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宮頸的解剖組織學特點。

子宮前臨膀胱,後貼直腸,位於兩者之間。她的形狀就像一個倒放的鴨梨,又分為子宮底,子宮體和子宮頸3個部分。整個子宮上2/3部分稱為子宮體部,下1/3的部分呈圓柱狀稱為子宮頸部。子宮頸的下半部伸入陰道內稱為宮頸陰道部,上半部稱為宮頸陰道上部。宮頸陰道部的外表面又稱為宮頸外部。這個是我們在進行婦科檢查時可以看到的部分。

我們在進行婦科檢查時,在陰道的頂端就可以看到整個宮頸,是呈圓形,粉紅色,質地中等,在子宮頸的中央有一個小開口,我們稱為子宮頸口,未產婦的子宮頸口呈圓點狀,經產婦因分娩裂傷而呈一字型。以宮頸外口為界,子宮頸又分為上下兩脣,也稱為前脣和後脣。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宮頸的組織學特點。

子宮頸主要由粘膜、肌層與外膜組成。子宮內膜向下方與子宮峽部粘膜相延續,子宮峽部粘膜向下方(在宮頸管位置)又與宮頸管粘膜相延續,因此,宮頸管粘膜又稱為子宮頸內膜,它的表面被覆著能夠分泌粘液的單層柱狀上皮細胞。

而從宮頸外口到陰道穹窿頂部的宮頸外部,被覆的是復層鱗狀上皮細胞。宮頸管粘膜的柱狀上皮與宮頸陰道部的鱗狀上皮就有一個交界。

在青春期前,原始鱗柱交界位於宮頸管內或宮頸管外或陰道穹窿的任何處。青春期後,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宮頸體積迅速增長,發育增大,子宮頸管粘膜組織向外側移動,即子宮頸管柱狀上皮及其下的間質成分更多的朝外側發展,隨即形成宮頸的外翻,外翻使宮頸的柱狀上皮暴露於宮頸外口,呈紅色粗糙狀,因此就有了更多類似糜爛一樣的柱狀上皮在宮頸口,在做婦科檢查時被發現。所以說,宮頸糜爛的本質就是宮頸外翻,這一生理現象會從女性青春期起持續幾十年。等到絕經了以後,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狀上皮又開始退回到宮頸管內,這時我們在檢查時也就看不到了。

那麼,在陰道酸性環境或致病菌作用下,外移的柱狀上皮由原始的鱗柱交界部的內側向子宮頸口方向逐漸被鱗狀上皮替代,形成新的鱗柱交界部我們稱為生理性鱗柱交界。

這種宮頸柱狀上皮向鱗狀上皮方向轉化的生理過程就稱為鱗狀上皮的化生。

宮頸原始鱗柱交界與新的鱗柱交界所環繞的區域,我們稱為宮頸轉化區,又稱為移行帶。這是宮頸癌的好發區域。

所以說,「宮頸糜爛」這個曾經的醫學名詞已經被修改了,其本質就是宮頸外翻,我們現在稱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學變化,與宮頸癌並沒有直接關係。生殖道持續感染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纔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原因。那麼既然這是一種生理變化,也就是不需要進行治療的。

那麼什麼是宮頸錐切呢?我們來看一下。

宮頸錐形切除術是將子宮頸由外向內圓錐形切除一部分的手術。有權威觀點認為,一個醫院錐切開展的多少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其對子宮頸癌的診治水平。

宮頸錐切是採用手術刀錐形切除部分宮頸組織,傳統術式為冷刀錐切(coldknifeconization,CKC),其用於診斷及治療宮頸病變已有上百年歷史。宮頸環形電切術(LEEP)也是宮頸錐切的方法之一,其操作簡便且併發症少,近20年來在國內外得到廣泛應用,替代了大部分CKC成為治療CIN並診斷宮頸癌的重要術式。

宮頸錐切是防護宮頸癌的最後一道防線,因此,其指徵是建立在陰道鏡活檢病理的基礎上,包括:①陰道鏡明確診斷的CINII級、III級病變,並要求保留子宮的患者;②不滿意的陰道鏡檢查,指移行帶不能完全暴露,多見於年齡較大患者;③病變位於頸管內,陰道鏡難以明確診斷;④TCT結果與陰道鏡下活檢病理不符,如多次HG SIL,而陰道鏡活檢未予支持;⑤宮頸管診刮陽性,提示病變可能位於頸管內;⑥陰道鏡病理可疑浸潤癌,為明確病變深度及廣度;⑦病理提示微竈浸潤癌(Ia1期宮頸癌)或宮頸原位腺癌,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所以,對於陰道鏡活檢診斷為宮頸上皮內瘤變(即CIN)2-3級的患者,一般需要行錐切來進行全面評價,或者作為治療。對於陰道鏡活檢報告有原位癌、不除外浸潤或者浸潤深度不明確者,更要通過錐切判斷浸潤深度。

參考資料:

王悅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宮頸錐切——預防宮頸癌的重要防線 中國婦產科臨牀雜誌


宮頸錐形切除術是婦產科切除子宮頸的一種手術也就是由外向內呈圓錐形的形狀切下一部分宮頸組織它一方面是為了作病理檢查確診宮頸的病變;另一方面也是切除病變的一種治療方法

多在以下幾種情況進行這種手術: 

1.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多次發現有惡性細胞而宮頸活檢或分段診刮時陰性應作宮頸錐切以進一步確診 

2.宮頸活檢已確診是宮頸原位癌或顯微鏡下發現有早期浸潤為了確定手術範圍可以先作宮頸錐切切下宮頸組織作進一步的病理檢查明確病變範圍以確定手術範圍 

3.慢性宮頸炎經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者可作宮頸錐切術治療。

所以說,每年的婦科檢查是很有必要的,早發現早治療。

我是女性健康指導王老師,最近幫助不少的姐妹解答了關於婦科的疑問。如果你也有婦科方面的問題,可以添加我微信好友交流。王老師會贈送你一份女性健康保養手冊,關注我的頭條號後私信回復【婦科】或【手冊】即可獲取聯繫,機會不容錯過哦!


  • 宮頸錐切可以用來診斷也可以用來治療。
  • 題主問到的宮頸糜爛,如果呈現病理性的糜爛(就是肉眼呈現糜爛樣改變,而且伴有分泌物增多,接觸性出血)是需要治療的,而宮頸錐切是其中的一種方法,尤其針對慢性宮頸炎,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不能讓宮頸的細胞持續受炎症的刺激,會使宮頸細胞的抵抗力下降,自身保護屏障被破壞,有惡變風險。
  • 而宮頸錐切也是一種診斷方法,比如宮頸癌篩查出癌細胞,但是宮頸活檢卻是陰性,那究竟是因為取材的問題還是確實不是癌,就需要一個比宮頸活檢範圍更大的診斷方法作為最終定論,就是宮頸錐切。


宮頸錐形切除術也是一種在婦科治療之中比較常見的治療方法,在進行做手術的時候醫生會從外向內按照圓錐的形狀將病變的宮頸組織切除,使得患者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療。這種手術一方面是一種治療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檢查的方法。因為在進行這種手術的患者往往是由於擔心病變組織出現惡變才做的,所以在將宮頸組織切除之後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化驗以檢查自己的宮頸是不是癌變。

這種手術治療的方法對於慢性宮頸炎保守治療並沒有很大效果的女性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