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確實是個謎一樣的人物,她在書中僅在前十幾回中出現,引起了那麼大的轟動,尤其是她去世時的排場,確實是嚇人。儘管如此,我也不贊成這位養生堂裏抱來的姑娘是廢太子女兒一說。

康熙的太子胤礽曾經兩度被廢,太子的身份,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在盯著他,誰能偷偷地將一個嬰兒偷出來?這且不說,就算是小嬰兒能夠瞞天過海偷出來,賈家若是知道了,還敢將其娶進門做重孫媳婦,長房裡的長重孫媳婦,這是要給自家招來滅門之禍的。

劉心武老師的研究,就當是趣談看看挺好,不必當真。再說了,《紅樓夢》說到底是一本小說,作者可能曾經在他的生活中出現過那麼一些人,經歷過那麼一些事,就像我們現在教學生寫作文,都是告訴他們寫人的時候「寫我不是我」,要將眾多人物的特點集中到一個人身上去寫,那才會寫出人物的特性,讓人物有可看性。

所以,小說中的人物,很有可能是將多個人物集中到某一個人身上,也有可能將一個人物的事情分散到若干人頭上去。非要將小說中的人物與現實中的某某某一一對應,可能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喜歡這樣做的人,怕是要失望了。


首先,我很尊敬劉心武先生以及任何一個對《紅樓夢》熱愛的人。但是卻並不贊同像他們這樣穿鑿附會、過度解讀,甚至各種所謂的解密和原型的追索!

《紅樓夢》的價值在於它對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還原,對生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能相對專業的展示,以及作者飽含在作品中對各個人物的同情和尊重。對於讀者來說,我們讀《紅樓夢》最重要的是能從中學習到中國博大精神的文化,能感受到作者傾注在作品中的心血,能讓這部經典之作引領我們去學習並喜愛自己的文化和精神。

當然,人都有好奇之心,這也許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研究紅樓夢最終都會走向索隱的死衚衕。但是《紅樓夢》畢竟不是歷史,它僅僅只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而已。作為小說,作者完全可以編造,儘管曹雪芹也許真的寫了很多自己親身經歷或者看到的事情,但是,我們卻仍舊不能把它當作歷史史事去看待。

我想如果當年曹雪芹要是知道今天的人會拿著放大鏡去看待這部作品,在裡面尋找各種所謂的祕史,那麼也許他就不敢下筆了。

《紅樓夢》裏也許真的存在像秦可卿或者妙玉這樣令人無法理解的角色,但是這就是作者小說裏的人物,我們也只能在小說裏去看待這個人物,如果非要把她們和歷史中的一些人聯繫起來,牽強附會的尋找一些所謂的祕史,那就不止是不尊重小說了,也是相當不尊重歷史的。

劉心武先生是一位作家,他的紅樓續書我很早就看過。且不說現代人續幾百年前的作品是否能接近當時的語言,就續書情節而言,多為作家思維,猜測和在猜測基礎上的想像居多。還有就是他所謂的「秦學」,對裡面秦可卿這個人物過度的研究,也是不符合對文學作品研究方向的。所以,完全沒必要去評判它的可信度。


劉老師的解讀基本上是這樣

紅樓夢中某某原型是歷史上某某,另一人原型是歷史上某某,那麼秦可卿一定也有原型。

仿此造句,頭條某小編是學中文的,另一個也是學中文的,列舉一堆後,可以斷言隨便一個小編就是學中文的。

這是以不完全歸納冒充完全歸納。其實就算我們可以考證出紅樓夢除了秦可卿以外所有人都有原型,都無法推出秦可卿一定有原型。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除了主角,其他角色都是歷史真實人物的穿越小說有沒有?

秦可卿房裡的東西都有皇家象徵,就表示來自皇家。這一點周思源老師指出過,正確的符號是yindang,對不對且不說,可能有多種解釋的,劉老師武斷地說只有他一個方法準確,不牽強嗎?

然後講一個大故事,裡面有幾個點看似和他理解的紅樓夢對得上,那就一定是真相,那麼我做一個豬八戒面具戴在孫悟空的臉上,能從面具上預留的五官孔看到孫悟空的五官,想必就可以證明這個面具和孫悟空的真實面容一模一樣了。

他這個故事裡面是找不到他心目中的秦可卿原型的,於是就討論可不可能有這個人,假如有,能不能到曹家。既然他覺得可能,那麼他的結果就是對的了。

好,我開個腦洞。

我是文化問答達人,那麼我可能不可能是現實中的一位文化名人?擁有這頭銜的文化名人我舉幾個例子,就可以證明我是了。

然後我手裡拿著幾部某出版社出版的書,可以有幾種解釋,我就選擇我是這出版社的編輯,這幾部書都是我責編這個解釋怎麼樣?你可以不贊同,我們可以討論,我不保證正面回答你哦。

那麼到底是不是?我的資料怎麼是空白啊,對了,我記得這出版社曾經……以下省略200萬字。只要有幾點和我流露出來的個別信息相似或相同,就可以確定我是這個故事裡的某個人物。有人或許說,那個出版社怎麼找不到我的名字?那件事情後他們出版社坐過人事調整,那我一定是被從歷史記錄抹掉了。

然後再看看,200萬字裡面涉及一個巨大的商業機會,這個機會是真的不,沒有任何資料證明,但是國內外有過多少類似事件,這就是這個故事的鐵證。

說了這麼多,你該相信我有路子了吧,求我辦事不?我覺得按照劉老師模式,這些證據夠了。

ps:行業隨口抓的哏,不影射任何單個人。

劉老師太愛他思考中的人物了。所以有的人物缺點和悲劇結局都會刻意曲解,所以明顯 妙玉之死也有點不符合判詞啊。


這個研究沒有可信度。

把小說當歷史來研究本身就是誤入歧途,如果不迷途知返,只能像歐陽鋒那樣,走火入魔。

秦可卿的身世確實有點奇怪,養生堂抱來的孤兒,嫁入豪門,成為賈府的大少奶奶,受寵愛,受尊敬。

如果單憑這一點就判斷秦可卿是廢太子之女的話太牽強附會了。

《紅樓夢》的很多地方都是虛幻的,比如寶玉的美玉,生下來就帶字,還有眼,這個怎麼解釋?

馬道婆用巫術害王熙鳳和賈寶玉怎麼解釋?

賈瑞照風月寶鑒,一命嗚呼,怎麼解釋?

癩頭和尚,跛足道人這兩個人出身如何?降妖除魔,該怎麼解釋?

所以,單研究秦可卿的身世毫無意義,也沒有可信度!


劉心武老師對秦可卿的研究精神,值得尊敬。但是對於他研究的結果,有待商榷。 雖然說《紅樓夢》這部書是滿紙荒唐言,但也有原型,只不過原型不是固定的某一位,很可能是作者借鑒了某個人的經歷,又糅合了自己的創意,塑造了一個新的人物形象,這個新的人物,就不是原來那個模特,或者原型了。如果一味地追根刨底,就不符合作者的願意了。 秦可卿這個人物,很神祕,其出身也許有祕密,但是如果把她說成是皇帝的孫女,被偷出皇宮,隱藏起來。似乎有點異想天開。 秦可卿的葬禮風光無限,不是因為她的身世,而是因為她和賈珍的關係。 如果秦可卿真是公主,賈珍還敢扒灰嗎? 如果秦可卿是公主,賈元春敢告發嗎?賈傢俬藏政敵的女兒,皇上能放過賈家嗎?元春能升職,封妃嗎? 如果秦可卿是公主,因為身份曝光而死,賈家敢大辦葬禮嗎?那麼多的王公貴族,敢來路祭,送葬嗎?他們不怕當今皇上治罪嗎? 作者塑造秦可卿這個人物的目的是,讓秦可卿象蘇妲己一樣禍亂賈家,讓賈寶玉等一干風流怨鬼,渡劫之後,返回太虛幻境。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釵,第一個返回太虛幻境的女子。 文:潤楊閬苑,與您共同關注《紅樓夢》話題,歡迎關注!歡迎批評指正!


劉心武先生對《紅樓夢》的貢獻,可以說前無古人,準確定位了秦可卿歷史身份,是《紅學》發展的推動者。

由於《紅樓夢》寫作的特殊性,完全通過白紙黑字表面的邏輯推理,勢必掉入陷阱。劉心武先生通過歷史事件結合《紅樓夢》歷史碎片痕跡,而形成「秦學」,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紅樓夢》研究方面大凡取得成果的,莫不如此。

因劉心武先生尚未真正理解《紅樓夢》脈理,可以說成就多大,錯誤也多大。恐怕也造就了《紅樓夢》第一冤案,秦可卿與賈珍的關係。尤其令人惋惜的是,在俺眼中劉心武是第一個觸碰到了《紅樓夢》核心問題,那就是誰纔是真正的絳珠仙草!不幸的是劉心武在此問題上未能突破,從而使其《紅樓夢》的研究再次走上歧途!嘆嘆!

無論如何,劉心武先生的研究結論具有里程碑意義!


劉心武研究秦可卿的來歷,雖有些離譜,可對紅學作出的貢獻不可否認。

1)否定了秦可卿出自養生堂的觀點。

2)得出秦可卿公主身份的結論,離秦可卿真實的身份越來越近。

3)劉心武有些探佚成果,至少還能與真相沾邊,甚至接近「真事隱」,總比老以「假語存言」批判劉心武的大家更強。

4)為紅學研究挖出不少值得參考、借鑒、深思的依據。

5)提出了不少文本以及脂批裡面讀者沒看清、想不到的問題與矛盾。

6)引發更多讀者閱讀、討論、研究《紅樓夢》的興趣。


紅樓夢可考的材料很少,因此劉心武老師的說法作為一家之言未嘗不可。你說他在胡說,哪麼你有什麼證據?曹雪芹就沒有寫完,並且他的生年卒月都不是很清楚,恐怕真相永遠要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了。但也正是沒有真相,紅學才這麼熱鬧。如果有一天真相弄清了,恐怕紅學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可信度?別逗了。我寧可相信豬會上樹!

說實話,對劉老師,我還是蠻尊重的。傷疤文學《班主任》,多麼質樸?《鐘鼓樓》寫民俗,也挺細膩。

就是《秦可卿之死》,也不錯。張愛玲還寫過《摩登紅樓夢》,寶玉出國,賈璉當鐵道部長,不影響她《紅樓夢魘》的研究水平。就像《大話西遊》也有孫悟空牛魔王,跟《西遊記》有幾毛錢關係?人家也是一個領域的經典。

所以劉心武寫《秦可卿之死》沒錯。劉先生是作家,寫小說就是本行。民國還有個名妓叫林黛玉,也沒見氣死幾個紅學家吧?

寫小說沒錯。把小說當學術研究就不對了。什麼廢太子的女兒,什麼和公公賈珍的真誠愛情,欺負讀者沒文化是吧?(也不排除真有些讀者,那是真沒文化)

被圈禁的廢太子能把女兒送出來,你在看《紅樓》還是《西遊》?孫悟空纔有這本事好不好?女兒可以是剛生下來的,她媽懷孕十個月宗人府都不知道?這女兒是生的還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立論毫無基礎,後面的推論就不值駁了。

順便說句,他的《續紅樓夢》我也看了,只覺得噁心。作家墮落起來也沒邊呀。你直接叫《情色紅樓》好不好?省得誤導人了。

相逢是緣。未免失聯,請關注「老卻英雄似等閑199」。


要我說,毫無可信度。劉先生在百家講壇講述《紅樓夢》,開始的時侯,內容多取裁於周汝昌老先生的研究成果,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但講到秦可卿一節,就多是牽強附會了。其中一個很大的漏洞,就是秦可卿的身份到底是公開的,還是隱蔽的?如果是公開的,她也屬於政治鬥爭的失敗者。她的政治對手必然用公開的手段,對她進行應有的懲處。絕不會出現有人假扮太醫傳命令她自殺的情節。若她的身份是隱蔽的,她怎麼能享受一個公主的待遇?再說賈家是否知道她的真實身份。如果知道,賈家就是直接捲入了危險的政治旋窩,事敗之後,還能有什麼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嗎?.秦可卿自殺以後,賈府還敢於葬禮大肆舖張嗎?若賈府根本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她就是一個普通的重孫媳,她在賈府會有那麼高的地位嗎?如按劉先生的說法,她在賈府是有政治使命的。那她就應當不顯山不漏水的悄悄完成自己的任務,她還敢那麼大肆張揚嗎?所以劉先生在講述這一節時十分艱澀,力不從心,難於自圓其說。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不當之處望劉先生見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