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新媽還是“老媽”,都會知道寶寶腹瀉是一件常見的事。因爲有數據顯示,嬰兒平均每年會有六次腹瀉,而兒童每年腹瀉也會有三次。

儘管如此,當寶寶再次出現腹瀉的時候,絕大部分媽媽還是手足無措、慌慌張張……

實際上,我們對寶寶腹瀉的“恐懼”真心不止那麼一點點!原因有以下三點,大家先來瞭解一下!

首先,寶寶出現腹瀉的時候,由於Ta會感覺到非常的不適,所以只能通過不分白天黑夜的哭啼向我們表達“不滿”的情緒

試問一下,寶寶一直哭的話,媽媽能不恐懼嗎?都快要哭出來了好嘛!

其次,導致寶寶腹瀉病因有很多,像生理性腹瀉、飢餓性腹瀉、受涼……我們都是普通媽媽,難以準確判斷導致寶寶腹瀉的原因,更擔憂因爲自己的“不準確”會給寶寶帶來額外的傷害。

最後一點,其實來自兒科醫生的擔憂!

因爲在兒科醫生眼中,腹瀉是常見病,治療的難度不大;然而媽媽們在寶寶腹瀉的時候,使用錯誤的護理方式就有可能將孩子置於危險而不自知。

我們通過很多的新聞媒體或者資料都能發現大量的錯誤護理案例:亂喫藥導致病情加重、不重視腹瀉導致寶寶脫水搶救無效……

因此,我們在寶寶腹瀉的時候,不能像以往一樣乾着急或者急着上醫院,只要你瞭解寶寶腹瀉的基本常識,就能給寶寶最安全的護理,幫助寶寶更快恢復健康。

腹瀉了怎麼辦?

腹瀉不同程度

輕微腹瀉,沒有達到脫水的程度,沒有發熱,精神狀態好,食慾好,有飢餓感,則無需改變飲食。

輕微腹瀉伴有嘔吐時,爲防止寶寶脫水,可購買口服補液鹽3號根據說明衝調後服用。

口服補液鹽可以維持體內正常的水、電解質平衡。

如果寶寶每1~2小時就排一次水樣便,甚至頻率更高,出現脫水症狀,需要就醫治療。

口服補液鹽

口服補液鹽3號,使用前將溶液按說明書的要求一次性配好。

例如ORS III(博葉),1包粉末衝250ml水。衝調時一定要把整包粉末全部倒入容器中,再加上250ml水一起搖勻。

但在市面上,基本很難購買到口服補液鹽3號,只能購買到口服補液鹽1號或2號。

口服補液鹽2號的滲透壓有點高,服用時,常規需要稀釋1.5 倍(即1 包粉加750 毫升水而不是說明書上的500 毫升水),才適合服用。

飲用量,需根據寶寶的體重來選擇,而不是整包喝。

另外,服用口服補液鹽時,注意少量多次,每2~3 分鐘喂1 次,每次10~20 毫升。大概小半天就可幫助糾正脫水。

通過口服補液鹽,有效防止寶寶脫水,避免由於重度脫水被送到醫院裏去輸液。

如果腹瀉同時出現劇烈嘔吐(無法口服補液)、無尿或脫水程度加重等,應立刻去醫院輸液補液。

叨叨Tips:

腹瀉期間,寶寶可能會比平時消瘦些,但恢復後胃口變好,體重就會增長,家長無需擔心。

寶寶出現任何輕、中度脫水的表現:

精神差,嘴巴發乾,嘴脣乾裂,少尿,尿的顏色深黃,皮膚彈性變差,哭時少淚,前囟門可見凹陷,過度嗜睡,眼窩深陷,手腳冰涼、蒼白,大、小便次數減少等,需及時糾正脫水。

慢性腹瀉

如果寶寶持續超過2周腹瀉,可能是更嚴重的腸道疾病。

醫生會帶寶寶做進一步的檢查,發現真正病因,以免出現營養不良。

以下情況需立即就醫

出現血便

持續24~48小時的發熱

持續12~24小時的嘔吐

嘔吐物呈綠色、帶有血絲,或呈咖啡渣狀

腹部隆起(腫脹)

不願意喫東西不喝水

嚴重的腹痛, 嚴重腹瀉

出疹或皮膚變黃、眼睛變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