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網上都聽到過一些戲謔汽車缺陷的段子和梗,這些梗好比一個標籤,牢牢地貼在品牌上。哪怕時過境遷,缺陷不再,標籤卻已深入骨髓,再難翻盤。而這在車企看來,不免產生“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之感。

  在品牌效應顯著的今天,任何一個污點都能通過互聯網被渲染成染缸而後引爆,讓品牌直接掉血。當然,這很正常,在品牌享受互聯網快速營銷的同時,他們需要承擔這個後果,車企也不例外。當車企藉由媒體鋪天蓋地地向受衆進行營銷時,終端使用者們也在無時不刻反饋體驗,最終形成輿論洪流——口碑,反過來影響車企品牌,令他們前進,抑或下馬。

  梗1:“車到山前必有路,可惜豐田剎不住”

  品牌損害指數: ★★★

  引爆點:2010年豐田“剎車門”

  這句話很多人都很熟,身邊有人要買豐田的車時,就有可能會有人想到這個,繼而“善意”提醒:豐田啊?考慮下吧,可能剎不住哦。說的那個人往往自己都不知道豐田的剎車到底能不能剎住,也不知道這個梗的緣起距今已經快10年了。

  2010年,豐田公司遭到了暴擊,因爲一個小細節——踏腳墊片因爲固定裝置的設計問題,讓油門踏板無法復位,從而可能導致意外無法完全剎車造成事故。當時豐田旗下多款車型都存在該問題。大夥頓時炸了,這不是意味着開車過程中,剎車成了會隨時引爆的地雷嗎?頂不住壓力的豐田在全世界範圍內宣佈召回改進。

  汽車召回了,剎車問題解決了,這句話卻被保留下,成爲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它給豐田的品牌造成的影響非常巨大,甚至把“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豐田車”的原句直接給掩埋了——車輛保有量大的光環掩剎車引爆之痛。

  時過境遷,爲什麼還有人執着於認爲豐田剎車不行呢?除了十年前事件的固有印象,這和豐田的造車難脫關係。相對於其他車系的短時制動,豐田的剎車力度偏小,它追求制動和舒適感之間的平衡,所以普通情況下的剎車,豐田剎車給出的制動反饋並不明顯,很長時間內被人質疑豐田的剎車性能。

  梗2、修不好的路虎

  品牌損害指數:★★★★

  引爆點:2015年315晚會曝光路虎攬勝極光變速箱故障頻發問題

  曾被土豪瘋狂追捧,加價幾十萬才能提車的路虎,現今“小毛病多,修不好”成了它的固有印象。作爲一個豪華汽車品牌,“修不好”的標籤對路虎而言簡直致命。究竟嚇退了多少原本中意路虎的潛在消費者,真是不得而知。

  2015年3月15日,央視的315晚會一如既往地火爆,路虎變速箱問題搶佔了大衆眼球。停在半道,倒擋失靈,換了新變速箱依然故障頻發……“修不好的路虎”便自此廣爲流傳。路虎的車是否真的故障多,且修不好?

  豪車陣營中,路虎的投訴率的確在一段時間內高居不下,專業機構D.J.POWER提供的汽車質量報告,似乎也顯示了路虎可靠性不佳。但根據近兩的反饋數據看,其實路虎的返修率並不高,很多路虎車主也顯示自己的車並沒有像外界傳言的那樣脆弱。

  之所以路虎給大家這樣的固有印象,一是其印度塔塔控股現狀,並於2012年在國內成立合資公司後,路虎自身的品控並未得到明顯提升,同時對印度及國產的慣有看法也令大家在出現問題後習慣性把問題矛頭化和擴大化;二是路虎作爲豪車,它會一定程度去追求科技前沿技術,複雜的元件引發故障的機率自然會變高,而路虎的維修和保養費用又相當高,這就導致車主在維修方面的付出值增加,讓人產生“修”的比重高的錯覺。

  梗3、百年福特,毀於長安

  品牌損害指數:★★★★

  引爆點:2013年翼虎斷軸事件

  這句話流傳坊間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不知道情況的人,聽到此話的第一反應就是,福特的車是好的,但長安福特的車不行,不能買!對於福特來說,這是個巨大的打擊;而對於長安來說,簡直就是狗血淋頭的暴擊。長安心裏是冤的,我怎麼就毀了福特了?

  2001年,福特和長安合資,曾經銷量也是一度火爆,近些年銷量開始下滑,令人跌破眼鏡。但是不能否認,諸如福克斯,也是轎車領域曾經的銷量王者,而近兩年銷量下滑,也是因爲三缸機、換代外形、雙離合導致的市場銷量受影響,這似乎和長安也沒多大關係。爲什麼合資後會這樣?既然福特歷史悠久,技術研發了得,口碑又是一貫的好,這後面的事就全怪長安了?顯然不合理。

  就此讓長安背了這個鍋,長安真的是不服。一來其實福特在國外的可靠性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好,在D.J.POWER提供的汽車質量報告中,福特位置排得本也就是中後位置;二來長安跟福特合資後,品質並沒有傳言中的持續下滑:新的流水設備,更高程度的自動化,長安福特的質量實際上並不低於國外福特,而且福特現在對北美市場也不抱有信心,可見這可和長安沒啥關係。但要讓長安徹底甩鍋也是不可能的事。有些車型做工被吐槽,斷軸事件採購環節被質疑出現問題,這些長安撇不清。但是百年福特,毀於長安,這句話的確是誇張了。

  梗4、奇瑞奇瑞,修車排隊

  品牌損害指數:★★★★

  引爆點:1999年,奇瑞車主在上汽售後排隊修車

  這句話聽起來非常押韻,堪稱朗朗上口。但落入奇瑞的耳中,就顯得如此刺耳。一個誤解,爲什麼能傳這麼久?對,這個梗是一個誤會,卻被很多不明所以的人一傳十,十傳百。致使說到奇瑞,就搞得這是一個修車專業戶似得。但事實上,這是一個寄人籬下,卻與質量沒太大關係的悲傷故事。

  1999年,奇瑞的處女車——風雲下線。風雲耗盡了奇瑞的洪荒之力,拼拼湊湊終於下了線,卻因爲奇瑞的資質問題沒法銷售。奇瑞就去找了上汽,藉助上汽進行銷售和售後之後呢兩家有分手了。既然借了人家的售後,自然要貼臉去人家的4S店作保養和維修。奇瑞的車到了上汽那,人家一聽,奇瑞的?先等會。上汽的,先過來!也是情有可原。於是奇瑞那些保養修車的,就排隊等上汽的結束了才輪到他們。是不是聽着都覺得委屈?更委屈的是,這句原本的傷心話,竟然搖身一變,成了攻擊奇瑞質量差的利器,且一說就是多年,直到現在仍流傳甚廣。

  要說奇瑞,也算是國內業界標杆,擁有三大件自主研發能力,承諾發動機質保一百萬公里。然而在自主品牌飛速發展的這些年,奇瑞卻一直處於下風。究其原因,對於外觀把握不準,不懂營銷爲王的道理,在最有利爭奪市場的時候卻沒有及時把握好時機,而後發現已力不從心。加上面對類似“奇瑞奇瑞,修車排隊”黑奇瑞的段子,奇瑞也只是默默背鍋,無怪很多奇瑞粉怒其不爭了。

  梗5、買發動機送車

  品牌損害指數:★

  引爆點:本田發動機的成功

  這個梗,完全暴露了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喜歡本田的人,這句話說的就是本田的發動機就是牛,扛把子,憑一個發動機走天下。不喜歡本田的人,這話就成了:除了發動機,你本田還有啥?尤其是隔音,好啦,本田還說啥隔音?

  所以這個梗對本田來說,損害指數並不是太高,一星足已,功過幾乎相抵。畢竟沒有一輛車是十全十美的,既然本田把重心放在了主導動力的發動機上,那麼只追求在發動機上的盡善盡美也就顯得合乎情理。很多在意動力、性能和可靠性的車主,對本田幾乎是百分百的信任,其他的,在保障安全使用的前提下,被忽略一些也是難免的,畢竟作爲一個企業,控制成本總是顯得尤爲重要。不然,你去比較一下本田的低端車型和高端車型,看在價格差之下,說本田除了發動機要啥沒啥是不是分分鐘被打臉?

  相對於這句買發動機送車,在2017年年底爆出的本田機油門,纔是真正對豐田品牌的重擊。它動搖了相當一部分本田鐵粉對本田的信心,曾經買發動機送車帶給他們的核心信念,隨着機油門的出現一去不返,他們懷着無比失望而複雜的心情掉頭轉向了其他品牌。雖然本田的銷量看似並沒被機油門影響,但在品牌上已然受了重創。

  梗6、這輩子開不開得上豪車,就看衆泰了

  品牌損害指數:★★★

  引爆點:SR9神似保時捷

  有很多人,都指着衆泰開上豪車。並不是衆泰能給他們發錢,而是衆泰山寨能力一流。看到豪車又推新款了,就肯定有人在評論區召喚衆泰皮尺部。衆泰皮尺部被大衆的召喚率大概僅次於神龍了。“這輩子開不開得上豪車,就看衆泰了。”這句話,看似是對衆泰的認可,但實際上,卻是把衆泰釘死在了一個山寨車企的位置上。

  這對任何企業來說,都是可悲且可怕的,包括衆泰。如果它的定位只是一個山寨貨,那麼能存活的年頭,屈指可數。SR9仿保時捷Macan,還是高仿。在車企發展過程中,起步階段經驗,資金缺乏,難以開展自主技術研發和設計,運用逆向研發並不是一件稀罕事。但是,得適可而止,陸風X7的案例值得深思。

  衆泰自己也意識到了,現在設立四大研發重心,着力想要擺脫模仿的模式,進入新階段。只是當一個印象深入人心,要扭轉是極難的。當上面這個梗深入人心,提到衆泰大家只認爲它能抄,而真正屬於自己的設計卻不被接受時,纔是品牌最尷尬和絕望的時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