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放生不能放外來物種?

很多外來物種能在當地的自然或人為生態系統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擴散,最終明顯影響當地生態環境,損害當地生物多樣性,給當地的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造成明顯損害。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具有高危害性的外來入侵種生命力強,具有適應性強,繁殖力強,性成熟早,抗逆性強的特點,能與當地土著種競爭食物資源和生存空間,使當地土著種的分布區迅速縮小,種群數量下降,甚至消失。這些高危害性的外來物種會破壞景觀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毀生態系統,危害動植物多樣性,影響遺傳多樣性。值得注意的是,外來入侵物種對環境的破壞及對生態系統的威脅是長期的、持久的,對其控制或清除往往十分困難。綜上,放生不能放外來物種。

水生動物中常見的外來物種有哪些?

巴西龜

巴西龜特徵:巴西紅耳龜因其頭頂後部兩側有2條紅色粗條紋,故得名。紅耳龜在市面上更經常被叫做巴西龜,大多數種類產於巴西,個別種產於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巴西龜是世界公認的生態殺手,已經巴西彩龜的頭部寬大,吻鈍,頭頸處具有黃綠相鑲的縱條紋,眼後有一對紅色條紋。俗稱巴西龜、巴西彩龜、翠龜、麻將龜、秀麗錦龜、七彩龜、彩龜。

被世界環境保護組織列為100多個最具破壞性的物種之一,多個國家已將其列為危險性外來入侵物種!中國也已將其列入外來入侵物種,對中國自然環境的破壞難以估量。由於巴西龜整體繁殖力強,存活率高,覓食、搶奪食物能力強於任何中國本土龜種!如果把它放生後,因基本沒有天敵且數量眾多,大肆侵蝕生態資源,將嚴重威脅中國本土野生龜與類似物種的生存。而且在只要適於生存的旅遊景點加上民眾積極的放生基本上都可看到滿塘皆是巴西龜的震撼景象!雖然巴西龜壽命僅為二十幾年,但只要達到生殖期,就能順利交配,順利孵化,順利成活,巴西龜在中國的個體已呈幾何狀繁衍,佔據了大面積屬於中國本土龜種的野外生存空間!所以愛好放生的人們切記不要購買巴西龜用來放生,否則放生則會變成「殺生」。本地龜與巴西龜交配,產下的後代是不能繁殖的(就像驢和馬雜交的後代騾子,沒有繁殖能力)。如果巴西龜在一個區域里數量過多,當地龜類有可能在一個繁殖季節都沒遇到真正的伴侶,而與巴西龜交配。沒有健康的後代誕生,意味著當地這個物種走向衰亡。如果真的要放生這種龜,可以選擇一個寺廟的放生池,這樣可以防止他們危害江河中的本地物種。

大小鱷龜

鱷龜為美洲物種,生性兇猛,放生到當地會大量捕殺魚類和其他龜類,快速成長,造成當地物種滅絕,成體鱷龜還可能攻擊人類。

大鱷龜特徵:大鱷龜長相酷似鱷魚,集龜和鱷魚於一體,故稱真鱷龜。其頭部較粗大,不能完全縮入殼內,脖子短而粗壯,領背長有褐色肉刺,眼細小,嘴巴上下頜較小,吻尖,尾巴尖而長,兩邊具棱,棱上長有肉突刺,尾背前邊三分之二處有一條鱗皮狀隆起棱背,並呈鋸齒口狀,背殼很薄,上皮以棕褐色為主,偶爾棕黃色,背部具有三條模糊棱,並有放射狀斑紋,後緣呈齒狀,腹部白色,偶有小黑斑點,幼時黑色,四肢粗壯,肌肉發達,爪子尖而有力,善於爬行。

小鱷龜特徵:鱷龜上頜似鉤狀,但鉤小,觸鬚僅有少量,背甲棕黃色或黑褐色,有3條縱行棱脊,肋盾略隆起,隨著時間推移棱脊逐漸磨耗。腹甲灰白色,無上緣盾,尾略短,最顯著的特徵是尾的背面有一鋸齒形脊,又稱尾棘。牛蛙

牛蛙特徵:體形與一般蛙相同,但個體較大,雌蛙體長達20厘米,雄蛙18厘米,最大個體可達2千克以上。頭部寬扁。口端位,吻端尖圓面鈍。眼球外突,分上下兩部分,下眼皮上有一個可折縐的瞬膜,可將眼閉合。背部略粗糙,有細微的膚棱。四肢粗壯,前肢短,無蹼。雄性個體第一趾內側有一明顯的灰色瘤狀突起。後肢較長大,趾間有蹼。膚色隨著生活環境而多變,通常背部及四肢為綠褐色,背部帶有暗褐色斑紋;頭部及口緣鮮綠色;腹面白色;咽喉下面的顏色隨雌雄而異,雌性多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為金黃色。鳴聲很大,遠聞如牛叫而得名。

放生牛蛙的危害:美國牛蛙原產於北美東部,但現在已經被引入全世界各地,並危害生存於低地的赤蛙族群。牛蛙成蛙會捕食其他蛙類,蝌蚪也會捕食其他原生蛙類的蝌蚪,牛蛙蝌蚪期可長達1-3年,所以對其他蛙類蝌蚪的影響相當大。棲息地的破壞經常在牛蛙的危害扮演加成的作用,尤其將大片、暫時性、淺水的濕地改變成養殖魚類的小池塘時,不僅有利牛蛙繁殖,原生蛙類的成蛙及蝌蚪也因為躲藏的草澤環境減少,增加被牛蛙及魚類捕食的機會。

「四大家魚」 青 草 鰱 鱅

「四大家魚」(青、草、鰱、鱅)在雲南、青海、新疆地區也是不能放生的。雲南是我國魚類種類最為豐富的省份,然而從20世紀60年代起,人們出於產業經濟的目的,兩次大規模地移殖和引進外地魚類。第一次是在1963-1970年間引進「四大家魚「等經濟性魚類,並帶進麥穗魚和〔xia〕虎魚等非經濟性魚類;第二次較大規模的引進是在1982-1983年,把太湖新銀魚和間下〔zhen〕魚等引進滇池、星雲湖等湖泊。現在雲南原有的432種土著魚類中,近5年來一直未採集到標本的約有130種,約佔總種數的30%;另外約有150種魚類在60年代是常見種,現在已是偶見種,約佔總種數的34.7%;餘下的152種魚類,其種群數量也均比60年代明顯減少。在過量捕撈、水利工程、圍湖造田、外來魚類,這4個導致雲南魚類瀕危的因素中,外來魚類是導致土著魚類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的最大因素。滇池蠑螈的滅絕也與滇池引入外來種有密切的關係。

小龍蝦

克氏原螯蝦,俗稱螯蝦、小龍蝦等,個體較大,甲殼很厚,身體呈暗紅色。它原產於北美洲,後被日本引進,本世紀30年代傳入我國。由於螯蝦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都很強,分布範圍日漸擴大,如今在我國南方特別是長江流域的諸省市都能見到。

小龍蝦對於外界生存環境要求極低,生長力旺盛,因此只要有水且水質不是太差,再加上小龍蝦需要的浮遊動物及植物等食物,一般地方小龍蝦都能安逸生存,不過它更偏愛淺水區。作為外來強勢物種,小龍蝦繁殖速度快,被稱為「生態殺手」,對本地物種會造成威脅,破壞生態平衡。同時,小龍蝦喜歡打洞,還會造成「潰壩」。

鬍子鯰

埃及鬍子鯰俗稱埃及塘虱,原產於非洲,1981年引入我國。在分類學上屬鬍子鯰科,鬍子鯰屬。埃及鬍子鯰體色發黑,體型較大,能達幾千克,共8須,體呈圓筒形,比本地鬍子鯰頭更扁平,身體更延長,口稍下位,觸鬚發達,眼較小。

埃及鬍子鯰適應力強,貪食,既食植物性飼料,更喜食動物性飼料,且生長速度以食動物性飼料為快。在天然水域,主要攝食小魚、小蝦、水生昆蟲、水蚯蚓、底棲生物等,與其他魚類競爭食物和生存空間,積壓本地底棲魚類的生長空間。已在廣州地區天然水域形成自然種群,成為具有生態危害的外來入侵種。

羅非魚

又名非洲鯽魚、福壽魚,原產於非洲,1957年從越南引進我國。羅非魚食性廣,生長繁殖速度快,搶奪食物、空間和浴氧,對當地多種野生魚類造成嚴重影響。

《中國外來入侵種》一書在介紹非洲鯽魚時寫道:「非洲鯽魚都有強烈的地盤及護幼習性,經常形成巨大種群,排擠甚至殺死較弱小的當地魚種。對土著鯉科魚類影響最大,在湖泊和濕地還會影響水鳥的生存。」非洲鯽魚進入我國後,由於其天敵沒有同時進來,很快形成了大面積的優勢群落,佔據本地物種生態位,使本地物種失去生存資源,從而導致在特定地域內相對穩定的脆弱的生態平衡遭到「入侵性」破壞。

雀鱔

產於北美或中美,銳利牙齒,是大型兇猛魚類,肉食性。獵食其他小型魚類。有。雀鱔肉可以食用,但卵有毒。如果在自然水域形成種群,將對其他物種種群帶來滅絕性威脅。在中國上海、重慶、韶關等地,雀鱔作為外來入侵物種,對當地其他魚類構成極大威脅,有可能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系統。食人鯧

稱食人魚,原產於亞馬孫河。食人鯧的體型雖然小,但它的性情卻十分兇猛殘暴,一旦被咬的獵物溢出血腥,它就會瘋狂無比,用其鋒利的尖齒,像外科醫生的守術刀一般地撕咬切割,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大於自己體積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動物吃掉,直到剩下一堆骸骨為止。

食人魚早期是作為熱帶觀賞魚被引入國內,但鑒於這一物種具有強大的破壞性,2002年農業部已禁止各地銷售這一動物。廣西柳州柳江內2013年出現傷人的食人魚,很可能是經走私入境後,被市民放流到柳江所致。

錦鯉

錦鯉是鯉魚經長期雜交選育的觀賞品種,近親極易雜交,放生到野外容易與自然界的鯉魚雜交,使自然界魚類基因混雜。錦鯉會搶佔當地固有魚類的食物和生存空間,並且有可能傳播外來的疾病,給當地物種帶來滅頂之災。福壽螺

福壽螺,瓶螺科瓶螺屬軟體動物,外觀與田螺極其相似,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1981年引入中國,目前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能夠咬斷水稻主櫱及有效分櫱,導致有效穗減少而造成減產達20%以上。福壽螺食性雜、危害蓮藕,幼螺可從葉底啃食浮貼水面的荷葉,致使荷葉葉片穿孔或缺刻,嚴重時葉片被啃食得千瘡百孔,難以抽離水面。福壽螺還危害水仙花、蘭花等各種水生植物,成為中國南方水域的一大患害。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