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對於生態效益比較大,一旦滅絕後果比較嚴重的物種盡量保護並恢複數量主要是為了人類可持續發展,對數量已經小到沒什麼生態效益或本身同生態位物種比較多滅絕影響不算很大的物種是為了可能有極大潛在價值的基因庫,以及人類的「共情」

以上是從全人類角度來說,對參與野保的個人而言,大多是因為喜歡吧。

當然,不論是為了人類的生存或利益還是為了個人的喜好,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自己。畢竟,本就沒有什麼真正的利他行為,也不存在救世主。這段似乎是個人感慨了orz

因為世界是複雜的,一環扣一環的,也就是生物鏈,如果沒有了互相壓制互相生長,就會亂套,就像人體,各器官組織互相幫助互相協調,你缺了啥都不行,多了啥也會生病。


我感覺這樣的問題每天都有人問我。

真是服了,因為這是人的使命感在作怪。除了新陳代謝和自我複製。作為人,我們還有很多別的需求。恰好有一些人,喜歡熱愛自然。我們喜歡在樹林裏被蜥蜴圍著團團轉或是和鳥兒打招呼。

為了達到我們自私的目的,滿足我們的使命感。我們願意傾盡一切。說到底,是為了滿足人類作為上帝的使命感和興趣愛好罷了。

地球部原來的部門領導是「大自然」,當時定下治部方針,謂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多年來部門在這一方針領導下,雖有坎坷,但欣欣向榮,成員來來去去,最後也是人才濟濟百花齊放,這人才之中便有一名為「人類」的,才思敏捷獨領風騷,適逢自然近日身體欠佳,逐步接手起地球部的管理。

先是這五穀與雜草,人類說:我亦自然中人,所為符合天性,以五穀勝雜草,也合物競天擇之理。

後又有那河道改道,養蠶織絲,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但皆為了生存,如鳥喫蟲狼獵鹿,部門眾也沒說什麼,偶有抗議也毫無結果。

又幾年,那水庫改了河流汛枯,雞舍改了晝夜時長,那牛喫上了牛雜粉,豬打上了瘦肉精,眼見部門開除幾百個,走了幾百個,新的問題不斷出現,人類心裡也開始慌張,這麼個部門交給下一任手上,會不會挨罵?原來的人員都走了資料都扔了,萬一有一天要用到怎麼辦?


為了證明自己是地球的主人


謝邀。

世界文化遺產為什麼要保護而不摧毀掉?就跟文化遺產一樣,人類需要研究生物的歷史真相。

建議問題重定向,為什麼要保護瀕危滅絕動物?


保護生物多樣性
高中生物書上講的 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從而保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因為生物多樣性使得當食物鏈上某個物種消失的時候,可以有另外一個物種代替它的位置,可以維持正常的食物鏈,從而保證生態系統的穩定,與人類生活的氣候環境都有關係。

所以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