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順利,2019年3月27日,由民營企業零壹空間自主研發的首枚OS-M暨“重慶·兩江之星”運載火箭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目前這枚火箭已經順利完成了在發射場的所有總裝測試工作。

這次發射,將是中國民營航天軌道發射的新嘗試,如果成功將開啓中國民營航天發射的新篇章!

OS-M運載火箭

OS-M運載火箭爲四級固體發動機串聯運載火箭,是零壹空間OS-M系列運載火箭的首型產品。火箭全長19m,起飛重量20t。與去年發射的兩枚OS-X系列火箭不同,M系列火箭高度可達200km-1000km,能將所攜帶的航天器送入太空運行軌道。

說起“零壹空間”,航天迷們應該不陌生了。

2018年5月17日7時33分,民營公司零壹空間火箭 “重慶兩江之星”在西北某基地發射升空。據報道,這枚火箭從研發到最終的發射僅用了一年時間,所有的設計工作全部由平均年齡爲85後的年輕團隊完成。這次發射的火箭內置數據採集系統,以大於5馬赫(1馬赫等於一倍音速)的高超聲速飛行,最大飛行高度40公里左右,最大推力約350千牛。火箭按照預定彈道飛行306秒。

重慶兩江之星火箭發射全記錄!

又經過了幾個月的準備,2018年9月7日12時10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組織發射了商用亞軌道火箭“重慶兩江之星”(OS-X1)。該火箭由重慶零壹空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生產,火箭全程在大氣層內飛行,可爲載荷提供4.5馬赫的飛行速度,用於開展相關試驗。

2018年9月7日12時10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組織發射了商用亞軌道火箭“重慶兩江之星”(OS-X1)。

值得一提的是,零壹空間第二次發射時,還被長光衛星公司的吉林一號視頻星“偷拍”了。請看視頻:

這個時代,好像沒有什麼祕密可言,“上帝視角”看發射,太爽了!

商業公司只要精誠合作,可以省掉很多廣告費,哈哈。

可惜呢,這2次發射任務都是亞軌道發射任務,亞軌道飛行器,是指在高度上抵達臨近空間頂層、但速度尚不足以完成繞地球軌道運轉的飛行器,亞軌道一般是指距地面20~100km的空域,處於現有飛機的最高飛行高度和衛星的最低軌道高度之間。

無論在這幾枚火箭上搭載什麼載荷,都不能將載荷送入預定高度,所以攜帶的載荷也就不能稱之爲“衛星”了,按照定義,衛星是指在圍繞一顆行星軌道並按閉合軌道做週期性運行的天然天體。

2018年10月27日,藍箭航天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中國首枚民營運載火箭朱雀一號,由於火箭飛行姿態異常致衛星未能入軌。

什麼是“運載火箭”?

運載火箭是一種由多級火箭組成的航天運輸工具,它依據反作用原理,採用火箭發動機,將人造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或深空探測器等有效載荷送入太空。在運載火箭中,火箭發動機提供了動力保證,推進劑提供了燃燒物質保證,此外還包括控制系統、電子系統、結構系統、載荷艙、分離機構、安全系統等。它必須達到第一或第二宇宙速度,必須達到一定的發射及入軌精度。

此次,“重慶·兩江之星”號運載火箭的這次發射,是中國民營航天軌道發射的新嘗試,如果成功將開啓中國商業火箭的新篇章!

發射什麼衛星?

既然該火箭具有把衛星送入空間軌道的能力,那這次準備把什麼衛星送入太空呢?

據報道,“重慶·兩江之星”號運載火箭的首次發射計劃將零重力實驗室研製的“靈鵲一號B星”送入預定軌道。“靈鵲一號B星”是一枚微小衛星,外形是長方體,總質量約8千克。該衛星設計壽命2-3年。

“靈鵲一號B星”是“靈鵲”遙感星座計劃的一部分。靈鵲星座計劃初期由132顆6U立方星構成,光學分辨率優於4米,分別運行在500公里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SSO)與低地球軌道(LEO)上。星座部署完成後,將形成覆蓋全球的高時間分辨率對地觀測能力,實現12小時全球覆蓋,並對重點區域實現30分鐘重訪。

準備情況

目前這枚火箭已經順利完成了在發射場的所有總裝測試工作。

3月26日晚上,“重慶·兩江之星”將轉運上車,並於27日抵達發射區,開始進行起豎等最後的發射準備。

3月27日下午,重慶·兩江之星”運載火箭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我們預祝此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如果成功將開啓中國民營航天發射的新篇章!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