姓嬴,氏趙,名政,意思就是趙氏家族,是個世襲貴族,氏即族,族即氏,整個家族都姓贏,意思是這個家族最早是由姓贏的女人生出的。

姓產生於當時的母系氏族社會,因為當時女性在社會中佔有主導地位,所以最早的姓,如姬、姜、姚、嬴、媯、娰、姞、妘等多由女字組成。舉個栗子:一個姓姬的女人生了10個孩子,這些孩子可能是不同的爹,但肯定是同一個媽,其中有個混大了出息了,出去自立門派,組成了一個獨立的大家族,為了給自己家族做個標記,以區分另外9個混的不好的兄弟姐妹,給自己起個氏叫呂,從此自稱呂氏家族,姓姬,後來再有出息的孩子,又給自己起個氏叫鄭,外面就說這個鄭氏家族,是姓姬的。其實他們都是一個媽生的,但氏族確是自己給自己的標誌。

看了好多解釋,感覺很多人之所以說不清楚,都是在姓隨母姓這一點上含糊其辭,模稜兩可,不去講清道明姓氏的根本意義,不願承認姓來自於母親的事實,其實就是不願承認姓起源於隨母姓,對真相選擇性無視,提供信息不對稱的知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