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很多中草藥泡水喝對身體是很有益處的,甘草就是其中一種比較常被用來泡水喝的草藥。很多人都喜歡用甘草泡水代替茶水喝,理由為可清熱解毒,但甘草長時間當做代茶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甘草俗稱甜草,氣微,味甜而特殊,性平和,入心、脾、肺、胃四經。甘草生用偏涼,可瀉火解毒、緩急止痛,炙用偏溫,能散表寒、補中益氣。此外,甘草還善於調和藥性,解百葯之毒,因此,甘草是一種非常廣泛的中草藥,廣泛用於臨牀,有「十方九草」之說。茶大多性平,紅茶黑茶略溫,一般具有抗衰老、解毒、強免疫等功效,具有一定的藥理,但整體屬於食品的範疇,不過也要根據季節和個人體質選擇不同性味的茶。

如上所述,甘草為葯,茶則屬食,既然為葯,偶爾或間斷飲用無妨,長時間當做代茶飲就不可以了。甘草所含甘草甜素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能夠促進水、鈉瀦留和排鉀增加,長期大量應用甘草,會出現水腫、血壓增高、血鉀降低、四肢無力等假醛固酮增多症。過量服用會出現蕁麻疹、哮喘、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其雌激素樣作用會影響男性的生殖系統。另外,甘草甘緩壅氣,能令人中滿,故濕盛胸腹脹滿及嘔吐者忌服,高血壓、腎功能不全、水腫、正在使用激素的患者均不宜服用。總之,不建議把甘草當做代茶長時間飲用。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查看官方網站 國內知名健康媒體,提供專業的健康科普內容

給您介紹下關於甘草不良反應的相關報道:

1. 傳統文獻

《本草綱目》:「無毒。」

2. 毒理試驗

(1) LD50 甘草浸膏小鼠口服LD50為3g/kg,靜脈注射LD50為0.68g/kg ;小鼠皮下注射LD100為0.68g/kg 。小鼠皮下注射MLD為1g/kg。說明甘草的毒性較低。

(2) 毒性反應 甘草浸膏每日1g給兔灌服7日後血鈉明顯上升,腎上腺功能減低,重量減輕,並有萎縮,14日和40日後體重增加。大劑量甘草酸能引起水腫,大劑量甘草次酸使小鼠呼吸抑制體重下降。

如長期服用甘草可引起水腫和高血壓。大劑量使用能抑制腎上腺皮質功能。甘草次酸能抑制豚鼠甲狀腺功能,降低基礎代謝。

(3) 致突變試驗 甘草次酸鈉小鼠腹腔注射無致突變作用;對環磷醯胺的致突變作用無影響。

3. 甘草的「十八反」

甘草與芫花合用,毒性增強,而芫花的利尿、瀉下作用減弱。甘草與甘遂合用,對豚鼠產生嚴重的毒性,甚至致死。甘遂、芫花、大戟、海藻與甘草合用,毒性增強,但對其瀉下作用、腸肌作用,合用和單用無明顯差別。證實了甘草的「十八反」的經驗是正確的。

4. 臨牀觀察

甘草無毒。在常規內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服用也沒有明顯不良反應。劑量過大有噁心、胸悶、腹脹甚至嘔吐的不舒反應。這可能是甘草皁苷的不良反應。

【禁忌證】

噁心、胸悶、腹脹以及水腫的患者,甘草只宜常規劑量服用,不宜增大劑量。


甘草是最常見的中藥草之一,是一種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的中草藥。它的價值就在於它的根及根莖位置。它是天然形成的特殊草藥,味甜。在陽光充沛,氣溫低而乾燥的環境下生長最為迅速,將它曬乾亦可泡茶。

甘草泡水能止咳化痰,甘草中含有的甘草黃酮、甘草浸膏以及甘草次酸均有明顯的鎮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較顯著,另外甘草還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能保護髮炎的咽喉和氣管粘膜。因此甘草熬水能夠化痰止咳,使得喉嚨更加通透舒暢,緩解咽喉疼痛。

甘草有補脾益氣的功效,甘草中的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對某些毒物有類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而且甘草熬水喝能夠清熱解毒同時還不傷及胃部。甘草提取物可以增強皮膚的抗病的能力,還可以緩解經常出現的過敏及不良反應的出現,阻止黑色素的產生,具有美白功效。

但甘草屬於草藥,也就屬於藥物,偶爾泡來飲用對身體有益處,但長期使用甘草,可引起一系列併發症。有關研究還發現,甘草製劑有損性功能,每天服用28克甘草,可導致男性的性慾降低和其它形式的性無能。甘草還可抑制皮質醇的轉化,從而導致血壓上升和低血鉀症。因此,對於有性功能減退、高血壓及浮腫的患者,不宜使用甘草。

從上面我們知道甘草用來泡水喝對身體有著不少的好處,但甘草不可以長期代替茶來飲用。

指導專家:蘇麗玲,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廣州市中醫醫院肺病科。

擅長:中西結合方法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支擴咯血等呼吸系統常見病、急、危重病。擅長治未病,調體質,糾正體質偏頗,調氣血。

覺得本文有用,歡迎點贊或推薦給朋友,並關注【醫聯媒體】。


很榮幸受邀作答!

適合長期服用的只可能在廚房裡,不可能在藥店裏。儘管《神農本草經》把中藥按毒副作用的大小分了上中下三品,但並不代表上品葯就可以長期服用。尤其是身體健康的人服用藥物,只有害處沒有益處。

甘草以其根味甘甜故而得名甘草,甘草就屬於《神農本草經》裡面的上品葯了。它是我國特產又最常用的藥材之一,它廣泛用於臨牀,有「十方九草」之說。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味過於甘,則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唐代王冰注曰:「甘,多食之,令人心悶。甘性滯緩,故令氣喘滿而腎不平。何者? 土抑木也。衡,平也。」

從用藥習慣和加工品種來說,甘草分為生甘草和炙甘草兩種。

生甘草擅長清熱解毒,偶爾喝一喝也可以。但長期服用的話可引起水腫,血壓升高及血鉀減少等癥狀並有脘腹脹滿,納獃等消化障礙。

炙甘草擅長補中緩急,久服會助濕壅氣,令人中滿,故濕盛而胸腹脹滿及嘔吐者忌服,從配伍來說甘草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最後我還是要重複中醫的養生觀,中藥是用來治病調偏的,不是用來養生保健的。養生保健還得從作息規律、飲食居處、調暢情致入手。

/完/

請關注、分享頭條號"抱朴言"

至美中醫、至樸之言!


【本草?生活】甘草不宜長時間當做茶飲?,也不宜用量過高!

甘草,味甘,性平,解毒、調和諸葯,補脾益氣、緩解藥物藥性和烈性。從藥性和功效上來看,甘草雖然是葯食同源,但藥理性較強,已經屬於藥材的範疇,且藥材的採收和加工一般在最成熟的季節或使用根莖等部位,有效含量非常高,所以不可久用和多用。

而茶?不一樣,茶大多性平,紅茶黑茶略溫,一般具有抗衰老、解毒、強免疫等功效,且茶的採收是按食品標準,一般是植物的嫩尖部分,雖然也具有一定的藥理,但整體屬於食品的範疇,所以一般情況下可以長久飲用,當然也要根據季節和個人體質選擇不同性味的茶?


甘草有補脾益氣,調和諸葯,清熱解毒,利咽的功效,偶爾泡水喝沒有問題;長期大量使用,可能會有水鈉瀦留的現象,尤其是水腫、體內濕重的人並不適合。


甘草一般分佈在我國新疆,內蒙,寧夏,甘肅,以野生為佳,甘草,功效特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緩急止痛,調和緒葯,一般夏天日常配方涼茶,但不要長期服用有一點副作用,止咳化痰,對肺熱咳嗽支氣炎有一定的作用,對胃痛腓腸肌疼痛有一定緩解作用,最大的特點是甘草和綠豆能解食物及中草藥中毒,但必洗冒,各方葯中能調和諸葯烈性葯,


《神農本草經讀》卷一:甘草為上品,氣味甘平,無毒。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金瘡尰,解毒。久服輕身延年。生用清火,炙用補中。新編藥性歌括《四百味》言:甘草味甘,生用性微寒,炙用性微溫。它能調和各種藥物的偏性,使之更好地發揮作用。使用注意,本品甘緩壅氣,能令人中滿,故濕盛胸腹脹滿及嘔吐者忌服。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均忌同用。久服較大劑量的甘草,每易引起浮腫。曾有報導連服50克十天的甘草可能引發高血壓,另腎功能損傷慎用。故甘草不能長期代茶飲。


謝謝邀請,甘草,我以為夏天可以當茶飲,它的功能不但益補,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利尿。在平時,喝上幾天還是有好處的,謝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