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吃藥,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但最近聽說吃藥也不簡單,有人就因此被收住入院了……怎麼回事呢?

新聞截圖

萬萬沒想到,因爲吃藥導致胃部嚴重腐蝕,還有少許滲血,最後被直接被收住入院,不是因爲藥,而是吃藥時沒喝水……當然,宮先生的胃被腐蝕可能是長期錯誤用藥習慣所致。

宮先生的胃鏡成像照片 圖丨網絡

吃藥時喝水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一般人吃藥都會用水送服,就算一時找不到水生吞藥片也不會當回事,但其實這個觀念大錯特錯!

吃哪些藥需要大量喝水,哪些藥千萬不能喝水,很多人都不知道!

吃藥爲什麼一般需要水送服?

很多人吃藥往往會抿一小口水或者完全不喝水就直接生吞藥片,但這種做法真的不可取。

首先,因爲多數藥物是在小腸內被人體吸收的,所以多喝水可以幫助藥物快速通過咽部和食道進入胃內,最終到達腸道,增強藥物的吸收率。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次,藥物如果不能及早進入腸道,滯留在食管和胃中會慢慢溶解,會對食管、胃黏膜產生刺激,嚴重者可引起食管炎、胃炎,甚至胃穿孔。

比如新聞中的宮先生的案例,膠囊是由膠質製成的,遇水會變軟變黏,因此需要大量水送服。

宮先生的胃鏡成像照片 圖丨新聞視頻截圖

就算藥物到達胃部,僅靠胃內少量的胃液很難完全分解,就可能會由於局部濃度太高腐蝕胃部。

因此,在服藥時應注意,服用膠囊類藥物要用200-300毫升溫開水送下

吃哪些藥需要多喝水?

除了上述的膠囊外,還要一些藥物服用時,也需要多喝水。

1、解熱鎮痛抗炎類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芬必得等,多喝水能促進水鹽平衡,起到“稀釋毒性”的作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

2、增加泌尿繫結石形成的藥物。如磺胺甲惡唑、非布司他和別嘌醇等,這些藥物可能增加尿路結石形成,多喝水可以減少結石形成的機率。

3、對食管、胃黏膜損傷比較明顯的藥物。如氯化鉀、阿司匹林、四環素、氨茶鹼、強的鬆等,服這些藥應喝200毫升以上的水。

吃哪些藥需要少喝水?

還有一些藥,服用時需要少喝水,甚至不喝。

1、止咳類藥物,如止咳糖漿、複方甘草合劑等

這些藥物較黏稠,服用後會黏附在咽部,如果喝過多水,會使局部藥物濃度降低,減輕藥效。因此,一般要求服完止咳糖漿後5-10分鐘內不要喝水。

2、抗酸藥和胃黏膜保護劑。

這些藥物服用時一般只需少量水即可,且服藥後半小時不宜喝水。服藥時如果喝很多水同樣會稀釋藥物,降低藥效。

但可以用少量水送服,以降低服藥不適感,50毫升足以。

圖片來源於網絡

3、靶向藥物。

靶向藥是一類既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又能選擇性殺死癌細胞而不破壞其他細胞的藥物。

然而,有的靶向藥在服用前後是有講究的,需要在餐後1小時內避免飲水,以減輕消化系統不良反應。

吃藥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1、服藥後30分鐘內應避免躺臥或進食。

圖片來源於網絡

2、有的藥不宜用熱水送服,如維生素C、一些對腸道有保護作用的益生菌製品。遇熱後容易被破壞而降低療效,因此也不可以用熱水送服。

3、患有嚴重心臟病、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的特殊人羣,由於限水的需求,服藥時喝水的量也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總的來說

服藥一定要謹遵醫囑或詳細閱讀說明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