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除了我們之前說的字頭字底之外還有左右偏旁,在中國文字中,左偏旁是所有類型中出現最多的字。我們今天就來講講幾個常見的左偏旁的寫法。

總的來說,左偏旁要向左伸展,向右收縮。偏旁右邊一般上下垂齊,給右邊的筆畫讓出位置。以長豎為主的左偏旁,豎劃要寫直;以挑或者短橫為主的左偏旁,應該向右邊呼應。左偏旁一般佔整體的三分之一左右。

1.單人旁

單人旁的撇劃一般寫的短而斜,豎劃寫在撇的大約中間的位置,與撇劃自然相接或者留一點點空隙。豎劃寫成垂露豎,不要露鋒。整個形態寫長。寬度上一般佔整體的三分之一。

2.雙人旁

雙人旁第二撇的起筆可以與上撇中部對準,在行書中多把第二撇與豎連著寫,寫成類似一點一豎的樣子(如圖二得字)。

3.豎心旁

豎心旁的豎也是寫成垂露豎,可以直中稍稍帶一點點弧度,兩個點呼應在豎劃兩邊,寫在豎劃中上的位置。

4.左耳旁

左耳由折筆、弧鉤、垂露豎三筆構成,折筆處短小,右肩稍高。寬度一般占整個字的三分之一,不要寫的太寬擠佔了右邊筆畫的位置。因為左耳在左上方,所以右邊有些筆畫可以穿插在左下方,比如「隨」字的走之部分就穿插在左耳下方。

5.三點水旁

三個點豎向呈左曲狀,上兩點稍近,下點稍遠,三點呼應。行草書中下兩點一般連起來寫(如圖二流字)。寬度大約是整個字的三分之一。

6.木字旁

橫劃一般寫在豎劃的上三分之一的位置,木的右邊撇收縮變成點劃給右邊讓位置。行草書中一般撇點連起來寫(如圖二楊字)。寬度大約佔整個字的二分之一。

7.提手旁

橫劃一般寫在豎劃的上三分之一的位置,橫劃左長右短,挑劃穿過豎鉤收筆位置大約跟橫劃收筆齊平。行草書中一般連成一筆來寫(如圖二折字)。

8.言字旁

繁體言字旁幾個橫劃注意等距,不要寫的太平,要稍帶一點右上取勢。點要寫在第一橫的右邊。「口」字上寬下窄。簡體言字旁其實可以參考三點水,無非是把第二個點劃拉長寫成短橫,這個短橫要寫的向右上傾斜。最後的挑劃不要寫的太平,注意點的收筆、折筆處、挑的收筆基本在一條直線上。

9.絞絲旁

繁體絞絲兩個撇的傾斜角度基本平行一致,三個點的收筆高度依次提高。簡體中一般注意第二個折筆寫在第一個折筆右邊,最後的挑的起筆又向左伸出,右邊幾個收筆基本在同一直線上。絞絲旁一般占整個字二分之一寬。

10.示旁

第一點寫的橫向一些,其他三筆交於一點,上緊下松,左松右緊,重心居上。行草書中一般先把橫與豎連起來寫,然後把撇點連起來寫(如圖二福字)。

今天內容先寫到這裡,因為左偏旁比較多,其餘幾個左偏旁會在下期與右偏旁一起介紹給大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