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讀哲學 (2) 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

上網讀哲學(2)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資料來自網路)西方哲學史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羅素(BERTRAND RUSSELL)

雅典的偉大開始於兩次波斯戰爭(公元前490年與公元前480年)雅典逐漸地把反波斯同盟轉化成為一個雅典帝國。雅典變得富庶了,而且在白里克里斯的領導之下繁榮起來了;白里克里斯是由公民自由選舉出來的,執政約三十年之久,巴特濃神殿就是由白里克里斯修建的。在哲學方面,雅典貢獻了兩個偉大的名字,蘇格拉底和柏拉圖。

Statue of King Leonidas I at Sparta (1968).斯巴達人在伯羅奔尼蘇戰爭(公元前431一404年)中打敗了雅典斯巴達公民的唯一職業就是戰爭,他從一出生就受戰爭的訓練。男孩子和女孩子在一起赤身裸體地進行鍛煉。據說萊庫格斯在公元前885年頒布了他的法律。他把土地平均分配給斯巴達全體公民,又規定全體公民都須在一起吃飯,大家都吃一樣的飯。斯巴達神話影響了柏拉圖的政治學普魯塔克(約46年─125年)的《萊庫格斯傳》所讚頌的理想一大部分就形成了盧梭、尼采和國家社會主義的學說。

Carnelian gem imprint representing Socrates, Rome, 1st century BC一1st century AD.蘇格拉底是很醜的;他有一個扁鼻子和一個大肚子;他總是穿著襤褸的舊衣服,光著腳到處走。他的不顧寒暑、不顧饑渴使得人人都驚訝。蘇格拉底(Socrates,前469年一前399年)是一個出身於雅典中產之家的公民,在辯論之中度過了一生,並向青年們教授哲學,前399年蘇格拉底受審並被判死刑柏拉圖的《申辯篇》記述判決所根據的罪狀是:「蘇格拉底是一個作惡者,是一個怪異的人,他窺探天上地下的事物;把壞的說成是好的,並且以這一切去教導別人。」辯證法,也就是說以問答求知識的方法,似乎是由巴門尼德的弟子芝諾首先使用的,蘇格拉底發展了這種方法。但是當其目的是要發見新事實的時候,這種方法便完全行不通了。

《雅典學院》是拉斐爾創作的一幅壁畫,現存於羅馬的梵蒂岡博物館拉斐爾畫室中。哲人柏拉圖:挾著《帝邁馬斯篇》,以手指指天。拉斐爾以達芬奇為原型繪製的此人物。哲人亞里士多德:手拿《倫理學》,另一手伸前。柏拉圖手指向天,象徵他認為美德來自於智慧的「形式」世界。而亞里士多德則手指下地,象徵他認為知識是透過經驗觀察所獲得的概念。哲人蘇格拉底:穿綠袍轉身向左扳手指與人爭辯者。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前方蹲著看書的禿頂老人在厚書上寫字者,亦是《畢氏定理》發明者。第歐根尼:斜躺在階梯上半裸著的老人,是古希臘犬儒學派學者。歐幾里德:右下躬著身子,手執圓規量著一個幾何圖形。天文學家托勒密:手持天文儀者。赫拉克利特:最前方中央偏左握筆倚桌思考者,是持流變論的代表人物一赫拉克里特,但拉斐爾用米開蘭基羅的臉來繪製。

Plato (ca. 427一347 B.C.)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也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是古代、中古和近代的一切哲學家中最有影響的人柏拉圖哲學中最重要的東西:第一,是他的烏托邦,它是一長串的烏托邦中最早的一個;第二,是他的理念論,它是要解決迄今仍未解決的共相問題的開山的嘗試;第三,是他主張靈魂不朽的論證;第四,是他的宇宙起源論;第五,是他把知識看成是回憶而不是知覺的那種知識觀。

Papirus Oxyrhynchus, with fragment of Plato"s Republic蘇格拉底是被民主制判處了死刑的。當雅典戰敗時,柏拉圖還是一個青年;他把失敗歸咎於民主制,因此他轉向斯巴達去尋求他的理想國的影子柏拉圖最重要的那篇對話,《國家篇》是歷史上最早的烏托邦。結論之一乃是,統治者必須是哲學家。柏拉圖一開始就認定公民應該分為三個階級:普通人,兵士,和衛國者。只有最後的一種公民才能有政治權力。第一樁事要考慮的,就是教育。教育分作兩部分,即音樂與體育。從最早的年歲起,對於青年所接觸到的文學和允許他們能聽到的音樂,就有著一種嚴格的檢查制度。母親和保姆只能向孩子們講說官定的故事。荷馬和赫西阿德都因為某些原因而不許講述。柏拉圖提出衛國者應該實行一種徹底的共產主義 他們要象在軍營里一樣地生活,大家在一片吃飯;他們不得有任何的私有財產。朋友們的一切東西都應該是大家共同的,包括妻子和孩子在內。女孩子們也嚴格地受著和男孩子們一樣的教育,學習音樂和體育他告訴我們說,正義就在於人人都做自己的工作而不要作一個多管閑事的人:當商人、輔助者和衛國者各做自己的工作而不干涉別的階級的工作時,整個城邦就是正義的。

Plato in his academy, drawing after a painting by Swedish painter Carl JohanWahlbom前399年,蘇格拉底受審並被判死刑,柏拉圖對現存的政體完全失望,於是開始遊遍義大利、西西里島、埃及、昔蘭尼Cyrene, Libya等地以尋求知識。據說他在四十歲時結束旅行返回雅典,並在雅典城外西北角創立了自己的學校一學院(Academy)柏拉圖的哲學奠基於實在與現象的區別之上現象是屬於感官所接觸的世界的,而知識則是屬於超感覺的永恆的世界的依據「理念」論 「貓」這個字就意味著某個理想的貓,「貓」是真實的;而個別的貓則僅僅是象。他說科學和真理都有似於善,與現象相對立的實在乃是十足的完全的善;所以認識善也就是認識實在。從巴門尼德那裡,他得來了下列的信仰:實在是永恆的、沒有時間性的從赫拉克利特那裡,他得來了 感覺世界中沒有任何東西是永久的。這和巴門尼德的學說結合起來,就達到了知識並不是由感官得到的而僅只是由理智獲得的這一結論。天體是應該體現數學之美的,而行星唯有在做圓的運動時才能如此。時間和天體是在同一瞬間出現的。神造出了太陽,從而動物才能學習算學絕大多數的近代人都認為經驗的知識之必須依靠於,或者得自於知覺然.而在柏拉圖卻有著一種迥然不同的學說,大意是說沒有任何一種配稱為「知識」的東西是從感官得來的,唯一真實的知識必須是有關於概念的。按照這種觀點,「2+2=4」是真正的知識;但是象「雪是白的」這樣一種陳述則充滿了含混與不確切

蘇格拉底之死。由雅克·路易·大衛所繪(1787年)。柏拉圖的《斐多篇》它寫的大致是蘇格拉底一生中的最後時刻:他臨飲鴆之前的談話蘇格拉底在最後時刻的泰然自若,乃是和他對靈魂不朽的信仰結合在一片的;而《斐多篇》之重要就在於它不僅寫出了一個殉道者的死難而且還提出了許多學說,這些學說後來都成了基督教的學說。蘇格拉底說,死就是靈魂與身體的分離。西比斯對於死後靈魂的永存表示懷疑,並且要蘇格拉底提出證據來。於是蘇格拉底就進行了論證第一個論證是萬物都具有對立面,既然生與死是對立面,所以生和死之中的每一個就必定會產生另一個。由此可知,死者的靈魂是在某個地方存在著的,並且會按適當的順序再回到地上來。第二個論證是,知識就是回憶,所以靈魂必定是在生前就已經存在的。

Portrait of Aristotle. Pentelic marble, copy of the Imperial Period (1st or 2ndcentury) of a lost bronze sculpture made by Lysippos亞里士多德大約是公元前384年生於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大約是十八歲的時候來到雅典做柏拉圖的學生;他在學園裡一直居留了將近二十年自公元前335年至公元前323年,亞里士多德住在雅典。在這十二年之中他建立了他的學園,並寫出了他的絕大部分著作。

從龐培城遺迹中發現的馬賽克里的亞歷山大公元前343年,他作了亞歷山大的老師,亞歷山大那時是十歲;並且他一直擔任這個職位直到亞歷山大十六歲黑格爾認為亞歷山大的事業就表現了哲學的實際用途,阿·維·貝恩說:「如果哲學除了亞歷山大的性格而外就沒有別的更好的證件來表明它自己的話,那就真是不幸了。……狂妄、酗酒、殘酷、報復成性、而又迷信得粗鄙不堪,他把深山裡的酋長的邪惡和東方專制君主的狂暴都結合在一道了。」我不能想像他的學生除了把他看成是他父親為了使他不致胡鬧而安置來看管他的一位沒趣味的老迂腐而外,還能把他看成是什麼別的。

亞里斯多德的生平著作加起來幾乎就成了一部希臘人知識的百科全書。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 他的共相論和他的形式與質料的理論他說道:「『共相』一詞在我的意思是指具有可以用於述說許多個主體的這樣一種性質的東西,『個體』一詞在我的意思是指不能這樣加以述說的東西。」「形式」與「質料」的區別。用亞里士多德的例子,如果一個人製造了一個銅球,那末銅便是質料,球狀便是形式正是憑藉著形式,質料才成為某種確定的東西他告訴我們說,靈魂是身體的形式。靈魂就是使身體成為一件東西的東西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全部討論都談的是城邦,他完全沒有預見到城邦就要成為陳跡了。希臘由於分裂為許多獨立的城邦,所以就成了一個政治試驗室。國家是最高的集體,以至善為目的。奴隸制是有利的、是正當的,奴隸天然應該低於主人。對於那些雖然天生來應該受統治卻不肯屈服的人而發動戰爭,那樣的戰爭總是正義的把被征服者轉化為奴隸就是正當的。這彷彿是足以為古往今來任何的征服者作辯護了柏拉圖的烏托邦被亞里士多德根據種種理由而加以批判。亞里士多德在邏輯學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三段論的學說。凡人都有死(大前提)。蘇格拉底是人(小前提)。所以:蘇格拉底有死(結論)。亞里士多德的一部書叫作《物理學》,另一部書叫作《論天》以近代科學的眼光看來,其中幾乎沒有一句話是可以接受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