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带你从0学审计。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课程的第二章「一张图搞定审计全流程」。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别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的前2个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第三个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在我们四大循环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历年来考察的分值仅次于销售与收款循环,所以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

1、计划和安排生产

关键控制活动

主要单据与会计记录

目标和相关认定

生产计划部门根据客户订购单或者销售部门对销售预测和产品需求的分析,决定生产授权,并编制月度生产计划书和材料需求报告。

生产通知单

月度生产计划书

与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发生」认定相关。

根据经审批的月度生产计划书,由生产计划经理签发预先按顺序编号的生产通知单。

2、发出原材料

关键控制活动

主要单据与会计记录

目标和相关认定

生产部门收到生产通知单后,在领料单上列示所需的材料数量和种类,以及领料部门的名称,并经生产主管签字批准

领料单

领料登记簿

与生产成本的「发生」、存货的「存在」和「完整性」认定相关。

仓库部门根据从生产部门收到的领料单发出原材料。

仓库管理员应把领料单编号、领用数量、规格等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经仓储经理复核并以电子签名方式确认后,系统自动更新材料明细台账。

3、生产产品

关键控制活动

主要单据与会计记录

目标和相关认定

生产部门在收到生产通知单及领取原材料后,将生产任务分解到每一个生产工人,执行生产任务。

产量和工时记录

产量统计记录表

生产统计报告

入库单

与生产成本的「准确性」、存货的「存在」认定相关。

生产工人在完成生产任务后:

(1)将完成的产品交生产部门统计人员查点,转交检验员验收并办理入库手续;

(2)或将所完成的半产品移交下一个部门,作进一步加工。

通过产量和工时记录登记生产工人所耗费工时数量。

【提示】

教材以一般制造型企业为例,介绍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和主要单据,在实务中,这些单据的具体名称可能因企业的不同而不同,同学们要注重变通,当考题中出现不同名称的单据时,应当能够进行类比。例如,常见的产量和工时记录可能包括工作通知单、工序进程单、计工单、工作班产量报告、产量通知单、产量明细表、产量统计记录表、废品通知单、生产统计报告等。

4、核算产品成本

关键控制活动

主要单据与会计记录

目标和

相关认定

生产过程中的生产通知单、领料单、产量和工时记录、产量统计记录表、生产统计报告、入库单等文件资料都要汇集到会计部门,由会计部门对其进行检查和核对。

材料费用分配表[料]

工薪汇总表及工薪费用分配表[工]

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费]

成本计算单[总]

存货明细账

与存货的「计价和分摊」、营业成本的「准确性」认定相关。

会计部门设置相应的会计账户,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

【提示】

学习至此,同学们很容易觉得「不知所云」,审计学习通常只要求同学们了解生产和存货的流程,而不在于如何具体进行成本核算(主要在财务成本管理科目中学习)。

5、产成品入库及储存

关键控制活动

主要单据与会计记录

目标和

相关认定

产成品入库,质量检验员先行点验和检查,然后签收并编制顺序编号的验收单

验收单

入库单

产成品明细台账

与存货的「存在」、「完整性」、「计价和分摊」认定相关。

仓库管理员应检查产成品验收单,并清点产成品数量,填写预先顺序编号的产成品入库单。签收后,将实际入库数量通知会计部门。

经质检经理、生产经理和仓储经理签字确认后,由仓库管理员将产成品入库单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系统自动更新产成品明细台账。

仓储部门还应根据产成品的品质特征分类存放,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可以接触存货。

6、发出产成品

关键控制活动

主要单据与会计记录

目标和

相关认定

产成品的发出须由独立的发运部门进行。装运产成品时必须持有经有关部门核准的发运通知单,并据此编制预先顺序编号的出库单。

出库单

发运凭证

与存货的」存在」、「完整性」、营业成本的「发生」、「完整性」认定相关。

7、存货盘点

关键控制活动

主要单据与会计记录

目标和相关认定

管理人员编制盘点指令,安排适当人员对存货实物进行定期盘点。

存货盘点指令

盘点表

盘点标签

与存货的「存在」认定相关。

8、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关键控制活动

主要单据与会计记录

目标和相关认定

财务部门根据存货货龄分析表信息、生产部门和仓储部门每月上报残次冷背存货明细、采购部门和销售部门每月上报原材料和产成品最新价格信息,结合存货盘点的结果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财务经理和总经理复核批准并入账。

存货货龄分析表

存货的「计价和分摊」、资产减值损失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认定相关。

二、生产与存货循环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1.产品的多元化

这可能要求聘请专家来验证其质量、状况或价值。例如,计量煤堆、筒仓里的谷物或糖、黄金或贵重宝石、化工品和药剂产品的存储量的方法都可能不一样。

2.某些存货项目的可变现净值难以确定

可变现净值难以确定,会影响存货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的确定,并将影响注册会计师对与存货计价和分摊认定有关的风险进行的评估。

3.将存货存放在很多地点

大型企业可能将存货存放在很多地点,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地点之间配送存货,可能导致:

(1)增加商品途中毁损或遗失的风险;

(2)导致存货在两个地点被重复列示;

(3)产生转移定价的错误或舞弊。

4.寄存的存货

(1)存放于企业的存货实际已不归属于企业;

(2)企业的存货可能存放于其他企业。

5.存货跌价风险

(1)技术进步或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导致的存货跌价;

(2)鲜活、易腐烂的产品因变质导致的存货跌价;

(3)销路不畅或行业低迷导致的存货跌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