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堵奶這件事兒,當媽後最害怕的事情莫過於堵奶、硬塊、乳腺炎了。自己不舒服就算了,寶寶也會喫不好,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乾着急。

堵奶其實是比較通俗的說法,專業點叫乳汁淤積,就是哺乳期媽媽乳房裏乳汁出不來,積在裏面出現硬塊的現象。

很多人都以爲堵奶是因爲奶太多了,其實並不是,奶不多也會堵奶的。

比如:

①長期穿帶鋼圈的文胸或文胸太緊的媽媽

②有較嚴重的乳腺增生的媽媽

③餵奶時間不規律或餵奶姿勢不正確的媽媽

④喫得過於油膩的媽媽

⑤情緒波動太大的媽媽也很容易堵奶!

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幾種堵奶的情況及應對的方法。

1乳房有腫塊、疼痛,乳頭無白點

症狀

發燒,乳房按壓(或不按壓)疼痛,有腫塊,表面泛紅,多次擠奶後不見白點。

對策

1、擠奶,保證乳汁及時排出

不管是讓娃吸還是自己用吸奶器,保證乳汁一定及時排出,不要越積越多,加重病情。

讓娃喫的時候,可以讓娃的下巴對準腫塊的地方,因爲下脣吸力大,所以需要擺各種姿勢。打個比方,如果是媽媽的乳房外側乳汁淤積,那麼媽媽可以採用橄欖式哺乳,寶寶下巴貼在媽媽乳房外側,那麼這個時候,乳房外側的吸吮力度是最強的,更容易吸通乳腺管。

在擠奶時也可以順着乳頭的方向用手按壓一下,更加有利於乳汁排出。

2、消腫方法

其實,剛剛覺得有點堵奶,媽媽們就可以試試用圓白菜、土豆片外敷,20分鐘左右換一次,或讓寶寶含住大部分乳暈,勤吸吮,硬塊就會慢慢變小。如果還不行,那就乖乖地找專業母乳餵養指導師疏通乳腺纔行哦~~

在這期間千萬不要熱敷,要敷也只能冷敷,因爲乳汁排出後,乳房一般不會馬上消腫,而會再腫12-48小時。這期間一旦處理不當,就可能腫上1周或者更長時間。誘發乳腺炎也說不定呢!

3、退燒方法

☆ 洗個澡,邊洗澡邊手擠奶(十字擠奶法)

☆ 蒲公英顆粒,消腫的,可以起輔助治療作用;

☆ 泰諾林,退燒藥,哺乳期可用,可起到短暫退燒作用,病竈沒除早晚還得燒起來;

☆ 如果最後沒辦法要輸液了也不要太擔心,千萬不要因此放棄母乳餵養,醫生會優先選擇哺乳期可用的藥物,但要注意輸液與餵奶間隔,不必太過擔心。

2排奶後乳頭出現白點

擠奶或者讓娃吸,如果乳頭出現白點那就好辦多了,那個白點裏面就是乳汁。

用消過毒後的針挑破白點,乳汁就噴出來了,把乳汁排出來就會發現腫塊也沒了。

>>>>

容易導致堵奶的原因

最後總結一下堵奶的各種誘因,儘量避免。

1、最常見的就是吸奶間隔太長,導致乳汁淤積無法及時排出,因此要注意定時吸奶,哪怕不完全排空也一定要吸出一些乳汁,防止漲奶過度而堵奶。

2、擠壓到乳房會堵奶,之前以爲媽媽說她家熊孩子一頭撞在了乳房上,結果堵了。還有像媽媽睡覺時總是朝一個方向躺喂,也會擠壓到乳房。

3、生氣會堵奶。

4、喫的太油膩可能會堵奶,所以建議新手媽媽們儘量喫素,還有就是儘量多喝水。

其實每一個堵奶媽媽的經歷和心得都不同,但相同的是哺乳期媽媽缺少預防堵奶和乳腺炎的專業知識。母乳餵養聯盟有專業的母乳餵養指導師,在你餵養路上可以給你最貼心的幫助,解決你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奶堵的原因:

1、 奶太多;

2、 沒有及時排出;

奶堵了怎麼辦?

積奶的關鍵就是及時排出,避免長時間停留在乳房引起奶堵、奶結或乳房發炎。

1、多讓寶寶吮吸:多吸,可以疏通乳腺,這樣就會避免奶結;

2、熱敷:用熱毛巾或者熱源,敷在胸部,幫助軟化奶結;

3、按摩:自己一隻手拖住乳房,另外一隻手從乳房根部(腋窩)向乳頭方向按摩,幫助疏通乳房;

4、用吸奶器吸:如果寶寶自己不肯吸或者奶太多,那可以自己用吸奶器把它吸出來,然後冷凍起來,以後給寶寶喫;

5、請專門的醫師疏通:上面的方法都使用過,但還是會存在積奶或者乳房發炎,這個時候需要及時疏通,建議去醫院,請專門的醫師幫忙疏通;

6、適當減少湯水攝入:如果是因爲奶多導致的積奶,每天可以少喝一點的湯水;


更多最新孕產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如果有孕產和育兒方面的問題也可以私信我幫你解答。


有硬塊主要原因產後乳腺不通,有奶結,乳腺不通還有如下症狀

1.產後初期時,還感覺有過乳房脹痛,但是因寶寶不愛喫等各種原因,造成奶水變少,發脹的感覺也沒有了;

2.乳房出現難以忍受的脹痛感,用過很多方法,但奶水就是下不來,寶寶也喫不出來;

3.乳房內感覺有淤奶或腫塊,通常溫和的按揉後會有好轉,停止按揉情況仍舊一樣;若不處理,慢慢會發展爲,乳房內有大小硬塊,觸摸會滑動,按壓會感覺疼痛;

4.奶水充足時,會有刺痛的感覺,甚至輕輕的觸碰都會感到很痛;

5.整個乳房脹痛,硬得像石頭,奶水淤積乳房發熱。

貼士:一般乳腺管堵塞的主要表現爲乳房脹痛、乳汁堆積,嚴重者會伴有發燒,乳房紅腫等不適,,如果再不進行處理很可能會誘發乳腺炎,到時候治療起來會到更加麻煩,而且乳房嚴重感染,也不能進行母乳餵養。

產婦奶堵疏通方法

1.第一時間吸奶

產婦從產房出來後,第一時間就應該讓寶寶吸奶,媽媽產後是少量粘稠,略帶黃色的乳汁,也稱爲初乳,初乳中含大量的抗體,可以減少新生兒疾病的發生,同時,通暢堵塞的乳腺管,加速子宮的恢復。不管有沒有乳汁,都要讓寶寶頻繁的吸吮,哺乳時間5-10分鐘爲宜。

2.不要着急喫下奶的食物

在媽媽的奶水還沒有下來前,先不要着急喝鯽魚湯等催乳的食品,因爲,在乳腺管還沒有通暢的情況下,下奶了,但是奶水出不來,就會形成淤積,而且催乳食品會讓奶水增加變稠,更不容易吸通。通常產婦會在產後第3天左右下子,若沒有硬結,寶寶也喫奶順暢,可以喝些湯品來補養。

3.溫柔的按摩

按摩是一種防治奶水堵塞的有效方法,但產婦一定不能野蠻按摩,很多乳腺炎甚至化膿性乳腺炎都是不當的大力按揉所致。先將手指伸入堵奶處,用手向着出奶的方向溫和的按揉,將奶水慢慢的引出來,奶水多的媽咪們也可以藉助吸奶器將堵住的乳汁吸出來。

4.多讓寶寶吮吸

產後的媽媽們要是堵奶了,可以多讓寶寶的吮吸,寶寶幫忙吸吮通奶是一種很有效的疏通方式,而且天然無副作用,有些媽媽習慣用針挑破堵奶硬塊來通乳,若已經用針挑破,那麼切勿再讓寶寶進行吸吮,以免寶寶受到感染。

5.牙刷毛疏通

奶水濃稠,乳腺管太細就容易發生堵塞,特徵就是乳頭上通常都會有個白點,如果覺得寶寶的吮吸很痛,可以用牙刷毛疏通,一是粗細正好,二是可以自己控制力度。但一定要先用酒精消毒,再對準白點輕輕地疏通,通幾下,用吸奶器吸幾下,反覆幾次,乳腺管就可以疏通了,當奶水流出來了便大功告成。

6.熱敷有講究

很多新媽媽一發現堵奶了,就趕緊用熱毛巾敷很久,這樣反而會更加紅腫疼痛,正確的熱敷應該是在餵奶前,敷2、3分鐘就好,溫度以皮膚覺得不燙爲準,太燙或時間太久會加重組織水腫,導致乳汁更難以排出。此外,熱敷後一定要奶水及時排出,只敷不排,奶結就不能得到根本的緩解。

推薦閱讀

乳腺炎讓13%的寶寶過早斷奶 https://www.toutiao.com/i6422773764181721602/


哺乳期奶堵,是很多寶媽遇到的問題,寶媽痛苦,無奶水,寶寶哭鬧,很是鬱悶,煩躁。

首先要找出奶水堵塞的原因,進行對症治療。

寶寶吸吮不及時,寶媽飲食過量,喝濃稠的湯水,生氣,着急,上火等等都可以導致奶水不通。

措施

1 建議寶媽讓寶寶勤吸吮。

2 近期不可喝濃湯。少喫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一定要清淡飲食。

3 檢查乳頭是否有白點,如果有,用消過毒的針尖挑開,按壓硬腫部位,排除乳汁。

4 乳房脹痛,從乳頭部位開始向乳房外圍按壓,力道輕微疼痛就可以了。可促使奶管通開。

5 在不確定乳腺管通開之前,切記熱敷。那樣反而會適得其反,奶堵加重。

分享我處理過的一位患者,產後60天,奶水堵塞,局部紅腫,有壓痛,體溫正常,乳頭沒有結痂。我用手法按壓,將堵奶一滴一滴擠出來,奶水已經化膿,有血絲。

建議她口服青黴素累抗生素,或中藥蒲地藍膠囊,飲食清淡,停止患側哺乳。三天痊癒。

希望對你的情況有所幫助。必要時可去醫院就診,切莫耽擱時間,以免造成大面積堵塞,那樣就得不償失,也容易回奶。

祝寶媽早日康復,繼續母乳餵養,加油!


哺乳期如果乳房出現疼痛、腫脹、有結塊就是堵奶了,堵奶要儘快處理,容易出現乳腺炎、發燒等情況。那要怎麼處理呢?

1、如果出現結塊現象,先調整哺乳姿勢,讓寶寶鼻頭對着結塊的地方,頻繁吸允,每2-3小時一次,哺乳後注意清空另一側乳房。

2、通過按摩疏通結塊地方,正確的按摩手法會改善乳汁淤積,消除腫塊。去正規醫院進行按摩治療。按摩會刺激乳腺分泌泌乳素增多奶水,更要注意定時清空。

3、飲食清淡,結塊期間注意飲食清淡,少油鹽,少湯水,不喫糖。油大的食物更容易造成堵奶。

4、排奶前可以先熱敷,用熱毛巾敷2-3分鐘,水以溫熱不燙皮膚爲佳。熱敷後一定排奶或者讓寶寶吸。排奶後進行冷敷,也可以用土豆敷,消腫脹。

希望我的回答能儘快幫您解決堵奶問題。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話題,我們一起愉快育兒。


常聽有些媽媽說自己奶不夠,追奶沒成效—反問:你瞭解泌乳原理麼?你真的掌握了追奶方法麼?母乳餵養是信心的遊戲,你敢挑戰麼?

  追奶的麻麻們別急,我們先來了解泌乳:

  A. 母乳餵養三要素:寶寶、大腦、乳房。寶寶吮吸乳房,將信號傳給大腦,製造乳汁的荷爾蒙又作用於乳房,促使乳腺擠壓分泌出乳汁。

  B. 奶水的分泌遵循着供需平衡的原理:透過寶寶吸吮的刺激,母親的身體會接受訊息決定分泌多少乳汁;當孩子吸吮的越多,奶水就分泌的越多。

  C. 乳房是工廠不是倉庫.儲奶,攢奶的做法是無法增加產奶量的。

  綜上所訴,要增加泌乳量,寶寶的吮吸最重要!寶寶纔是媽媽最好的催乳師!

  那追奶麻麻該怎樣做呢?

  1.增加餵奶次數:8-12次甚至更多。

  2.延長餵奶時間:喫空一側(15分鐘左右)之後再喫另一側。如果太快換到另一邊,寶寶喫到的將會是兩側乳房的前奶,雖然能喫飽,但是脂肪含量,熱量會不夠。

  3.左右交替餵奶:左右兩側喂完之後,讓寶寶再喫一輪。

  4.加倍餵奶:寶寶喫飽喝足後,不要立即放下睡覺,而是再抱一會兒,用10-15分鐘時間,抱着或直立揹着他,讓他保持清醒,並把肚子裏的氣排出來,這樣寶寶肚子又有空間了,可以再來一輪餵奶。

  5.脫光寶寶餵奶:肌膚之親有助於喚醒貪睡的寶寶,刺激不太投入的寶寶去積極的喫奶。怕寶寶着涼的話,在他背上披上小毯子。

  6.午睡及夜間餵奶:帶寶寶上牀餵奶,媽媽和寶寶都能放鬆下來,也能刺激更長時間,更爲頻繁的哺乳。同時,泌乳荷爾蒙水平也會提高。媽媽體內的催乳素水平在睡眠中會提升,生長荷爾蒙在睡眠時也會提升,並和催乳素協作,提高泌乳量。

  7.充分休息:身心放鬆可以降低體內的壓力荷爾蒙,讓泌乳荷爾蒙更有效的運作。

  8.想象寶寶,想象乳汁:不要小看意念的作用。

  我的奶夠嗎?教你判斷母乳是否足夠

  1、尿量。喫足了的嬰兒,每天尿溼4-6個紙尿褲,或者6-8片尿布。

  尿的顏色是清的,或顏色很淺。如果尿的顏色很深,說明嬰兒攝入的母乳不夠。

  2、便便。喫足了的嬰兒,出生一週內胎便應該排淨。第2-4個禮拜,每天會大便2-3次以上。1-2個月後(時間視個體狀況而異),隨着腸道發育完善,大便次數一般來說會減少到每天1次,很多母乳餵養的孩子,會每三四天大便一次,此過程稱爲攢肚。注,通常在尿量達到,發育正常的情況下一個月以內的的寶寶也有攢肚的現象。

  尿量告訴你寶寶是否喫到了足夠量的母乳,便便的情況告訴你寶寶是否喫到了足夠的後奶。

  3、餵養。媽媽餵奶後比餵奶前乳房軟些。餵奶前後乳房柔軟程度的差別隨着寶寶長大會逐漸減小,直到媽媽達到供需平衡的狀態。

  餵奶時,寶寶的吸吮刺激出媽媽的奶陣,如果媽媽對奶陣沒有感覺,可以觀察寶寶,看到寶寶每吸吮一兩下就吞嚥一次。

  4、體重。第一個月內,體重“平均”周增長112-200克,6個月內,每月“平均”增長500-700克(注:摺合每週116-233克,但已經不適合按周稱量體重了)。

  追奶麻麻應注意以下幾點:

  1.正確的銜乳姿勢:寶寶的嘴巴夠大、下脣外翻、舌頭超過下牙齦,下巴抵住媽媽乳房,頭向後仰着,身體貼緊媽媽的身體,他擠壓的是媽媽的乳房,而不是嘬着一點點的乳頭。

  2. 混喂的媽媽在追奶過程中慢慢循序漸進減掉配方奶最好。 要知道,一旦混喂持續,乳頭混淆很難矯正,必然走向全奶粉。

  3. 判斷寶寶喫飽與否不僅要看尿量,還要看體重,看大便,看餵養 。

  4. 寶寶有吮吸需求,我們的寶寶在媽媽肚子裏就開始會吮吸手指,所以這個從孃胎裏帶出來的動作是孩子最熟悉的動作,而新生兒從溫暖舒適封閉的子宮裏,猛然來到一個開放寬敞的涼風颼颼的陌生世界,當然會有焦慮、煩躁和恐懼的心理,有時還會有我們很常見的腸絞痛或一些小感冒讓我們的寶寶感覺到不舒服。 很多新手媽媽和家人把孩子頻繁的找奶喫歸因於母乳不足。實際上,飽餓只是動物的最低需求,我們的寶寶是一個具有情感和人格的人,所以孩子頻繁地尋找奶頭並不一定意味着孩子餓了。

  5.母乳裏的營養並非完全受媽媽飲食的影響,但是媽媽在哺乳期的飲食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寶寶是純母乳餵養的情況,只要寶寶沒有不適和疾病,一般情況下就不用特殊忌口,注意飲食多樣化,防止營養不良。如果寶寶有腹瀉、溼疹等病症,媽媽需要注意忌異種蛋白,生冷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的。

  還要注意保持情緒舒暢,以防因爲情緒不暢導致乳汁減少。菸酒必忌,咖啡或濃茶少量飲用問題不大,但是大量地喝會使乳汁裏含有較多的咖啡因,寶寶吸奶後可能會間接產生興奮,易引起少眠和多啼哭,所以適度啊。

  均衡的飲食對於媽媽自己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要注意攝入以下幾類食物:穀類食物、 新鮮水果和蔬菜、高蛋白的食品、含鈣和鐵的食品。

  但喫好並不等於要喫得很飽,哺乳的媽媽每天只需要增加大約500卡路里(煮雞蛋1個+不加糖麥片1杯+全麥麪包2片)的熱量就可以了,當然這也與你當前的體重和運動量有關。

  6.追奶過程很考驗耐性,保持情緒舒暢很重要. 生活中難免會有壓力 , 放鬆心情,看着寶寶喫奶的可愛樣子,你會更有動力的 。

  7.謹記,按需餵養,這是追奶掛餵過程中最重要也是最緊要的。 有的媽媽急於追奶,在掛喂追奶中體現出你快喫啊!你趕緊喫啊!你給我喫啊的一種焦急心情,或在尚未追上相應奶量時就貿然減掉過多的配方奶;愛寶寶心情可以理解,但強迫寶寶進食或無視寶寶的基本需求,反倒與母乳餵養的原則:按需餵養背道而馳了。

  8.追奶中常見問題。第一、寶寶一直吮吸,不是奶不夠,是奶流得不夠快,所以孩子需要喫非常久才能飽。第二,銜乳姿勢不太對,不光是乳頭不疼就對了,要不斷摸索否則是無效吸吮。第三,捨不得減掉奶粉就是追奶追到心憔悴下場。第四,女人長兩乳房就是拿來產奶的,什麼奶不夠理論滾邊去,信心不足加不夠堅定也是追奶擋路石。第五,孩子哭不一定是餓了,還有困了和想吸了,反正你別多想,把奶塞寶寶嘴裏就對了。越多想拖越久越辛苦 。

  接下來,瞭解一下(追奶十大誤區)

  1.不要以爲要奶脹了才能喂,不然就是沒奶。其實很多媽媽產後從來不脹奶的。母乳是寶寶吸吮的時候,刺激了泌乳素和催產素的分泌,泌乳素指導乳泡泌乳,催產素指導輸乳管把乳汁擠壓向乳頭方向。然後寶寶才能喫到嘴裏。也就是說,不喂就沒有。

  2. 不要以爲不脹奶就是沒奶。在脹奶不脹奶這個問題上,媽媽體質有區別。很多媽媽產後初期喂不喂都泌乳,於是經常脹奶。這樣的媽媽通常要經過幾個月甚至半年以上,乳房才能“學會”;孩子 喫的時候泌乳,不喫的時候不“瞎泌乳”。而有的媽媽,產後直接就達到了這種“供需平衡”的狀態。後者幸福啊!奶結風險小。

  3.不要以爲必須喝湯才能奶多起來。有的媽媽喝湯容易脹奶,或者喫某種食物容易脹奶。但脹奶不等於奶多,不過是在孩子不喫的時候,乳房也泌乳了而已,是泌乳時間上的錯位,是&“奶多”;的假象。我喂雙胞胎,從來都不等脹奶再喂。不要以爲整個哺乳期都是每天脹脹的。

  4. "爲了追奶什麼方法都試過了"的媽媽是追奶器材發燒友,吸奶器、催乳師、猛喫猛喝、喫奇怪的東西,這些做法都會帶來額外風險。吸奶器使用不當會損 傷乳頭,造成奶結;喝湯猛喫讓媽媽自己貼一身肥膘,奶水油膩孩子拉稀,最鬱悶是追奶沒用,打擊媽媽自信倒是有效。

  5. 不要以爲孩子應該一次喫飽,喫飽就睡2小時以上,樂呵呵起來玩,然後樂呵呵喫,喫完樂呵呵接着睡2小時。新生兒的胃只有3-5ml,滿月時不到30ml,少喫多餐,勤喫勤睡,是多數小嬰兒的方式,也是最適合他們吸收營養和休息的方式,所以講要按需餵養。

  6.見過很多媽媽說,孩子喫不飽,表現是睡不好,比如白天睡一會兒就醒,晚上入睡困難。繼續問養育細節,通常有幾個共同點:

a.孩子白天活動不足導致不夠 困,如兩三個月了還在躺抱,抱出門溜達就算活動了;

b.孩子對睡眠條件不滿(抱着睡能睡很久,自己躺着睡一會兒就醒)。

c.熱天不開空調。

  7. 很多混合餵養的媽媽覺得奶粉減不下去,因爲孩子喫了母乳不睡,必須喫了奶粉才睡。但其實,孩子是因爲通常喫母乳時喜歡半睡半醒迷糊着繼續叼着乳頭的感覺,而媽媽爲了讓孩子睡就餵奶粉。於是孩子習慣了睡前最後一道程序是喫奶瓶。沒到這個程序就不睡。是秩序感使然。

  8. 不要以爲孩子哭就是因爲餓。喫飽睡足的健康新生兒確實應該情緒愉快,但是是在嬰兒的心理需求也得到滿足的前提下。嬰兒需要和母親接觸,需要想喫就喫,不想 喫不喫,想睡就睡,不想睡時有豐富的玩耍。且媽媽的情緒是孩子最大的成長環境,在一餵奶就焦慮的媽媽懷裏,孩子會不安的。

 9.聽說追奶要勤喂,於是沒日沒夜的喂。其實在保證減了奶粉的情況下,媽媽按需哺乳就好,孩子想喫就喂,不想喫不喂。孩子會因爲餓而自動喫的更頻勤喂, 仍然是以按需爲底線的。過度勤喂會把孩子和自己都弄煩.很焦慮時不要喂,把孩子給別人哄哄,自己散心一會兒,調節好情緒再喂。

  10.追奶追到心碎,追到長期陷入對母乳夠不夠,要不要純母乳的糾結。喫,只是育兒當中一個方面而已,寶寶需要的也不僅僅是奶,而是一個媽媽。確保做對追奶的技,然後讓結果順其自然,享受和孩子的相處就好。當然,更要多學習技術和經驗,這樣"順其自然"才真正是個心態而不是自我安慰。


我那時候有一次不小心被小孩踢了一下奶堵了,腫了一個雞蛋大小的包,沒事就讓小孩喫,勤喫,然後用熱水,特別熱的水,因爲水涼的特別快,所以最好用燙的水,放在跟前用熱毛巾敷,多敷幾次。不到兩天就能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