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老祖宗留下的讲究,生活里的小学问

如今已经是3月底了,眼看着就要到清明节小长假了,不知道你是否有其他旅行的安排呢?想必对于清明节的习俗,大部分人都停留在扫墓上,为的是表达对已故的亲人思念,但事实上,老祖宗对于清明节还有很多的讲究,端午节也同样如此,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来细说一番。

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讲的:“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句话清楚的阐明了在清明节和端午节这两天的习俗,但是对于古人这种说法,其中有什么含义呢?

首先,对于俗语的上半句:清明插柳,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这是为了纪念当时的神农氏,因为神农氏堪称大家农业生产的先行者,也正是由于神农氏,人们才不断的搞起了农业发展,他为之后的农业进步奠定了一定的根基。在众多的农业生产当中,插柳也是其中的一个,因此,后人为了缅怀神农氏,将插柳这种形式当做清明节的习俗之一。

除此之外,有的人认为柳枝是自带灵性的,并且在古人看来,柳枝可以起到一定的驱邪的作用。所以从古至今,人们都更加倾向于将柳枝作为自己房间的装饰品,同时也为了求个吉利。

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谐音推断的,这是因为“柳”字的谐音是“留”,这里面的留,则体现出来的是依依不舍的情意。因此,这种寓意正与清明节的祭祖习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个“留”字也更加体现了,留下对自己已故的亲人的思念。

而俗语的下半句,端午节插艾草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自古以来,艾草一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包括如今的人们也是一样,只要一到了端午节,每家每户的门上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有艾草和彩色的葫芦。

这是因为人们认为艾草同样有辟邪的功效,而且那时候的人们通常认为燃烧艾草就可以得到老天的保佑,因此,可千万别小瞧艾草在那段时期的作用啊!在老祖宗的眼中,艾草可是相当神圣呢!

而且等到端午节的时候,通常全国的天气也都比较热了,经常会有蚊虫的出现,所以人们可以通过身上佩带艾草,或者是自家的庭院中放置一些艾草,从而达到驱蚊的效果。当然了,艾草也有治病的功能,就像人们所说的艾灸就是这样的道理,无论如何,艾草对于人们来说的确非常实用。

怎么样?看了这篇文章,你有没有学到什么呢?对于古人所说的俗语,必然有与时代相违背的地方,但是仔细品味,也可以发现其中的道理,实用之处也是比较多的嘛!大家觉得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