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的學習讀書會迎來了一支特殊的團隊——紅磚文化“城市考現”團隊。他們在外灘的範圍裏考察了21條道路、4座橋樑、173座主要建築,包括98座優秀歷史建築、60處不可移動文物,現場採集38240張街拍圖片、約300分鐘環境音頻、超過47200分鐘視頻,彙總了54個考察主題。

3月23日,紅磚文化“城市考現”團隊成員熊楚天與她的小夥伴們來到學習讀書會,以外灘爲場域,與衆多讀者一起分享了他們在考現路上的見聞和心得。分享從一段外灘發展變化的小視頻開始。視頻中可以看到,外灘經歷了兩次改造,在1920-30年代的時候,已經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很接近了。

外灘是上海的地標,是上海繞不開的必打卡地點之一。它的形成和演變具有代表性,能夠以小見大,看到外灘的變和不變,從而看到上海的變和不變。

看得見的外灘聲音

聲音是到達外灘現場後的第一印象。爲什麼說是“看得見的聲音”,熊楚天爲讀者展示瞭如何以漫圖的形式傳遞音畫通感。“考現團隊”將漫畫與實景結合,“huahua”、“dingding”書裏漫畫呈現的這些擬聲詞與畫面相配合,讀者彷彿身臨其境,體會到一種別樣的現場感。

“看得見的聲音”是解碼外灘的第一條線路,熊楚天特別提到了“東方紅”這一代表性的特色報刻樂曲。當我們漫步外灘,隱隱傳來的這一樂曲聲爲我們感受外灘提供了更爲整體的氛圍。

讀者向熊楚天提問

外灘建築的潮汐

外灘的建築類型很豐富,猶如潮汐般一重重地撲面而來。其中的第一重是臨江的外灘堤岸,包括了沿江步道、黃浦公園、南外灘和北外灘等。

熊楚天分享了文化學者劉傳銘年輕時候的一段經歷:

“他那時候跟他太太兩個人也到外灘去約會。那時候的防汛牆邊,不像現在還挺亮,對岸是黑黢黢的一片。那個地方特別擠,永遠是兩個人一起,一對挨着另一對。但當他獨自去的時候,邊上那一對一定爲他空出兩個肩膀的距離,幫他空出以後,人家另一對才佔位置倆人緊挨着肩膀。你是一個人來,不管你是男的還是女的,都給你留兩個人的位置。這是一種約定俗成。這些情侶來自社會百業,各個階層,沒有地圖也沒有地名,沒有人明確告訴你,這個地方是情人客廳。”

外灘的“情人牆”是當時的一種文化現象,記錄了一個時代的浪漫。

外灘建築潮汐的第二重是萬國建築,是大家對於外灘的一種共性印象的部分,也是外灘建築潮汐的精髓。熊楚天介紹了其中一些可以進入的、可以近距離體驗、進行觀察選擇的建築,這些建築本來就充滿傳奇和故事,建築樣貌也很豐富。熊楚天還介紹了一些拍攝外灘最佳的角度,“原金城銀行和原工部局的一側隔着,站在原工部局的正對着大樓的綠化護欄上是拍攝的最佳角度,可以看到原有的徽記,同時正好能把三扇窗戶和裏面的水晶吊燈盡收眼底,大樓亮燈時金碧輝煌。”

外灘建築潮汐的第三重和第四重是萬國建築背後的轉角建築和里弄。轉角建築不是外灘獨有,但是相對比較密集。在這些不可拓寬的馬路上,你能看到的轉角建築的體量是很驚人的。這些密集的、集中的呈現,和狹窄的不可拓寬的街道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在這一部分,熊楚天提示了觀衆一些細節,“江西中路香港路交界處的四個神獸,隱藏在店招和燈箱中間。路過時可能會看到一隻但不以爲意,仔細尋找才發現它們自成一體”。還有從“外灘地區唯一的雙子樓之一福州大樓的頂樓能看到陸家嘴和外灘。在這裏看到住戶的天台,能夠感受到不同家庭的生活狀態。”

江湖一平米

除了外灘建築的金碧輝煌之外,“城市考現”團隊還在考現的路上着重觀察和記錄外灘人們的生活狀態或是生存方式,聽聽他們所說的故事,逐漸收集值得記錄的人文數據。從中大家還感受到外灘其實是有溫度的。

熊楚天說,“我們選擇的大部分受訪者是常住居民,包括一部分流動戶,也是長期在這片區域活動的。有些人呆在這裏的時間比我的年齡還長。他們對於這個區域的觀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從這些個性的表現中可以總結出一些共性的內容。”

看得見風景的窗口

窗口是觀察外灘的另一種視角。外灘的萬國建築仿歐式居多,窗戶本身很漂亮,窗口裏也很漂亮,從不同角度又能看到對面的陸家嘴,或者是藍天白雲。當窗口的裏外界限被打破,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紅磚文化“城市考現”策劃人、發起人劉暢尹與讀者進行現場互動

“考現”不是對很久遠的歷史的回溯和考訂,而是對近期的轉瞬即逝的存在的記錄,所以它是鮮活的,可觸摸的,如同紀錄片一般具有影像的骨感和力量。

“城市考現”團隊從2011年起,以外灘爲起點,開始了關於黃浦江水路的完整行走,記錄關於外灘、黃浦江乃至上海呈現的立體感和人文細節。

跟着《外灘解碼》一起,行走外灘,感受上海!期待與你在外灘的相遇!

《外灘解碼——城市考察發現筆記》

紅磚頭 著

定價:98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18.6

“學習讀書會”由浦東新區區委組織部、浦東新區區委宣傳部(文廣局)主辦,上海市作家協會、SMG、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作爲特別合作單位,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浦東圖書館、東方財經·浦東頻道作爲承辦單位。

“學習讀書會”特別邀請上海市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孫甘露擔任總策劃,將邀請當代知名學者、作家,圍繞解讀新時代、溯源上海黨的誕生地、打響上海“四大品牌”、浦東開發開放等多方面的議題,每兩週一次,週六下午2:00,在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街區五峯書院(南洋涇路555號2A層),展開讀書交流活動。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學林出版社

上海遠東出版社

上海書店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北京世紀文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上海《理財週刊》社

以專業學術打造品牌

以社會責任引領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