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浙江嵊州3月2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董碧水)第十八屆紹興(嵊州)中國民間越劇節暨第四屆全國越劇戲迷大會今天在浙江省嵊州市開幕。大會傳遞的信息顯示,在越劇的誕生地嵊州,越劇藝術後繼有人,一派生機。

  目前,嵊州有100多個民營越劇團活躍在全國各地,從業人員達1萬多人,年均演出3萬多場,實現演藝收入近兩億元。實施的“越劇進高校”,在20多個省(市)布點建設40多個“愛越小站”,培育年輕戲迷10多萬人。還有投資40多億元的越劇小鎮,運用“越劇+互聯網”創辦的中國越劇戲迷網,通過線下活動、線上直播,2018年參與的戲迷超過200萬人次。

  嵊州是越劇之鄉。100多年前,越劇從嵊州田頭的“落地唱書”起源,走進杭州,闖蕩上海並風靡全國,成爲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嵊州市市長嚴鋼說,不管風雨滄桑,越劇的根在嵊州,“越劇十姐妹”中有6位是嵊州人,越劇的唱腔仍以嵊州方言爲範本,越劇的劇本仍以剡溪兩岸的民間傳說爲主體,嵊州越劇文化生態保護區是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保護區。“嵊州與越劇已融爲一體,政府有責任保護和傳承好。”

  作爲嵊州的金名片,近年來嵊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重視越劇的傳承和創新發展,在加強越劇原生地保護,爲越劇流傳和繁榮提供堅強保障的同時,以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載體,把嵊州打造成爲全國越劇戲迷朝聖地和全國越劇傳承發展示範區。

  據介紹,在推進越劇的傳承發展中,嵊州實施“全域化保護、立體化培育、活態化傳承”,形成了嵊州市越劇藝術傳承保護中心(嵊州市越劇團)、嵊州越劇藝術學校、越劇博物館、嵊州·中國民間越劇節的“一團一館一校一節”爲主的工作載體,使嵊州越劇傳承有序、發展有力。

  嵊州還推行“越劇教育從娃娃抓起”,把越劇教育納入學校藝術教育;打造“越劇進課堂”,在10多所中小學校、幼兒園組建“越劇教育網絡學校羣體”;將越劇演唱列入嵊州市中考加分項目;推出準大學生入學前越劇培訓、《梁祝》《紅樓夢》人物體驗培訓、戲迷“微信課堂”等。

  “全國越劇票友擂臺賽”、戲迷角演唱、百姓越劇舞臺、百姓越壇明星擂臺賽等作爲常態化的文化項目品牌,讓嵊州“年年有大賽、月月有活動”“大戲月月看,小戲週週有”,在讓基層羣衆都能看上家鄉戲的同時,每年吸引戲迷觀衆參與數十萬人。

相关文章