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最新數據顯示,中國2月原油進口3923萬噸,同比增長21.6%,其中,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對中國的原油供應量達到595萬噸,同比增加了29%,超過俄羅斯(574萬噸),重新回到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的寶座。

  據路透數據顯示,過去的6年間,俄羅斯對中國的原油出口增加一倍多,2018年俄羅斯出口到中國的原油量更是同比增長了19.7%,佔中國原油總進口量的約15.7%。

  對此,Rystad Energy和路孚特的分析師表示,如果中國買家要求按合同足額供應原油,那麼2019年沙特石油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或將大幅升至近17%,據路透原油高級分析師指出,沙特提升了在亞洲市場的份額,該國與多家中國煉油廠簽訂了新的2019年供應合同;另外,全球石油巨頭沙特阿美也與中國企業3月23日成立合資公司,投資額超過百億美元。

  與此同時進行的是,海關數據也顯示,中國2月也已經重新開始購買美國石油,進口量爲8.58萬噸,能源市場調查機構JTD Energy Service公司分析師認爲,美國石油重新進入中國市場後,中國的煉油企業將獲得更多供應選擇,也能以更低的成本儲備原油。

  另一面,中國的人民幣原油期貨也有了新的進展,或將全面亮劍石油人民幣階段,據上期所3月25日公佈,自3月25日起,除亞洲交易時段外,人民幣原油期貨夜盤時段也將正式對外發布原油期貨價格指數,這將標誌着以黃金爲基礎,以人民幣計價的“石油人民幣”在推進產品創新、加速原油期貨國際化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而以上這些最新消息都在表明,國際原油交易者將會按計劃開展大規模交易,人民幣原油期貨或正在醞釀新一波交易浪潮,同時,現在對一些產油國或原油交易者來說,也想要有選擇新的儲備貨幣或石油貨幣的需求。

  路透社在1月援引交易所數據稱,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是中國建立亞洲原油指標價格的重要步驟之一,至今已經見到強勁進展,面對國際指標布蘭特及WTI原油期貨,截止去年12月,已經佔得約6%的現貨市場佔有率,並進一步削弱了布蘭特及WTI合約的市佔率,僅用了很短時間就迅速躋身世界大型石油交易所前三之列,最新成交量更是迪拜的49倍。

  圖片來源REUTERS

  目前,中國的所有交易商和大型石油開採公司已先後從紐約和倫敦交易所轉向上海,我們注意到,登記中外客戶已有400多個,這其中就包括有40個國際中介機構。

  與此同時,近日,BWC中文網記者也通過電郵調查了一些美國原油交易者的結果顯示,他們稱,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合約交易一年以來,國際市場的價格波動和交易量已被帶動了起來,且隨着夜盤時段正式發佈人民幣原油期貨價格指數後,這種趨勢將會更加明顯,而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美國交易員也要開始頻繁的關注人民幣原油期貨的夜盤行情了。

  而這最生動的註腳,更意味着,人民幣正在擴大對亞洲市場原油的定價能力,要知道,在人民幣原油沒有上市之前,以往亞洲時段的國際交易量是很清淡的,且價格波動極小,而一個新的石油貨幣體系是否有國外投資者的積極參與,則體現了定價能力,這在美國知名金融網站Zerohedge看來,現在,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對於所有出口石油的公司來說,世界上石油美元可能不再那麼重要。

  事實上,中國一家煉油巨頭早在去年5月就已簽署了首筆以人民幣計價的中東原油進口協議,並且計劃簽署更多此類合約。對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國作爲石油的最大買家,爲推動人民幣結算是很自然的,換句話說,有了第一筆以人民幣計價的石油進口協議,接下來就會有更多筆,一旦開了個頭,就意味着打開了石油人民幣未來合作更廣闊的空間。

  緊接着,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分析認爲,沙特可能會考慮使用人民幣原油來和中國的石油公司進行交易,如果沙特也決定以人民幣而不是美元出售石油給中國市場,那麼這種情況將會改變全球的原油市場,更起到一個風向標的作用,那麼此舉也將直接有助於對衝美元波動所帶來的進口原油溢價成本,並有助於從主要的國際基準手中拿到部分石油定價權來對衝油價上漲的風險。

  與此同時,由於石油人民幣國際化及其地位的增強,料將有更多投資涌入中國經濟,而接下去,按盛寶銀行的最新預測,目前,許多產油國已經非常樂意以人民幣的形式進行交易結算,由於中國維持了人民幣的高價值。(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