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注会菌听到最多的话题就是关于「坚持CPA备考」这件事:

刚刚看了一章发现太难,还有必要坚持CPA复习么?

已经7月份了,还有两门没看是不是没希望了?

图书馆扫了一圈都在备考CPA,通过率这么低,感觉要弃考了......

的确,作为会计行业中含金量最高的证书之一,注会的难度自然也不容小觑。换句话说,如果你不是MPAcc学历的财会人,想不费力气就通过CPA,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CPA的通过率低,并不意味著普通人就没希望拿下CPA证书

前段时间,注会菌在知乎上看到一位95年宝妈分享自己的CPA备考经历,她在边带娃边工作边考证的情况下,还能一年通过CPA六科,著实让注会菌感叹,只要你足够努力,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财会专业自考大专毕业

为了简单的加薪梦备考CPA

虽然博主自称是95年的宝妈,但是在注会菌看来,95年依然是可以被称为小姐姐的年纪。

博主其实是中专毕业,当时读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当地一家小企业做财务工作,说是财务,每天干的就是简单的记账工作,月薪少的可怜。

后来读了自考大专,依然是财会专业,毕业后虽然跳了槽,但是对薪资来讲并没有什么起色。再加上大专毕业后就直接结婚,次年生了孩子,直接导致经济压力变大,成了半个「啃老族」。

当时听朋友说CPA含金量很高,考出CPA后薪资增长速度特别快,于是博主没有想太多,只想尽快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毅然决然的加入了CPA备考的队伍中。

在博主看来,自己当时目的性比较单一,想的就是尽快考出CPA拿到高薪,至于CPA到底有多难考,考出来后怎么拿到高薪,备考过程中遇到难题怎么办,她都没有过多的纠结。

所以11月份决定备考CPA以后,12月份就已经买回了所有的教材和辅导书和网课。还让父母和老公监督自己复习,争取苦熬一年拿下CPA。

其实想想,大多数一年拿下CPA六科的学霸都是这样,凭著所谓的韧劲和执念去考这张证书,至于考出来怎么样那是将来的事情,当下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给自己留后悔的退路。

所以,即使自己是985毕业生,想在这个行业长久的发展下去,依然得奋力拿下CPA证书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凌晨5点雷打不动的起床复习

挤压时间是备考CPA的先决条件

因为要同时兼顾工作、带娃、备考,尽管有父母的帮忙,博主还是尽量让自己的时间和孩子的作息时间能重合。

每天早上孩子5点多起床,博主就同时起床在孩子身边开始复习前一晚新学的知识。这样既能给孩子陪伴,也能多挤出一点时间复习CPA。

中午在单位吃过午饭,也是尽可能的多抽出一些时间来听听课程或者是看看习题。

晚上通常是复习时间比较集中的时候,博主一般是8点到9点复习一段时间,9点到9点半陪孩子睡觉后,再继续翻开教材学习到晚上11点。

除此之外,周末还杜绝了所有的娱乐活动和休闲活动,唯一觉得对自己放纵的就是,比工作日多睡一个小时。

所以严格算下来,博主一天的复习时间并不比普通的在职考生少。

按照早上5点半到7点半,晚上8点到9点,9点半到11点的复习时间来算,博主一天的高效复习时间大概在4个小时左右,再加上午休时间和一些零散时间,一天将近复习5个小时。

周末平均每天复习6—8小时,一个月的复习时间大概是160小时,10个月就是1600小时。在备考CPA这件事上,智商和方法固然重要,但充足的时间绝对是备考CPA的先决条件。

制定计划最重要的不是目标

而是计划施行的结果

在CPA备考中,我们一直强调计划的重要性,但是却发现很多考生制定了完美的计划,备考却半路夭折,再好的计划都失去了制定的意义。

所以当博主说,她觉得制定计划最重要的不是目标,而是看中施行的结果的时候,注会菌觉得,这才是备考CPA最正确的姿势。

比方说,博主一开始计划的是从一轮复习开始,每复习完一章知识点,做一个章节的习题,1—3天时间完成一个章节的复习。结果却发现,自己复习知识点就已经很吃力,做习题时更打击信心。

而且习题第一天做完之后第二天就会忘,再重新回头复习的话,时间成本实在是太高。

于是博主算了下备考时间和备考进度,最终决定一轮复习先过一遍知识点,然后每个章节做几道例题,到二轮复习时再开始加入习题,三轮复习再开始大量刷题,这样在时间和效率上都能提升不少。

除此之外,针对各科的重难点,博主一开始的时候觉得要先攻克重点和得分点,结果发现效率并不高,于是把重难点部分的复习分解,一轮复习先勾画出来去理解,二轮复习著重攻克,三轮时对重难点查漏补缺,复习效率也大大提升。

所以,学霸和普通考生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把计划落到了实处,一个把计划变成了空谈。说到底,计划只是一个计划,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考核因素。

当你足够努力

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年初,博主跳槽到了当地一家还不错的企业做出纳,虽然是出纳,但是薪水和之前相比却涨了不少,而且在现在的企业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算是圆了自己当时那个最简单的加薪梦。

而现在的工作,是博主之前的领导介绍。

用这位95年宝妈的话来讲:领导是个惜才的人,他知道我考出CPA迟早会跳槽,所以就直接推荐了现在的单位,当时我就觉得备考CPA是对的,只要我足够努力,全世界都会为我让路。

她说也很感谢支持自己备考的家人还有宝宝,或许是知道自己备考很难,宝宝从出生开始就没有过分吵闹过,没有在孩子的事情上花费太多精力。

其实在CPA考生中,像博主这样的并不在少数,CPA对他们来讲可能是一道非常难的坎儿,但反过来又会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我记得我们之前在采访很多高顿CPA六科学霸时,他们说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考CPA拼的就是一个狠劲,谁更努力谁就能拿到证书,获得更多的机会。

坦白讲,成功靠的是个人努力和社会机遇,但在这两个因素中,努力一定是先决条件。

距离CPA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你离CPA越近一步,未来的职业选择就会多一条路,相信3个多月后,每一个努力的人都能拿到属于自己的那张CPA证书!

本文由注册会计师原创发布,作者小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