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出生於手工業者家庭,像當時的很多大師學習,吸收了各家的思想,他的教育活動主要以講演交談的方式進行,他的交易對象十分廣泛,並不限於貴族成員。

第一,教育目的論。從政治統治的角度來說,蘇格拉底認為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培養治國的人才,從教育培養人的角度來說,蘇格拉底認為教育要促使人激發靈魂中的女性獲得知識,並且達到善的境界,因此他認為治國者必須要有良好的德行。

第二,德育論。蘇格拉底認為,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教人怎樣做人,教人怎樣做人,不僅是對成就的關注,更是對道德德行的看重。蘇格拉底認為,智慧即德行,他認為道德並非天生正確的行為,基於正確的判斷,因此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別是非善惡,正確的行事。

第三,蘇格拉底方法。蘇格拉底方法有譏諷,助產術,歸納和定義,四個步驟組成,譏諷就是對對方的發言不斷追問,迫使對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助產術即,向產婆幫助婦女生產一樣,通過努力幫助對方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而不是代替對方說出答案,歸納是指從事各種具體事物中找出共性本質,通過比較尋求一般定義,是把個別事物歸納一般概念,得到關於事物的普遍概念。


美德即知識

他主張首先要培養人的美德,教人學會做人,成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學習廣博而實用的知識。他認為,治國者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

教育

在教學的方法上,蘇格拉底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教學法,人們稱之為「蘇格拉底法」,通過辯論糾正對方的思想錯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