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些中企在海外買買買,成瞭美貿易代錶辦公室“眼中釘”)

美國貿易代錶萊特希澤嚮特朗普提交的一份“301調查”報告,帶來瞭中美“貿易戰”的陰影。根據這份指控中國所謂“知識産權侵權”的報告,特朗普擬嚮價值6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

“301調查”報告究竟把槍口對準瞭中國的哪些行業和企業呢?

根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當有任何利害關係人申訴外國的做法損害瞭美國在貿易協定下的利益或其他不公正、不閤理或歧視性行為給美國商業造成負擔或障礙時,美國貿易代錶辦公室(USTR)可進行調查。基於調查報告結論,美國總統能夠單方麵實施關稅或其它貿易限製,以保護本國産業免受其他國傢“不公平貿易做法”的損害。

1980年代,301條款曾被美國主要用來應對日本的摩托車、鋼材和其他商品的進口貿易,但是自1995年WTO成立以後,美國政府就很少使用該單邊主義色彩濃厚的工具。

這次215頁的調查報告共分5章,其中最長的一個章節就是“境外投資”。報告稱,中國企業在政策支持下收購歐美高科技企業,實現瞭美國先進技術嚮中國國內轉移。看起來,中企在海外的買買買,成瞭美國貿易代錶辦公室的“眼中釘”。

報告稱,中國政府推齣瞭一係列支持收購國外技術的政策,而中國國有企業是其中的主力。比如中國化工集團於2016年以430億美元收購瑞士公司先正達(Syngenta),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紫光集團試圖在2015年以230億美元收購半導體供應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ies)。

此外,報告還指責瞭國傢支持的基金和投資公司,如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國傢集成電路産業投資基金。

報告對中國企業在航空、集成電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工業機械、可再生能源、汽車7個領域的“代錶性跨境並購”進行瞭詳細點名。以下,是301報告中提及的重點行業、企業。

航空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航工業”)

報告稱,自2005年以來,中國企業收購瞭至少11傢美國航空公司,建立瞭3傢閤資企業,簽署瞭6份閤作協議。報告認為,中航工業是其中的主力。

自2010年以來,中航工業共斥資逾30億美元收購美國和歐洲航空公司,其中包括2011年以2.1億美元收購瞭活塞發動機全球第一大製造商西銳(Cirrus)。

2013年,中航工業完成瞭對蒂勒特航空發動機公司(Thielert Aircraft Engines)的收購。蒂勒特為MQ-10C灰鷹無人機提供1.7L發動機,該型號是美軍General Atomics Predator無人機的衍生品。

中航工業持有中國商用飛機有限公司(COMAC,簡稱“中國商飛”)38%的股份。中國商飛負責C919等商用飛機的設計和製造,並要求C919的外國供應商必須與中方以閤資企業的形式閤作。

報告認為,中航工業和其他位於航空供應鏈上的中國公司通過收購外國企業或建立閤作的方式,促進發動機、航空電子設備和生産工藝嚮中國轉移,實現瞭國産活塞引擎的突破和高端無人機的發展。

此外,中航工業的一係列收購為中國帶來瞭完整的航空發動機産業鏈,包括銷售、維護、檢查、製造和研發。

集成電路

報告指齣,集成電路是美國技術領先地位的基石,也對美國的國傢安全至關重要,但中國正在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2014年以來,中企以國有資本為後盾進行瞭集成電路行業的一係列收購,以實現技術突破,減少對進口品的依賴。

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亦莊國投”)

2015年12月,亦莊國投以每股3.8美元現金的價格,收購全球半導體晶圓加工設備主要供應商Mattson。報告認為,通過這筆收購,亦莊國投獲得瞭毫秒退火、快速熱處理、激光蝕刻和其他半導體芯片加工關鍵技術。

2016月6月,由亦莊國投與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集創北方”)等共同齣資設立的北京屹唐集創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屹唐集創”)以1.36億美元收購美國集成電路生産商Exar旗下的Integrated Memory Logic Limited(iML)。

iML為平闆顯示器和LED燈提供電源管理和色彩校準解決方案。報告認為,該收購減少瞭中國在平闆顯示器領域的集成電路進口。

亦莊國投於2009年2月由北京市政府批準成立,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國有資産管理辦公室全資控股。

報告認為,亦莊國投的投資服務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聚集科技企業的目標。亦莊國投與國內行業領頭羊閤作收購集成電路關鍵技術,如移動通信基礎芯片、射頻芯片、內存、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液晶顯示驅動芯片、中央處理器、微傳感器等。

北京矽成半導體有限公司(原北京閃勝投資有限公司)

2015年6月,閃勝投資完成對矽榖的芯成半導體(ISSI)的收購。報告指齣,該收購由中國政府支持完成呢過,閃勝投資的背後除瞭亦莊國投之外,還有:

武嶽峯資本:管理2014年11月設立的上海武嶽峯集成電路信息産業基金。

北京清芯華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華創投資”):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清華控股”)和中芯聚源股權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簡稱“聚源資本”)共同組建。管理2013年12月設立的北京市集成電路産業發展股權基金。

ISSI主要業務是DRAM/SRA芯片,其中汽車用芯片的營收佔比高,其次是工業、安防、消費類領域。報告認為,該筆收購幫助中國彌補存儲器空白,進軍汽車半導體領域。

2016年1月,矽榖著名攝像頭芯片生産商OmniVision(豪威科技)被中國財團以19億美元收購。

OmniVision提供全球領先的高端數碼影像解決方案,生産高度集成的單芯片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産品。

報告指齣,華創投資、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金石投資有限公司組成的財團提供瞭三分之二的收購資金 ,剩餘三分之一來自幾傢中國國有銀行。

信息技術

螞蟻金融服務集團(簡稱“螞蟻金服”)

2016年9月,螞蟻金服收購美國EyeVerify公司100%的股份。EyeVerity開發的眼紋識彆技術擁有全球獨傢專利,其保密性等效於50位密碼。

在收購前5個月,螞蟻金服宣佈完成B輪融資,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建設銀行的子公司建信信託領投。螞蟻金服當時聲明,部分B輪融資會用於投資雲計算基礎架構和生物識彆技術。

納斯達股份有限公司(原珠海艾派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中國打印機耗材芯片製造商艾派剋聯閤太盟投資集團(PAG)收購美國激光打印機生産商利盟(Lexmark),擊敗瞭佳能、柯尼卡美能達和理光等競爭對手。艾派剋曾獲中國國傢集成電路産業基金5.69億人民幣投資。

報告指齣,公司的大股東珠海賽納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在2012年嚮美國齣口知識産權侵權的打印機墨盒。

智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智度股份”)

2016年5月,前身為河南思達電子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的智度股份收購矽榖數字營銷公司Spigot。Spigot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連接廣告客戶和軟件開發商的跨平颱解決方案提供商。

報告指齣,收購Spigot後,智度股份迅速從電子器件製造嚮移動互聯網軟件行業轉型。

生物技術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簡稱“中國化工”)

中國企業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收購來自中國化工。2017年5月,中國化工以430億美元收購世界第一大植保公司、第三大種子公司瑞士先正達。

報告稱,中國化工藉此獲得瞭一長串轉基因種子、農業和生物技術産品專利。同時,中國化工繼承瞭先正達的全部美國業務,包括4000名員工、33個研究站和31個生産供應點。

報告指齣,該項收購獲得瞭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國有政策性銀行的支持。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大基因”)

2013年1月,華大基因以1.17億美元收購瞭美國基因測序儀製造商Complete Genomics。報告稱,這筆交易讓華大基因獲得瞭基因測序儀相關知識産權,並將其國産化。2015年,華大基因推齣自主生産的基因測序儀。

報告指齣,華大基因一直是中國國傢開發銀行的重點投資對象,也獲得瞭來自深圳市政府、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多項地方政府支持。

工業機械和機器人

報告認為,中國政府重視機器人在大飛機、製造業、農業和醫學技術上的作用。

浙江萬豐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浙江萬豐”)

2016年,浙江萬豐斥資3.02億美元收購美國焊接機器人應用係統服務商Paslin。Paslin的自動化裝配和焊接産品主要應用於汽車製造。

報告指齣,浙江紹興政府提供瞭3億元人民幣以支持這項收購。通過從Paslin獲得的技術,浙江萬豐一年內投資瞭8億元人民幣發展高端機器人製造,並成為紹興建設航空裝備産業園的中堅力量。

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方重工”)

2016年,北方重工通過三期並購喫下瞭美國羅賓斯公司(Robbins)。在地下工程方麵

,羅賓斯擁有世界領先的硬巖掘進機技術。

美的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美的”)

2017年,美的以37億歐元收購德國機器人巨頭庫卡(KUKA)。庫卡在美國擁有大量資産。

報告稱,美的藉收購庫卡促進轉型升級,加大在工業機器人、商用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佈局,開發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關鍵組件。

報告指齣,美的曾獲得中國進齣口銀行7.7億歐元貸款。

可再生能源

報告稱,在21世紀初,中國企業曾試圖在美國進行大量石油和頁巖氣投資,比如中海油在2013年以150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公司尼剋森。從2014年開始,中國在美能源領域,尤其是石油和頁巖氣領域的投資大幅下降,而在可再生能源上有所增長。

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漢能”)

報告指齣,從2012年起,漢能陸續收購瞭幾傢專注薄膜太陽能技術的歐美公司。

報告認為,中國國傢開發銀行在2011年嚮漢能提供瞭300億元人民幣信貸額度,推動瞭漢能的海外投資。2013年,漢能以2億元人民幣收購世界領先的CIGS薄膜模塊製造商德國Solibro。

2014年,漢能收購瞭兩傢美國公司Global Solar Energy和MiaSolé,太陽能電池效率提高到將近20%。

2015年,漢能收購美國頂尖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産商Alta Devices。該公司曾打破多項太陽能電池效率世界紀錄。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風科技”)

2016年,金風科技旗下美國全資子公司收購瞭美國Renewable Energy Systems Americas Inc.位於得州的160兆瓦風電項目。

報告稱,通過該項交易,金風科技得以在美國安裝64颱永磁直驅式(PMDD)風機。而永磁直驅技術,是金風科技2008年在中國建設銀行的擔保下,收購德國公司Vensys70%的股份後獲得的。

汽車

中航工業

2010年,太平洋世紀汽車係統有限公司(簡稱“太平洋世紀”)收購美國通用汽車旗下耐世特(Nexteer)汽車轉嚮與傳動係統業務。太平洋世紀由亦莊國投和天寶集團閤資成立。

2011年,中航工業收購太平洋世紀51%的股份,也成瞭耐世特的主體持有者。

中航工業子公司中航工業機電係統股份有限公司以4.73億歐元收購德國Hilite公司。Hilite為國際知名汽車零部件生産商,主要供應發動機及變速箱閥門,在美國有三個業務單元。

2015年,中航工業收購美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瀚德(Henniges Automotive)51%的股份。瀚德關鍵客戶包括通用汽車、福特、大眾集團、寶馬、戴姆勒、剋萊斯勒等主流整車廠。

剩餘49%股份由中國銀行旗下專注跨境並購的平颱渤海華美完成。

萬嚮集團公司

2013年,萬嚮集團美國子公司以2.57億美元收購美國電動汽車鋰電池生産商A123係統。

2014年,萬嚮集團以1.49億美元收購美國電動汽車生産商Fisker。

依據這份報告,美方計劃對未來中國齣口美國的部分科技行業進行製裁。對此,《紐約時報》文章錶示,美國真正的考量是要遏製中國製造業升級,拖慢中國實業興邦的“中國製造2025”這一強國戰略。

央視新聞則錶示,從微觀上看,知識産權的確是中美的一個議題,但宏觀上講,美國以知識産權為藉口,藉關稅手段打壓中國嚮高精尖製造業強國升級是美國背後的更深層考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