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的字,難在運筆的輕重變化及行筆調鋒。

所以初學來說,褚字更難。

不過只要很快的掌握規律,有人教,入手還是很快的。

因為褚字筆畫相對細一些,所以只要結構穩,通篇看起來就比較舒服。

(圖片來自網路:書法解析)

現在很多培訓班開始走柳體教學的路子,書法高考來說,比較容易得手。

褚字運筆想當靈動,米芾後期運筆法,也從褚來,尤其手札,非常活。

相對來說,學顏用筆厚實,學柳不易入行。

其實柳體相對來說最難~這只是個人感覺~

歐,顏,褚,趙都有學的好的。

但是柳,真的沒見過多少寫的好的。

再者,顏體也是學過褚遂良,學過褚以後學顏也比較容易。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句話很經典!

孔老夫子也說過類似的話,把事情做好了之後再去告訴大家,否則,自己都覺得騷得慌!

到底是褚遂良的書法容易,還是歐顏柳的書法難度大?我的答案是:歐柳顏的書法難度更大大,尤其是柳體,自古柳體無大家,這是大家公認的。也不是一個沒有,很少,三三兩兩的,為什麼?就是難學。

光說不練是假把式。下面我把我自己臨摹的作品和褚遂良的擺在一起,來分析一下,事實勝於雄辯!

上面是褚遂良的書法作品

這個是柳體楷書,我臨寫的,現在比較分析一下——

先說褚遂良,他的楷書作品是行書的筆法,有牽絲連接,給人的感覺是:帥氣,有型有勢,絕對的頂級書法作品。但是我們要說的不是頂級不頂級的問題,而是難學不難學的問題。

看上面的『天』字,兩個橫的起筆無藏鋒,顯得很隨意,『我』的戈勾,『以』的右側短撇,『文』字的點筆,等等這些筆畫都很隨便,隨便,相對來說書寫的難度就小。褚遂良的書法跟《靈飛經》很相似,我臨寫《靈飛經》寫幾天就有模有樣了,可是柳體十幾年來都讓我寢食難安!

我們再看看柳體字,從橫畫,豎畫,勾畫,到最簡單的『點畫』都是筆筆精到,一絲不苟,橫畫的起筆筆筆橫切,不橫切就沒有柳體的「骨勁」,也就沒有了柳體,再看看柳體字的「勾畫」如月字,如茶字不管勾大勾小,都必須一絲不苟,這才是柳體的精華所在。書寫柳體之難,難於上青天!

說了這麼多,你也該明白了,如有疑問,請私信我,願意傾囊相送。


你好,我也是一位書法愛好者,我與你的感覺是一樣的,我學習顏歐柳趙居多,與褚遂良的書法也有過接觸,感覺其書法確實有些複雜,筆畫變化多樣,筆畫沒有一成不變的結構,就你所說不夠程式化,很難把握。

於是起初我選擇了顏體,重點是我選擇了顏真卿早期的字體,顏體字體飽滿,丰韻,而不失力道。

通過多年的練習書法的結果表明,練習書法重點不在這裡,重點在於選定褚遂良字帖後,你是否對其筆法研究透徹,肯定有規律可循。學習行書或草書的朋友都知道,古代書法家們的草書也是變化多樣的,筆法也很難把握,並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律,只要追其「神」,不去追其「形」,參合自己的筆法,才能成為自己的風格,才能獨樹一幟自己的書法風格。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見解,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到你,有不同看法請關注後評論!共同學習書法,商討!謝謝!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得有一定的功夫才行,試為之!

褚遂良,又叫褚河南,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在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里,這本書的最後幾頁有寫他的故事,是一個報恩的故事,記得15年看《聊齋志異》時是在夜裡,畢竟白天沒時間,經常被嚇的不敢去廁所,後來看著看著就膽子大了,然後看完《聊齋志異》覺得不過癮,又接著讀完了《子不語》,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現在膽子特大,回老家也敢半夜走黑路。

哈哈,開個玩笑!不過,這幾本書,我倒是真心喜歡,喜歡的不得了!

我們先來看一下唐代楷書的筆法傳承路線:

一:智永為王羲之七世孫,得羲獻家法,傳虞世南,虞世南傳陸諫之,陸傳其子陸彥遠,而陸彥遠傳他的外甥張旭。

二:集合了二王和北派書風的歐陽詢筆法,歐陽詢傳子歐陽通、褚遂良,而褚遂良又吸取了虞世南得筆法,傳給張旭。兩條主線都經過張旭,經過張旭的弘道布法,經張旭傳給徐浩、顏真卿。徐浩傳皇甫閱,皇傳柳宗元劉禹錫,柳宗元傳給柳公權。

哇,真是佩服自己的記性,還好沒有忘記。就是這條線,把他們串起來的!

這樣來看,歐在前,褚後,顏柳又居後了!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褚遂良的學書經歷:

除了學習歐虞之外,他還向一個人學習――史陵!

史陵何許人也?

宋趙明誠《金石錄》雲:「史陵書,筆法精妙,不減歐虞。」

唐張懷瓘《書斷》雲:「褚遂良嘗師史陵,蓋當時名筆也。」

史陵書,唐太宗師之,可見史陵在當時極富盛名,可能因無官職而煙滅了。

後來,褚遂良祖述右軍,到41歲的時候,已經初具面目了,因為魏徵一句「甚得王逸少體」,而被太宗詔令侍書,將內府所藏放心的交給褚遂良鑒定。

正是,十年磨一劍啊,那些才學書法一年兩年的人就說自己是書法家,不慚愧么?

而褚遂良,也用他的努力和勤奮,換來了新的眼界和資源。

在皇帝的內府搞鑒定工作,沒兩把刷子還真不行,這一點足以說明,褚遂良已經深得晉人筆法、體勢,也得到太宗的肯定。

此時,他算是見到右軍真跡最多最全面的人了,同時,他正年輕,書風尚未定型,可以將用筆吸收並融入自己的作品當中,是把王羲之筆意融入楷書而成自家面目的重要契機,最終完成了他書法上的蛻變,形成了「筆力瘦勁,如百歲枯藤。空明飛勁,渣滓去而清虛來」的風格。

妙哉,美哉!

褚將羲之行書筆法融人楷書,將楷書寫得神采飛楊,至於前人未有之境,同時

注重運筆的起伏跌宕,加以蟬蛻,實開宋人尚意書風。

因為宋人尚意,雖說取法晉人,實多由唐人上溯,故不可避免地都會受到褚遂良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不論對於哪個時代的學書者來說,褚遂良都無疑是一個貫通古今的極為重要的人物,所以清代的劉熙載譽之為「唐之廣大教化主」,實又不僅限於唐代了!

寫到這裡,情緒有點激動,覺得褚遂良還是要好好學一學的。並非歐顏柳不佳,實在是褚遂良太過耀眼。

我知道會有人噴我,畢竟有很多書友寫歐顏柳多一點。

沒關係,審美各有不同嘛!

就這麼多了,歡迎評論交流,謝謝各位了!


謝謝邀請。

我覺得這幾種書體,其實寫好都很難。對於我們來說不是難與不難的問題,而是適不適合的問題。

筆畫上,其實四種書體都大同小異。顏體粗一點、褚體細一點、歐體柳體不粗不細放一點。褚體有一個代表性的「s」形起筆,柳體有一個骨節形的起筆,其它並無太大區別。

結構上,大部分開始的結構規律都可以通用。四種書體其實中宮收的都非常的緊,歐體、柳體、褚體更加明顯一點而已。顏體雖寬博,但是字形不散,還是因為內在的筆畫向中宮聚攏的原因,大筆畫向外,小筆畫向內。

章法上,顏體比較緊密,歐體、褚體屬於疏朗型,柳體正常,從章法上也看不出哪個難、哪個簡單來。

用不上,雖然褚體表面上有行書的筆意,但其實其它三種書體表面雖然沒有顯示出來,但是在書寫過程中還是包含這些用你的。

由此可以看出,這幾種字體只有風格不同,沒有難易之分。


我個人比較擅長楷書,恰好這些字體都寫過,所以我覺得我的發言內容會有一定的參考效果,但是也可能有偏頗。

首先是人們所說的顏柳歐趙。柳體和歐體傳世的作品中楷書作品,其實總體來說風格變化相對顏體來說比較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趙體楷書其實並不如他的行書那麼飄逸和瀟洒。這四位書法家中,顏真卿的書法,我認為總體水平是最高的,因為僅就他個人而言,他經歷了從40多歲的初級階段到五六十歲的摸索階段,再到最後的成熟期,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仔細看一下他不同階段的不同作品,可以看出他對書法藝術的創新,自我突破和承上啟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後輩,如柳體就是取自顏體的精髓並形成自己的風格。

而褚遂良不同時期作品的變化,線條的細膩和多變,結體的大膽,誇張等,都不負其初唐四大家之一的盛名。他早期的作品,既有歐陽詢的稜角和險峻,中後期作品又對顏真卿起到極大影響,可以說,如無歐,顏,及一些隸書筆法基礎,難以真正學褚

以上個人愚見,歡迎切磋


嗯,我是學書帝。

我目前剛好在學習褚遂良的大字陰符經。以前從柳入手,學過歐、顏、柳、趙。

整體來說這四家除了趙,都是唐楷,具備唐楷的一般特點,那就是嚴正、規範,非常適合初學者打基礎,因為規範所以規律性更強,更易掌握。

由於唐太宗倡導王字,褚遂良亦深悟二王行法,以虛運實、化實入虛,形成了既饒骨力、又丰神韻,瘦潤華逸、清靜剛毅的風格。

褚楷的空中用筆動作如果連起來看,基本上都是行或草書的姿態,在結字的開合欹側、輕重疾緩,極富變化,豐富多姿,天機爛漫,是無聲的音樂和美妙的舞姿。

正因為變化多,初學者不好把握,學不好就變成了綿軟無力。當然如果有好的老師教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我個人的經驗,有了以上四家的基礎,入手褚遂良還是比較容易的,因為有了嚴正的訓練,在適當做褚遂良式筆畫的訓練,比如豎、鉤、粗細等,就能較快入手。個人建議初學者歐、顏打基礎,做到規矩後,褚遂良進一步使楷書活泛,進而有利於進入行書。

個人淺見,請大家賜教。


是!

他的字像個美女,而他自己卻是個大丈夫。用大丈夫的手寫出一筆嬋娟好字,需要高深的修養和精熟的技藝。所以,他的功夫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天分也是古今承認的。

在美妙姿態里暗藏風骨,才是他真正的難學之處。他的字雖然婀娜美麗,但他卻和諍臣魏徵有著同樣的風骨,是個鐵骨錚錚的男人!


確實,褚遂良書法比其他家都難學。褚書筆法跳躍,多變,結構變化多端,風姿綽約。不過作為成人學習,褚遂良是可以作為入門法帖的。成人較兒童理解力更強,手上表現力也不錯。有了褚書作為基礎,轉而學習二王行書很容易入手。其他家的楷書相對而言不合適。


關鍵是看你喜歡哪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你喜歡褚遂良的那麼肯定會覺得比歐簡單。

本人一直建議學書法臨帖先從自己喜歡及與自己日常審美習慣接近的法帖入手。先熟悉一個再煎及其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