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出大便。(图/翻摄自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72岁的奶奶尿出「粪尿液」。(图/翻摄自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美国加州一名72岁的奶奶日前发现自己的尿液异常,不但颜色混浊又常常伴随著许多泡泡,且更带有浓烈的恶臭味,情况一直无法好转,最后只好赶紧前往医院就诊,没想到这症状让医师看了都超傻眼。

据《每日邮报》报导,该特殊病例刊登于《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主治医师表示,这位奶奶是因为「乙状结肠憩室」堆积了大量粪便导致发炎与膀胱沾黏,造成结肠与膀胱之间出现了瘘管,所以在排泄时,大便才会跑到泌尿道,以致感染。

报导中指出,许多年长者上了年纪后,可能吃了太多高热量、低纤维的食物,再加上长期卧床或是便秘,造成肠道的压力过大,使得末端的乙状结肠形成「憩室」,大肠粪便从通道渗到膀胱,以致憩室发炎,引发大肠靠近膀胱的地方反复慢性感染,造成排泄出「粪尿液」的现象。

医师表示,最后手术将奶奶的乙状结肠患部切除了约20公分,并将膀胱原本约0.5公分的小洞进行修补,才顺利减缓了奶奶这项症状。目前奶奶已经顺利出院返家休养,但医师还是特别警惕所有民众,「应该随时预防大肠憩室的形成,若只是轻微的发炎,可以透过改变饮食习惯或是服药治疗来改善,但若严重发炎则必须立即就医,才不会像这起病例中的奶奶一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