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的作者为是左丘明,是根据孔子的《春秋》而著成的。《左传》精华10句,经典有哲理,值得你一读再读。

  1.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出自《左传·宣公三年》。传说大禹王分天下为九州,铸造了九个大鼎,从商到周,这九个鼎都是传国之物。鼎的轻重大小,(下面的诸侯)是不能打听询问的。

  2.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出自《左传·恒公二年》。国家之所以衰亡,这是因为官员缺失道德。官吏失去德行,便会公开收受贿赂,腐败成风。

  3. 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是没有错误的,但是依靠大国的力量,而不去防备,这便是错误。我想着依靠联姻来保护我们楚国,可大国却包藏祸心,有谋求我们。

  4. 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

  出自《左传·隐公三年》。我听说父母喜欢子女,就应指导他们遵守道德,让他们走正道,对他们的溺爱超出一定限度,就会使他们养成骄奢淫逸的性格,这些都是源于邪恶。骄奢淫逸的根本原因是对于他们太过宠爱了。

  5. 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

  出自《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我只占卜白天可以饮酒,并没有占卜晚上是否可以饮酒。我实在不干再同您喝酒了。

  6. 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匿为凶德。

  出自《左传·文公十八年》。孝顺、尊敬、忠义、诚信是吉德;偷盗、抢劫、窝藏是凶德。

  7.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出自《礼记·乐记》。君子喜欢音乐是为了获得道义,小人喜欢音乐只是为了满足私欲。

  8.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出自《左传·宣公三年》。鼎(代表国家)的轻重,(诸侯)是不可以僭越去打听的。

  9. 举不失职,官不易方,爵不逾德,师不陵正,旅不逼师,民无谤言,所以复霸也。

  出自《左传·成公十八年》。选拔的人才不失职,为官不改变常规,所得爵位不超过德行。军队不欺凌弱小。人民没有指责的言语,这便是晋国称霸的原因。

  10. 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出自《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君子行动时就要想到礼义,做事时就要想到道义;不为利益而违反礼义,不为抛弃了道义而愧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